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和宋朝之间,只有短短53年,但为何感觉像是隔了好几百年

 翰林冷知识 2020-10-11

先看一下唐宋之间相隔有多近: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历史正式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五代正式结束,十国也就剩个小尾巴。中间仅仅相隔了53年。

▲我国朝代表

唐朝人侯益,一生侍奉了13位皇帝,在北宋建立后,曾陪赵匡胤郊祀,受到宰相礼遇。为什么唐宋相隔如此之近,却给我们的感觉仿佛百年?

▲西安

主要是历史教科书的导向。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唐朝历史,从隋朝开科举、修运河、征高丽,不作不扑街为铺垫。李渊太原起兵开始为主体,爷四个恩怨情仇,最后玄武门大pk之后,进入大唐的开挂模式,李世民无人能敌,当天可汗,四周大小国家都来拜山头。再回顾一下民族关系,血脉大融合,此处教材已经讲了能有三四十页,和先秦近千年的篇幅相当。

▲唐太宗画像

然后就是李治与武则天两口子,大妹子不简单,下手狠、清吏治、开盛世、兴文化,造字无数,年号没事儿就换,最后还弄出了无字碑。接着宫里不断有男女权位之争,直到唐玄宗李隆基横空出世,前期把大唐推到高潮,让文化经济都兴奋地不得了。不过安史之乱玩砸了,丢了大美女杨贵妃,也掉了权力。顺便再聊聊初唐四杰,诗仙李白。教材又是洋洋洒洒的二三十页翻篇了。

▲武则天无字碑

再然后呢,就讲到了安史之乱是节度使,朱温灭唐还是节度使,五代十国开始,国家太多,势力太多,根本记不住,中高考也不考,接下来就是北宋的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了。教材中完全把连续的历史讲成了断代史。造成我们印象中的唐宋之间就是:安史之乱(始于755年)--黄袍加身(960年春节前后)这可不就是200年!

▲李隆基与杨贵妃(影视剧形象)

唐朝皇帝一共21位(按顺序是24人次),我们眼中是这样的:第一位,李渊(太原起兵,儿子能打);第二位,李世民(开挂第一人);第三位,李治(老爹厉害,老婆也厉害);第四位,李显(不太认识);第五位,李旦(名字有点熟悉,莫非是说脱口秀的那个);第六位,武则天(女人能顶一片天,生活有点乱);第七位,李隆基(杨贵妃吃荔枝,大诗人李白);第八位到第二十一位,都不认识……

▲唐朝皇帝世系表

我们熟悉的唐朝皇帝,正好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武宗灭佛、大中之治、牛李党争等等,后来两百年的事儿,也就是在语文课本的唐诗解释里面,看到过一点点。但是在历史教材中,不是一笔带过,就是只字未提。确实这段历史的重要程度不高,教材中普遍用的又是春秋写法,差不多“乱世”二字,就概括了两百年的历史,自然造成了唐宋之间的真空。以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