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沁源赋【全球赋文学大赛优秀奖 作者:关东老圃】

 关东老圃 2020-10-11

沁   源   赋

(赋依“名都福地,仙岛沁源”为韵)

尧天奥府,华域名城。江山毓秀,寰宇蜚声。表里山河,耸关隘之锁钥;云岚峻岫,列莽岳之纵横。长林霁雾,花海飞英。鸢飞豹走,鹤唱鹿鸣。潭瀑接而次第,峰朵布而峥嵘。山水空灵,仙佛长聚;关山迢递,帝王宵征。素秉罡风,自古英雄抟聚;时承乾德,由来义士喋盟。而今则歌盛世,享太平,德雨布,善风行。祥光基乎圣道,瑞气兆乎繁荣。承千载之淳化,蕴历代之豪英也。

观夫世外霞川,避秦福地。危嶝万仞,望绝巘而识天高;雾瀑千寻,探穷谷而知地邃。炜炜神功,煌煌天赐。溯源沁水,冠名以兆昌符;寻根羊头1,悯农而启祥瑞。清魂冽冽,穿隘霏烟;大脉滔滔,萦折移避。尔乃越沁潞,穿太行。泽州滋,古渡利2。浸育荒畴,沾溉葱翠。纳众流而朝宗,奔汪洋而骋辔。

惟霍山领九域中镇,依太行襟三县邦途。乃有梵山次第,霞岭连区。灵空山三峰岧峣,披保护区之冠佩3;油松王九杆矗立,攫吉尼斯之骊珠4。圣寿寺甍飞灵光,钟领梵呗;"蟠龙"当限,峦桥接嵎5。龙凤石峡,巉岩翳日6;龙脊虎口7, 杳境嵚岖。矧夫东风湖之山影浮光,芊林背之翠微嘉木;老将台之烟霞潤色,大花坡之灿锦芳敷8。新境何众,旧景何殊。险比九折蜀道,秀压三天子都也9。

稽乎昔来,神州逐鹿。分晋春秋,合秦郡牧。汉称谷远,北魏肇沁源之名;隋治沁州,大唐分招远以育。山河孕猛士莘莘,风云涌英雄簇簇。遂有介山忠骨,焦柳遗风。洁惠灵祠,祭坛永筑。思烟台之白鸦护神,前兴稍之素色歌服10。永世光昭,千秋佑福。麻衣宝刹占玉龙风水,塔迎沁弓;麻衣道人著神相奇书11,庇庥龙族。上卿完璧,沁水一骑夜飞;秦王夺贪,徒遗万世捧腹12。且复太宗跑马,梨花献关;云长磨刀,韩信鞭扑13。英迈林林,高贤矗矗。迨至躔次渐倾,神州沉陆。苍黎倒悬,倭寇残戮。壮士吴钩,沁源围困血战;将军虎帐,中原力挽乾轴。九百天貔貅浴血,赤帜高擎;三千役七萃扬威,寇酋觳觫14。薄老操虎符而运筹,陈赓秉仗钺以攻逐15。闫寨虎旅,挽乌号而射天狼;沁源健儿,横干戈而拯荡覆。

况夫坟典陶开骏概,江山鼓铸大贤。神农得九穗稼禾,肇食黍粒;大禹鞭龙凤石峡,临霍祭天16。菩提老祖降驾,先师菩萨参禅17。乃有绀宇宏,善缘广;钟声远,香客虔。琴高跨鲤沁水,设帐灵泉。入李在之画图,申城藏宝;吟毅夫之诗卷,晋中唱传。于焉人称真人,仁风弥野;闾颂懿德,街号通仙18。矧夫三李一张,雄篇镌史19;两郭两李,进士蝉联20。王特起《二绝》传世21,傅浊翁《龛集》盛编22。丁玲采风留卷,柯兰大笔如椽23。儒风浩荡,魁芒丽天。振三晋之文运,恢万世之福田。

然则往昔飞光,今朝梦好。欣看邑盛而畅衢蛛罗,村繁有青山不老。惊对高架旋锦,琼楼探天;闾阎繁华,阛肆列宝。豪舆如过江之鲫,艳女赛绛珠之草。叠光则七彩华灯,流金乃四围香稻。黉堂育怀志青衿,杏坛咏圣贤鸿藻。绿色立县,远梦英英;发展转型,宏图杲杲。伟业领巨贾云程,善政履宿彦遐抱。仁风布而习习,德水涌而浩浩。

