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导管栓塞后交通微小动脉瘤一枚

 yyzster 2020-10-12

74岁婆婆,突发剧烈头痛,检查发现右侧破裂出血后交通一枚。

瘤体微小,很不漂亮,关键右侧是胚胎性后交通,动脉瘤颈位于后交通壶腹起始部。

拟行介入栓塞术,可能的支架方案有:

1.后交通动脉内支架(神龙摆尾?)

2.后交通到颈内近端支架?

3.颈内动脉内支架(灯笼技术?)

思考半天,还是预先将支架导管放置于颈内动词☞大脑中动脉。

Headway17成型良好,可惜没有留照纪念,很顺利进去动脉瘤腔。注意微导管头端马克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动脉瘤颈。

反复调整Helical 1.5*2至满意形状。

但问题来了,微导管已经位于动脉瘤颈之外,稍微调整一下,想把导管引入动脉瘤腔,整个弹簧圈形态就会发生改变,再也没这么满意。

怎么办?

退出支架导管,再引入同样形状的第二根Headway 17, 依然顺利插入动脉瘤腔。

还记得动脉瘤形态么?头端有个邪恶的大一点的子囊,第二枚 Helical 1*2 必须从瘤顶填起反复调整钻空。

最后比较满意,依次解脱,造影。

一点感悟:此类微小动脉瘤,灯笼技术也许不错,但成篮圈比较稳定了,双导管也是很好的选择;双导管可以重复的轻松进入,得益于Headway导管的良好成型性能(同一根塑型针,同样的形状倒插进去)。

倒也不是炫耀技巧,如果有更软的、表现力更好的弹簧圈(不打广告,可私下讨论),单微也应可能顺利完成的。这个射线时间也许会进一步缩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