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冥冥之中决定了自己三十七年的命数

 新用户40828904 2022-06-01 发布于福建
1911年十月十日革命党人发动成功武昌起义,并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带动中国各地的革命响应。(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从汉川开赴前线的起义军。)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刚刚返国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从南京到北京,共和这条路有多长?(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临时大总统誓词。)【革命混进投机分子?】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会党或商会起义。本来反对革命的各地立宪派绅商多顺风驶舵,转向共和,把他们控制的省咨议局变为鼓动独立的机关。从南京到北京,共和这条路有多长?(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拥护独立。有的地方干脆在旧衙门前挂上一块革命军政府的牌子,清朝的官吏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军政府的大员。此外,武昌起义的直接发动者是农民出身的士兵,他们不懂得怎样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以为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才能执掌政权,于是就把那个被起义吓得躲了起来的清军将领黎元洪,从床底下拖出来,用枪逼着他担任革命军政府的都督。黎元洪就这样成了中华民国的“革命元勋”。(黎元洪。)事实上,正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袁世凯逼宫】面对革命洪流,此时的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清政府曾令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起义,但荫昌没有驾驭北洋军的能力。(训练中的北洋军队。)奕劻及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等人深感局势严重,一致主张起用袁世凯,英美等国公使也建议起用袁世凯,载沣见中外一致认为“非袁不能收拾局面”,就不得不再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后晋升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打得革命党节节败退,一天时间里,北洋军就攻下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而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面对咄咄逼人的北洋军,孙中山只得以提出《五条要约》的方式向袁世凯摊牌,企图做实南京临时政府。(辛亥革命时期的工厂。)袁世凯以孙中山提出的条件与之前双方协商的内容不一致为由拒绝接受,他认为,如果清帝退位后各国不能及时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又不能统一中国,中国便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无法维持秩序,对付外人。如果孙中山一定坚持己见,他不得不作废先前谈妥之事。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三种政治势力。独立各省的军政府多数为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操纵,南京临时政府和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事实上对于他们却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南京政府也混进了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此时革命派自身的弱点也更多地暴露出来,孙中山的许多正确主张都遭到反对。帝国主义列强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并且制造外国干涉的气氛。期间,孙中山向日本借款,以筹备战事,但未能成功。(内外困顿的南京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孙中山被迫退让。加上袁世凯许诺同盟会多人进入总长之列,同盟会最终妥协了。为了结束南北对立,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下诏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终止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这个两千多年的王朝统治。(爱新觉罗溥仪。)1912年二月,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诏书。图片来源网络)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三道“紧箍咒”】同盟会对袁世凯存在戒心,为防止袁世凯擅权复辟,孙中山在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曾下了三道“紧箍咒”:一是迁都南京;二是袁世凯在南京就职;三是保证遵守《临时约法》。袁世凯取得了临时大总统这个民国政府的最高职位,但他十分清楚,同盟会对他并不完全信任。(辛亥革命时期,北京通往租界的路。)他也知道,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的三个条件,没有一个不是给他戴的“紧箍咒”。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权力,并为将来建立专制统治打下基础,他决心拒绝南下,坚持在北洋派势力的中心北京就职。然而,孙中山并未改变初衷。(北京各界旗人代表,表扬广大北方旗人顺应了辛亥革命。)