又复古来方俗,非遗承流;敷物融灵,广延三沁。秧歌雅俗集萃,绍袭词牌24;花鼓老腔新声,闾里熏浸25。剪纸出慧心妙手,大巧玲珑26;炕画乃仙鹤蟠桃,庶祈蒙荫27。木雕石刻,代有嫡传;油糕花馍,常随鹊谶。接地气而海内播扬,融天道而累代自任。

夫其水润一碧,山围万垣。沁源之秀洁,鲜若出水菡萏;龙云之际会,正思鲲举鹏鶱。可叹环宇沙尘,旅区蒙玷;固体污染,净水乏源。思存一方净土,怎许溷亵昌繁?信必绘远图,谋发展;调结构,筑巨藩。以察察之身,拒汶汶之物28;铸皇皇之业,保清清之园。


关东老圃庚子季夏写于南国凤城

赋依平水韵,正文1376字


注释:

1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山海经·北次三经》“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羊头山,一名谒戾山。

2、沁河为黄河一级支流,自北而南,过沁潞高原,穿太行山,进入泽州盆地。自泽州县的拴驴泉进入济源市紫柏滩,古渡口若干。

3、2013年经国务院审定批准 灵空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灵空山景区的油松王“九杆旗”,树围约5米,高约40余米,派生九株,笔直挺拔。2004年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5、梵呗:佛教徒以短偈形式赞唱菩萨、佛的颂歌,有时有乐器伴奏。“蟠龙奇松”立于圣寿寺门前右,形状酷似一条盘在地上的龙,故而得名。据圣寿寺内石碑记载,该树栽植于北齐年间。目前枝叶茂盛,生长健壮,占地260多平方米。峦桥长十七米,宽四米,丹柱画廊,造型优美。因座落于山峦之中又飞架于山峦之上而得名,是南边来的游客及善男信女进寺的唯一通道。   当限:迎着门槛。

6、龙凤峡大峡谷长达40里,地处太岳山脉北段。东起沁源县古寨村,西至介休市龙凤镇,注入汾河。壁立万仞、奇石罗列,被称为“大自然石雕博物馆”。

7、由九杆旗沿石台阶下山,低头钻过一块名为"虎口"的巨石,前面是一道狭长的山脊,这便是龙脊。它的长度不足百米,宽度只容一人通过,两侧都是陡峭的石壁,万丈深渊,是世界上最狭窄的一道的山脊。被称为“龙脊”。

8、东风湖位于沁源县北园村东500米,库容量大景色别致,可供广大钓友休闲垂钓。芊林背位于太岳山之巅,是美丽太岳山的中心腹地,大面积的落叶松生长茂盛,尽显出一派大气磅礴和勃勃生机,如梦如幻。将台村在高高的山崖底下,林木葱郁,溪流含烟。大山沟里的世外桃源。大花坡是沁源县西北部居于绵山之巅的一个山坡,山顶呈馍头形,遍地生长着矮矮的花草和豆科植物,五颜六色,各具形态,密如栽种,故名“花坡”。

9、九折蜀道:李白在《蜀道难》里说:百步九折萦岩峦。三天子都:今安徽黄山山脉的古名,黄山主峰之一天都峰,即此名之简称。

10、介之推,春秋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后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天禧元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晋文公焚林时,有白鸦绕烟而噪,或集介子之侧,火不能焚。晋人起高台曰思烟台。在沁源前兴稍村,还有一种相传至今的秧歌表演形式,服装不是大红大紫的喜庆色彩,而是黑、白两种颜色,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也与祭祀介公有关。

11、 麻衣道人为古时善相术者,著有《麻衣相》书传世。《搜神圣览》说:“麻衣道者,常以麻辫为衣,蓬面积垢秽,然颜若童稚,双瞳凝碧。”麻衣寺坐落在玉龙山腰。山象地脉,可谓风水占尽,似龙守凤抱。山巅屹立着麻衣寺塔,正迎沁水大弯,“塔迎沁弓”即此谓也。

12、完璧归赵的故事。当年蔺相如使和氏璧从强秦虎口脱险,曾沿着沁河的峡谷古道归回赵国。沁源境内留下了各种故事传说,沿途的村庄也因此得名,如交口乡的候璧,韩洪乡的王璧和候璧,官滩乡的紫红。

