分享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老王abcd 2020-10-11

今天是2020年10月10日,20201010非常吉利,也非常罕见的日期。最著名的10月10日,当然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这也逃不开孙中山、袁世凯的恩怨情仇。辛亥革命已经走过了109个年头,是中国百年现代化之路的重大事件,塑造了整个20世纪中国政治的主题。下面想从袁世凯的视角来看待辛亥革命的这段历史。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一提到袁世凯,自然而然想到《二十一条》、卖国贼、称帝,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但是历史犹如盲人摸象,没有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研究问题,以偏概全,就会出现“美国早已衰落”让人贻笑大方的观点。历史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真与假。下图是根据诸多史书总结制作,供与大家分享。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辛亥革命前:袁世凯巅峰跌落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出身官宦家族,于清末投身行伍,后随军赴朝鲜参与平定壬午军乱,又在朝鲜甲申政变中指挥军队击溃日军,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国组建新军,襄赞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自道员、巡抚、总督累升,至入值军机处,甚至内阁总理大臣,成为清末头号权臣。

在清末新政中,袁世凯身体力行,采取了包括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举措,第一支中国警察队伍亦于天津成立,也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在此过程中,袁世凯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洲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对袁世凯非常痛恨,一是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二是由于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他的亲哥哥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因此,他成为摄政王后一度曾想杀掉袁世凯,最终只是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袁世凯复出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再度出山

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让袁世凯出山,以防止内乱影响各自在华的利益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北洋军队高级将领都是袁世凯的部下。载沣只得于1911年10月14日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南下压制起义。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京师,16日组织新内阁。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同时,革命党人也认为袁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在南方独立各省为组建中央临时政府召开的联合会中,1911年12月2日《汉口会议》确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来归”。

12月18日,袁世凯和黎元洪派代表在上海就政体、清皇室善后、大总统的确立等问题展开讨论,南北达成共识,召开国民会议表决相关议题,根据当时的形势,袁世凯无疑将当选民国首任总统。

这样的结果是同盟会不愿接受的,12月29日,同盟会连夜赴南京召集代表开会,提出成立政府,并选出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临时代表选出孙文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民国成立,孙文就任。

这一举动激怒了袁世凯,而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解释原因,称东南各省久缺统一机关,行动困难,总统之职只是暂时担任。

西方列强对孙中山当选临时总统并不感冒。孙中山向袁世凯承诺,只要逼迫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大总统将让给袁世凯。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2日,袁世凯加紧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下诏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延续了268年的清王朝、延绵了2132年的帝制最终灭亡。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但是用什么制度代替它,仍是一个大问题!

结局:袁世凯以独裁取代民主共和

孙中山退位之前,制定了《临时约法》,希望以总理内阁制来架空袁世凯,把内阁和议会权利抬得很高,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但袁世凯坚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国正式进入了民国时期,南北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袁世凯这时被称为中国第一华盛顿,但南方议员被排除在了关键的岗位之外,谁赢得了革命,谁都不知道!

1912年8月18日,孙中山北上北京与袁世凯见面会谈,一个月时间内见面13次,有种相见恨晚感觉,但孙中山是理想主义者,袁世凯则是老官僚政客,分歧很大并没有给国家很明确的方向,怎么建立新秩序,两者都不能一锤定音。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1912年8月13日,同盟会与其它四党联合发表宣言,正式宣布合并国民党。1913年2月,依据临时约法,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按约法精神应由该党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会直接影响袁世凯的利益。

袁世凯曾经收买宋教仁,但是无果,钱不管用,就该剑出鞘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国民党人很快对宋案的幕后指使者袁世凯与赵秉钧展开了口诛笔伐。

国民党领导层的孙中山等主张以武力讨袁,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二次革命正式爆发,开创了民国武力解决争端的先例,也开创了民国军阀混战的先例。但两个多月后,便以国民党方面的失败而告终。

玮观世界:1911年10月10日,青史凭谁定是非?

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10月10日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不再准备做中国的华盛顿,恢复了枭雄本色。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12月29日,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选连任,新任总统由在任总统指派。

然而袁世凯仍不知足,当选为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虎视九州,着手建立年号洪宪的中华帝国,但在日本及反袁势力(蔡锷、中华革命党、梁启超等)的摧挫中以失败告终。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逝世,称帝复辟是其最大的败笔。

2020年10月10日的一点思考,希望今后能以更多的新视角来看探究新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