他一面再三电促袁世凯南下就职;一面派出蔡元培、宋教仁等人作为“迎袁专使”亲赴北京,但就在专使团来到京城的次日晚上,曹锟所部北洋第三镇突然爆发“兵变”,北京乃至北方局势陷入“混乱”,正好给袁世凯一个借口。蔡元培对袁世凯早有所认识,曾指出武昌起义后“彼之出山,意在破坏革命军,而借此以自帝”,并断言此行“必不能达目的”。(民国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宋教仁于北京兵变后,也识破“此中隐情,定是手段”。尽管如此,他们由于害怕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也不再坚持促袁南下的立场。(宋教仁。)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无可奈何,不得不表示同意。参议院开会议决准许袁世凯以电报向参议院宣誓,在北京就职。好在同盟会还有第三道“紧箍咒”,那就是《临时约法》。按《临时约法》规定,正式的国会选举应当在其施行后的十个月内举行,也就是说,应在1913年二月之前完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只有在正式的国会选举完成后,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而只有在正式大总统产生之后,新生的民国才能获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列强们的承认。对此,袁世凯是非常积极的,在1912年八月,临时参议院即通过了《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三个法案,以便着手准备国会选举。选举是政党政治。民国成立后,各类政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据不完全统计,民初各类社团与政党有数百个之多,在这些政治力量中,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党人领导的同盟会成为民国初年势力最大的政党,俨然执政坛之牛耳。宋教仁随后提出改组同盟会,同盟会主要领袖的孙中山、黄兴对他的主张既不反对,但也不十分热心,由此让宋教仁得以施展手脚,对同盟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更新。【刺杀宋教仁】在宋教仁的多方斡旋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等五党于1912年八月宣布合并成立新的国民党。合并后的国民党,干部队伍非常强大,会上共选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九人为理事,孙中山被推为理事长。(国民党改组大会。)辛亥革命后,原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刻意淡出政坛,但代理党务的宋教仁却异常积极,他在十月中旬后离开北京南下,前往各省布置国民党的选举事宜。(国民党早期二号人物黄兴。)在宋教仁的努力下,国民党在各地的选举动员会都开得非常成功,特别是宋教仁的演说更是极具魅力,吸引了诸多的民众前来听讲。实际上,前来聆听宋教仁演说的除国民党员、新闻记者和普通民众外,也混杂着袁世凯派来的探子。每次宋教仁演说完毕,袁世凯总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国民党的最新动向。袁世凯尽管有种种不满,但由于民国刚刚建立,他也不敢公然推翻《临时约法》,另搞一套,因此国内的政治仍旧按革命党人所设计的路径在往前推进,袁世凯也需要通过选举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在各方努力下,民国初年的选举活动开始如火如荼的在全国各地逐渐开展了起来。在宋教仁的主持和积极奔走下,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开幕。)国会选举的胜利令国民党全党上下一片欢腾,也令宋教仁十分的激动。在他看来,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组阁的梦想即将实现,他将登上历史的大舞台,从在野的党魁进而在朝掌握权柄,与袁世凯展开宪政轨道上的较量。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一个可怕的阴谋已经张开,巨大的危险正向他慢慢逼近。1913年三月二十日晚上十点左右,上海沪宁火车站内灯光黯淡,在黄兴、于右任等人的陪同下,宋教仁走出站方为新当选议员们特别预备的候车室,准备登上北上的火车进京。但就在众人走到检票处时,斜里突然窜出一条黑影,接着就是“砰”、“砰”几声枪响,走在队伍前面的宋教仁表情痛苦,他扶着身边的铁栅栏,忍着痛叫道:“我中枪了!”(宋教仁遇刺身亡。)事发突然,众人一片惊呼,凶手却是身手敏捷,一转眼便消失在濛濛夜色之中。等到大家醒悟过来时,宋教仁已经歪倒在冰冷的地面,双手还紧紧捂着受伤的腰部,鲜血汩汩而出。很明显,凶手的行刺对象非常明确,那就是政坛焦点人物宋教仁。经医生检查,子弹是从背后击入并斜穿到腰部,肾脏、大肠均被击中,由于伤势严重,院方认为必须开刀才有希望获救。为争取时间,宋教仁于凌晨零时三十分送入手术室开刀,一番努力后,医生用钳子从小腹处取出子弹,但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子弹上竟然有毒!十月六日,国会在军警压力下,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后,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并收缴国民党议员证书。国会因人数不足而无法开会。1914年一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之后他认为“人民滥用民主自由、人民政治认识尚在幼稚时代”,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五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再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新任总统亦由在任总统指派。(北洋政府在街头为袁世凯“追悼会”所扎的牌坊。北京,1916年6月。)至此,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中华民国进入北洋政府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