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191 --【双调·折桂令】寄远 乔吉

 虹72 2020-10-11

转:毕宝魁的博客

191【双调·折桂令】寄远

乔吉

怎生来宽掩①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②,睡如翻饼③,气若游丝。得受用遮莫⑤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⑦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注释】

①宽掩:因人瘦而裙子宽大。 ②饭不沾匙:不吃饭。 ③睡如翻饼:指失眠而来回翻身,如同烙饼要来回翻一样。 ④气若游丝:呼吸微弱。  ⑤遮莫:折磨。 ⑥推辞:托辞,借口。 ⑦结发:指初婚的夫妻。

【译文】

       怎么最近我的衣裙就都宽大肥了许多?因为身体瘦削,腰也细了,也没有一点心思化妆涂抹。饭也不想吃,连匙都不摸,睡觉如同翻饼,翻来覆去瞎琢磨。气脉短短,呼吸都如同游丝一样又虚又弱。看来就得这么折磨损害死,如果你有真心何必这么推托。干闹腾这么长时间,本来是结发恩爱夫妻,如今却受痛彻心扉的相思折磨。

【评析】

       读罢这首小令,尚未落笔,我已经非常同情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了。我猜测,这是一首代言体,有点象骆宾王的《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一诗,是替痴心女子讨伐负心汉。当年骆宾王到成都,遇到好友卢照邻的情人郭氏,郭氏知道骆宾王和卢照邻的关系,便向他哭诉自己与卢照邻如何缠绵缱绻的恩爱,而卢照邻离开两年音信全无。骆宾王是个有忠肝义胆的人,便替郭氏写诗,希望卢照邻回心转意。乔吉这首小令的背后也一定有类似的故事,是一个女子向他倾诉自己的丈夫离家而去,至今不回来,即使来信也是不痛不痒的托辞。乔吉替她写了这首小令,至于是否起作用,好像没有下文。如果有,这类事情会被记录下来,作为文学与风情的见证。下面简析原文。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开篇设问,接着自问自答,为什么衣裙都宽大肥得穿不起来了,“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是因为瘦了。为什么瘦了呢,是因为“饭不沾匙,昨如翻饼”,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都很口语化,故非常生动形象,很像是民间女子的口吻。尤其是“昨如翻饼”,只有常做饭的人才会感知其比喻的精妙。“气若游丝”则又是前两句的结果。“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两句暗示对方可能有信来或者是捎来的话,如果有真心,诚实的话便没有什么托辞了。“干闹了多时”又透露出一些信息,可能是夫妻俩为什么事发生点矛盾,于是闹意气怄气,就这么干闹,干耗着。具体情况则无法猜测,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小两口的事,更是无法断清。我们也不必在这方面花费精力。“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最后两句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结发的欢娱”是结发夫妻的欢娱恩爱。结发是初婚,是古代结婚仪式上的一个程序,据说新婚之夜,男左女右将两人之头发梳成一个发髻,这可能是象征性的仪式。曹植诗说:“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种葛篇》)。正是这句表明这位女性和丈夫是明媒正娶的初婚的夫妻,没有理由如此绝情就不回家了。这确实是个薄情的男人。小令叙事简明,感情真挚,说理透彻,如果这个男子稍明事理,见到这首小令就应该立即回家,但愿如此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