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化工企业的价格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水手辛巴德83 2020-10-11

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从最初级的尿素、甲醇、纯碱、氯碱、轮胎起步,逐渐扩展到三烯三苯、MDI、丙烯酸、工程塑料、有机硅等中游化工品,并向更高端的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品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延伸,制造能力越来越复杂,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过去20年,中国化工市场对全球化工市场的增长贡献了一半,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国家支柱产业。近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境外政治环境的严重不确定性,化工行业即将逐步进入发展阵痛期。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些产品仍享受着暴利的同时,部分基础化工原料已经陷入过剩的沼泽,不同产业链肯定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丰欠,大家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在逐步提升。尤其今年上半年的险恶行情,已经完美地诠释了价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概而述之,肯定不是风险来了,才想到体系。风险其实无所不在,我们至少要面临如下情况:

  (1)供需面价格风险;

  (2)宏观性价格风险;

  (3)政策性价格风险;

  (4)季节性价格风险;

  (5)突发性价格风险。

我们看到,仅是供需价格风险的掌控已属不易,需要扎实的基本面研究、严谨的平衡表分析及供销节奏的把握,对其他风险的预防和处置呢?无疑需要一整套体系来应对。

 市场倒逼价格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市场竞争倒逼精细化操作

显而易见的是,部分基础化工原料趋于过剩,油煤气三种工艺路线同步大幅扩产,必将引发不同工艺路线的成本竞争,带来生产、贸易和物流格局的变化。资源环境约束、产能供给过剩,在部分产品链已经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随着浙江石化、恒力石化、辽宁宝莱、湛江中科、中化泉州、烟台万华等大型乙烯裂解项目的投产,今年乙烯裂解装置的新增产能达670万吨/年。明年盛虹石化、镇海炼化及古雷石化将带来合计330万吨/年的产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布局将基本形成,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湾的乙烯产能将占我国总产能的60%。截至2019年末,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74.4亿元。据金联创统计,以千万吨级的基础化工原料为例,甲醇产量5857万吨,同比增长12.07%;天然气产量1737万吨,同比增长9.5%PP产量2093万吨,同比增长9.65%PVC产量1965万吨,同比增长3.97%,等等。在各项数据稳步增长的同时,整个市场都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2)衍生品市场倒逼风险管理

随着衍生品市场的急剧扩容,我们进入了一个现货市场容量远小于衍生品容量的时代,而能化类品种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占比已超过20%,今年上市的四个品种纯碱、LPG、苯乙烯、低硫燃料油都是能化类;工厂、贸易商更加重视衍生品工具的运用,期子、投资公司的现货渠道能力持续增强,直接涉及到衍生品的化工产品,更明显感受到金融定价的波动。近年基差交易和相对价格投机逐步盛行,现货、中远期、场外和期货四个市场的轮动,交易额远不止二次或三次交易,呈现大幅激增状态。这些贸易流所构建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冲击需要重新评估。我们逐步在市场中受教,原来还有“标品”逻辑;原来“虚实比”是可以交易的;原来流动库存在正反套中会产生正反馈或是负反馈,进而撬动大盘的价格。对价格的阶段性把握和操控,在负和游戏中挤压麻痹者的生存空间,已经是一些机构交易者觊觎的方向。

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如果是惹不起,也躲不起呢?确实,衍生品的密集上市,许多企业是措不及防的,好比一家人在吃饭,外面进来一大帮陌生人坐下来就吃,还在门口写了个“拆”字。确实需要警惕这些门外的野蛮人,作为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当然许多企业会暗想欺负人我也会呀。笔者完全同意,长远看门外的野蛮人并不恐怖,也许大家很快会发现业内野蛮起来不是人。出来打劫也不容易,和围棋打劫一样辛苦,大家还记得华联三鑫吗?这个话题有些野了,我们的话题仍定位为避险和增效吧。

