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更多的人读懂享受钧瓷天人合一之美

 乐陶学社 2020-10-11

对钧瓷与传统文化结合、融合的提法或做法要警惕,要擦亮眼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有精华,亦有糟粕。我们应准确地提倡,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融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市场营销推广上,要让人们理解钧瓷,而不是将它神秘化,要把钧瓷作品销售到“懂它”的人手里,不然到了人家手里,人家也不会欣赏它,它甚至会被冷落、被遗忘到不为人注意的角落。
刘建军作品

要让人们好好感受钧瓷的“美”。大美无言。一件钧瓷珍品摆到面前,大多数人会有一种“美”的感受,“哇,真漂亮”的心念会油然而生。那些初次接触钧瓷的人感受到的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懂它的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与作者、与窑火心、境相通的美!

要让人们了解钧瓷之美的独特性。钧瓷之美,总括来说就是“天人合一”之美。

首先是“天”。一件原生态钧瓷,它的色彩、图案都是釉料在窑火中流淌,铜、铁氧化、还原产生。在窑火中,即使同一件作品的不同部位,感受到的窑火气氛,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风速风向等均不相同,所以氧化、还原产生的色彩不同,釉水流淌留下痕迹形成的图案不同。这些不同都是人力不可操控的,都是在窑火中自然形成的,故有“窑变天成”、“天然窑变”之说。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件原生态的钧瓷都是无双的、不可复制的。


崔国营作品

其次是“人”。既然钧瓷是窑变天成,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还有的人能成功烧制,有的人却烧不成呢?这就是“人”的重要性了。作品风格不同,有的人能烧成,有的人烧不成,源于他们对“天”的研究、把握不同。这个“天”,就是釉料与器型结合以后,在窑火中变化的规律:什么样的器型能与什么样的釉料在窑火中更好地结合,什么样的釉料配方在什么样的升温曲线中、气氛调控中产生接近什么色系的色彩,哪个窑位能产生出精彩的窑变……这个“规律”,往往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成功总结出来的,不身在其中不能感知,因此,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人不同的窑炉的操控都是个性化的。由于“天然窑变”中融入了“人”的个性化,所以钧瓷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


孔相卿作品

以上是钧瓷作品的生身之美。

同时,让人物认识钧瓷的物用之美亦很重要。经过几代钧瓷人的恢复、传承,当代钧瓷佳作频出。

其中,有对经典器型的传承再造。


李建峰作品

同时,涌现出不少融入现代审美的作品。


李欣营作品


孙军作品


刘志钧作品

当代钧瓷艺人承继传统器型再造、融入现代审美的优秀作品还很多,彰显钧瓷釉魂之美,器之法度,或庄严、凝重,或愉悦、轻松,不一而足,置于合适之地,气氛顿生。

一些钧瓷艺人创作出兼具实用、欣赏价值的作品。


李欣营作品


崔国营作品


刘红生作品

还有钧瓷艺人创制出不同个性的钧瓷壶、杯,赏心悦目、安全实用。

当代人对一些日常器具的需求,正从用得上向用得好、用得舒心过度。比如壶、杯,人们盼望它们的色彩,又有色彩越艳丽、重金属含量越大的顾虑。

但钧瓷不同,它的色彩系铜、铁在窑火中经氧化、还原窑变而成,有害重金属在1200度以上的窑火中气化排出,因此,原生态的钧瓷色彩是安全的。


李建峰作品


温红远作品


李向阳作品


李欣营作品


赵占超作品

钧瓷之美需不断被发掘,钧瓷之美亦非一文所能尽述。作为钧瓷行业人士要不断挖掘、创造、展示钧瓷之美,让更多的人读懂钧瓷之美,享受钧瓷之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