13、李世民当年骑马从沟中跑过,即有溪水流出。故名马跑泉。樊梨花因对薛丁山一见钟情不惜与家人反目,最后主动献关。杭村有关羽的饮马池,磨刀石。韩信赶将令有鞭击石。

14、沁源围困战历时两年半共900多天,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取得了依靠人民围困敌寇的伟大胜利。

15、薄一波在沁县率领着党领导下的由爱国者组成的决死一纵队,准备在太岳山区创建一块抗日根据地。一九四〇年一月,陈赓将军率八路军三八六旅进入太岳区,他把部队布置在临(汾)屯(留)公路的北侧,有效地制止了盘踞岳南的国民党军队北犯太岳区的企图。从此,陈赓将军参加了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6、沁源为黍粒之乡,神农炎帝在沁源羊头山得九穗稼禾。大禹在龙凤峡劈山泻洪,在霍山祭天治理洪水的泛滥,解救众生出苦难。

17、相传菩提老祖空中行云,路过沁源,俯瞰凤凰垴、五龙山等群山形如莲花盛开,山幽水净,如同仙境,遂降落云端,歇脚在沁源县交口乡信义村的菩提山,故而修筑“菩提寺”。唐朝皇子李侃在沁源皈依佛门,在灵空山圣寿寺修法并坐化为先师菩萨。

18、琴高真人居住的村子得名琴泉村。琴高真人祠旁,有一泉水,名“灵泉”。灵泉干涸后,河东节度使令孤楚祭祠祷雨,灵泉复出,改名“琴泉”。春秋时,琴高真人于此设帐授徒。纪念他的功绩,改街道为通仙街。明朝李在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琴高乘鲤图》,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绘古代琴高乘鲤的神话故事。明代沁州知州俞汝为字毅夫,有《七律琴高真人墓》诗流传。

19、李至康熙举人,著有《薜王合一论》、《河洛正解》、《课士格言》等书。李守贞:嘉靖年曾编篡第一部《沁源县志》。李文炳:清绵上县人,著有医著作《仙拈集》四卷。张乙山:嘉庆20年曾编成《乙山诗钞》。

20、郭肯堂,清乾隆元年进士,官太原府教谕。郭弥芳,明崇祯十五年特赐进士。李杰选,清雍正五年进士,任直隶青县、平谷知县。著有《信口吟集》《铜鞮小剳》。李作室,清雍正五年进士,任陕西乡试同考官、湖北麻城知县。

21、王特起金代州崞县人。音乐技艺,无所不能,尤长于辞赋。有《绝句二首》传世。

22、傅山又名浊翁,明末清初名士,有沁源之行的笔记,收入所著《霜红龛集》。

23、一九三七年农历十月,丁玲的战地服务团随129师到达沁源,她在文章中热情赞美沁源。鲁艺著名作家柯兰根据沁源人民的斗争事迹,在延安创作了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这是解放区第一部用白话写成的章回体小说。

24、  沁源秧歌是由散板秧歌和花鼓秧歌发展而成的小剧种,属曲牌体,流传于沁源县、太岳山麓。每一曲牌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都有基本定式。这些曲牌大都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与词牌名相同者甚多。

25、形成于清咸丰、道光年间的沁源花鼓,因极具地方特色,且将演唱、舞蹈、乐器相融合,而备受当地人喜爱,老腔“焕”新声。

26、沁源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今天,人们将沁源窗花或镜框式装裱,或纸版装裱,或卷轴装裱和压胶装裱,分挂于家居墙壁,装饰于宾馆,有的被世界友人重金购买,有的被有识之士收藏。

27、沁源“一间房子半间炕”,炕围画是一种有别于其它地域炕围画而本地独有的,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全套型”组合式炕围画。它具有种类形式多样、色调明快艳丽、主题鲜明突出等特点。

28、屈原《楚辞.渔父》篇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意思是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


作者简介:

张恩璞,笔名“老圃”和“关东老圃”。吉林省集安市税务局退休干部。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以骈文辞赋为主。作品在《中华辞赋》、《长白山诗派》和《五女峰》等书刊杂志发表。近期赋作入选中华诗词学会和新华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赋》。现为《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特邀顾问。中国辞赋网特邀评论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