价格风险管理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价格风险管理,目测是个管理问题,其实是个经营概念。许多企业的期现部门或相关机构都感到责任重大,如履薄冰,必须是领导核心挂帅才镇得住这件事。所以,价格风险管理是通过内部挖潜和改造,通过战胜自己来实现战胜均价。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偏好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当然是生存的理由,即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具备垄断、专利、资源、规模、资金成本等其中之一的条件,把部分竞争堵在门外,才能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有所积累,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格,这是经营之道。

作为一家正常运营中的企业,我们首先需要判断当下的处境,把握产业周期和库存周期的节奏,因为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是最顺畅的。正如牛市来了以后,人人都成了股神一样。这个时候生产企业去做套保,保值比例应该更温和一些;然后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通过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敏锐的市场分析判断、适时的营销策略调整等方面形成后天管理优势,这就包括了风险管理。比如,产品供不应求,在没有重大避险需求,强行套保总有画蛇添足之感。

 

如果一家企业,必须通过博奕来扛过下行周期呢这个话题肯定超越风险管理的本意,而是需要直面风险,甚至追求风险和挑战风险。其实,产能过剩是行业格局变化的兆,在新工艺替代产能出现之前,通过经营管理甚至通过博弈来战胜均价(即战胜同行),在角逐中笑到最后,无疑是可行的说起博弈,今年从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的“秦安股份”抓住了整个市场的眼球,21连胜几乎创造了期神传奇,可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做期神不容易,差点成了卖女孩的小火柴。

2)将价格风险管理上升到金融工程的高度

金融工程是个更广泛的概念,与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存在交叉,是应用数理技术来驾驭衍产品与工具,旨有效降低或规避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企业的价格风险管理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对风险进行前瞻性监控,对风险因子和风险敞口进行评估。这些肯定不是拍脑袋工程,需要建立数据化的风险评估系统。这个系统从外部环境而言,需要更详细的行业数据分析,超越现有主观臆断化的交易习惯,比如进行商品基本面的量化分析,比如加大外购风险管理服务,包括咨询策略服务的力度;从内部管理而言,现货敞口和衍生品持仓,其中的风险隐蔽性比较高,需要进一步完整风险识别,建立即时权益机制、衍生品持仓与现货敞口的即时匹配机制。

笔者认为,凡是市场参与者,无论生产还是贸易,终是一名交易商;交易中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没有完美,即使十拿九稳,也与21连胜的秦安股份一样,存在翻车的可能。没有风险管理的企业是靠天吃饭,没有研投体系的交易是撞大运的,而体系不科学不健全的企业却是有序的、持续地跑冒滴漏。最大程度的量化,包括量化管理过程,量化市场分析,最终给市场决策提供一个最大程度量化的参考意见,确实需要融入金融工程的技术和办法。

 3)建立风险管理的运营和容错机制

为什么要强调运营和容错。一,许多企业价格风险管理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并没有完整运营机制。二,责权利不匹配,经办人左右不是人,这事也没法干。企业需要设定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包括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决定风险管理策略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从而制订风险管理体系及相关配套制度,从操作性角度,来解决市场环境不确定下的风险总控、风险对冲、动态价值、资源优化等管理要求。对实体企业而言,基于一定的生产和服务附加值,穿越周期的秘密是持续性地战胜均价,衍生品的运用必须偏向保守;对投资类企业而言,其专业度必须战胜经营成本和资金成本,衍生品的运用必须偏激进。

衍生品工具永远只是手段,为分摊、拆解和转移风险提供了办法,但我们在避免风险的同时,大概率会损失利润。锁了200块加工利润,结果市场给了1000块,还被迫保了,那很失败吗?只能认为,如果200块利润是初心,锁住这200块造成的一切遗憾都是避险的代价。典型的案例是2016年启动的黑色产业供给侧改革,过早套保的企业无疑也没有吃透政策,天降甘霖,人家带着缸,你只带了个碗,还是因为你的天气预报不准。

其实吧,容错是件家务事。但这个机制必须要有。

如果是国有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资发财评规〔20208号《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审慎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波动风险。不管是何种哪类企业,如果没有章法,最后必定是象秦安股份一样,领导人撸起袖子直接上了,比水平,拼人品

夯实价格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议

1)既要创新不断又得传统不丢

过去我们习惯于签订原材料和下游销售的长期合同;将采购和销售的定价锁定在同一作价期。这种方式是守住均价的有效办法。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均价原料(产品)用衍生品锁利润,因为时间错开了,需要关注机会和节奏。近年,远期合约、期货与掉期、基差合约和定制化套保方案层出不穷,应对价格风险、提高利润的方式方法多了,企业要尽量避免风险敞口的诱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对策和选择工具,使用量化方法来分析现货、期货、纸货、掉期等的价差和结构,选择最适合的载体来完成风险的对冲和价值的实现。

为迎合直至驾驭这个市场,我们仍是需要掌握更多的经营之术,首先需要完全而持续地认识风险管理的载体和工具,毕竟认知是行动的基础。至少要了解基本面分析的要素、市场价格的形成、风险敞口的识别、套保的各种途径,熟悉远期、期货、期权、价格互换和场外交易,学习策略管理、期现匹配、换货换月、虚拟头寸及期现资金安全等操作细节。然后,有了认知,有了章法,有了风控,有了企业经营层面的支持,就会有个良好的开端。

2)既要左顾右盼还要瞻前顾后

比如采购模式就可以多样化:基差点价;虚拟建仓;期权保值;期货交割等等,哪种最适合。那我们可以分解需求,当下的库存对应当下的套保,即横向分解风险;如果有提前预测未来风险,即纵向分解风险的需求,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比如远月合约,比如期权、掉期,并将其分摊到不同的期限合约中。但是,远月合约如果出现较大的contangoback结构,会严重影响套期保值价值。不赞同back结构下的卖套保;contango结构下的买套保。反之可行。

 

3)你风险管理我讲都有风险

套保的基差风险这个话题太老了。近年盛行的期权策略逐渐走向前台,从买入期权来代替投机、套保或者点价的功能;在市场行情震荡的时候通过卖出期权来降低自已的库存成本,获得成本优势;期权策略灵活多样,响应需求、提炼需求并解决问题;并可以融合和渗透到对冲策略中去。但期权有个问题,就是“贵”;那么组合一下,在价格区间里买一个再卖一个不就不贵了吗?但价格如果突破这个区间,风险就来了,也许还是灭顶的。近年开始被推崇的含权贸易,你买了一个权,如果对方不靠谱或是交割出问题了,这还是回到了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层面了。说白了,再美的包装盒里也是那几块月饼,我们不能忘了最基本的避险。总之,期货最方便但受限于主力合约;纸货接近现货但存在环节风险;期权优点多但买权很贵难操作;掉期可靠方便却受限于月均价,最适合才是最好;更广维度的对冲操作呢,可能有惊艳,可能出奇兵,但波动率风险会是很惊人的。

我们还得管理好风险管理的风险?是不是个冷笑话?

其实,《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品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还是非常客观具体的,归纳了许多成熟企业的制度体系,很规范,很实用,摘一段一起学习一下:

建立有效的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控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强化风险预警,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一)集团应当制定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业务审批程序、风险管理要求、止损限额(或亏损预警线)、应急处理、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等内容。操作主体应当制定专门的业务操作手册或合规手册。(二)集团应当建立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垂直体系,操作主体风险管理部门应当独立向集团上报风险或违规事项。(三)集团应当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监控业务风险,实现全面覆盖、在线监测。商品类衍生业务的操作主体要建立健全业务信息系统,准确记录、传递各类交易信息,固化制度要求,规范操作流程,阻断违规操作。(四)集团及操作主体应当建立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及时识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风险事项,明确处置权限及程序。(五)出现重大风险时,要及时启动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组织,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妥善做好仓位止损、法律纠纷案件处置、舆情应对等工作,建立日报或周报制度,防止风险扩大和蔓延。

综述,企业不能禁锢在产业思维里来预测、控制和管理风险,应审时度势,再塑体系,掌握各种工具和方式方法,才能持续地战胜均价、立于不败。与大家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