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题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0-10-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我不知道该为这篇文章起个什么名才更适合,所以不如就叫无题。

我是倪匡迷,可以说,他的小说我基本上全部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遍,他的《卫斯理系列》更是如此。在他的小说中,集侦探、科幻于一体,让年轻时候的我欲罢不能。那个时候我在想,如果我能写小说的时候,我能不能像他一样,集侦探、科幻于一体?

我喜欢的另一个作家蔡澜这样评价倪匡: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他的脑筋很灵活,他想的东西都很稀奇和古怪,所以跟他讲话非常愉快,我们常常哈哈大笑。

倪匡在《卫斯理系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名叫《极刑》,很多故事我都忘了,但其中有几个情节印象却非常深:卫斯理的朋友在南美洲某国遇到一件奇事,有一座深山里有一个洞,那个洞每每遇上洪水暴发时,便发出痛苦凄厉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远在十多公里的地方都可以听到。当洪水退去,有人冒险进洞想找出原因,却惊讶地发现洞并不深,空空无物。

卫斯理被邀请去参观一个蜡像馆,馆内所雕塑的人物栩栩如生:卫斯理看到中国历史上某一著名人物受冤被斩时的蜡像,只见人物的脸部扭曲,表情极度痛苦,旁边侩子手手上的刀上还滴着鲜血。卫斯理看得汗毛倒竖,他忍住恐惧的心一一看完。卫斯理参观完后,他想了想不太对劲,这些人物仿佛是真的一样,他后悔当时没有伸手去摸一摸人物。于是他在某天夜里悄悄地潜入蜡像馆想探个究竟。

在蜡像馆里,卫斯理伸手沾了一滴鲜血,惊讶地发现,这些是真正的血,因为他手上的液体有血腥味!他正感到不可思议时,蜡像馆突然起火了,当他逃出生天时,这个充满了秘密的蜡像馆已经付之一炬。

卫斯理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经过不少波折,他终于找到了蜡像馆的主人。卫斯理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蜡像馆的主人居然不是地球人,他来自宇宙中某一个星球,是不同于地球人类的高级生命。蜡像馆主人告诉卫斯理,那些蜡像是真人,他们通过技术定格了那些人物受到极刑的某一瞬间,但抽离了这些人痛苦的声音,把声音放到南美的一个山洞,只有发生洪水时才能听到。那些人物当然是已经死去的了,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想唤起人类心中的良知,停止自相残杀。

还记得这个外星人不理解地球人互相残杀的行为,他说,在我们星球,大家都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星球建设得更美好,然后再去茫茫的宇宙寻找生命的意义。

昨天,我看完了知乎推出的一小时系列中的以色列两本小书,这两本小书很短,加起来才有两百多页。书虽然很小,讲述的也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可是所有的内容却看得我动魄惊心。

《一小时——以色列》讲述的是犹太人建立国家的过程。犹太人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苦难的一个民族,近两千年前,他们被驱逐出自己的家园;在两千年中,由于种族歧视,他们的社会地位一直非常的低。在二战中,德国纳粹杀害了近六百万犹太人,这个种族遭遇了近乎灭绝的清洗。

二战过后,由于政治原因,英国欲给犹太人一个定居点,他们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把其中一部份给了犹太人,这一切,生活在这片地土上的阿拉伯人毫不知情。当一切成为定局后,犹太人欢欣鼓舞,他们终于回家了,终于有一个真正属于这个种族生活的地方了。但是,那些被迫离开家园的阿拉伯人愤怒了,他们绝不允许犹太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建立国家,更不承认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存在。于是,战争在这个地区一次又一次地展开。两个种族之间互相发生着各种清算,各种暗杀。

小时候看新闻联播,知道两个人物:拉宾和阿拉法特。他们都是他们国家杰出的精神领袖,却是两个绝对对立面,双方都想把对方消灭。那个时候,以色列开始强大,我以为以色列是一个不正义的国家,我很同情阿拉法特。

当我现在完全了解以色列的建国时,我却说不出谁代表了正义。两千年来,犹太人被驱逐出家园,在夹缝中苦苦生存,如今他们回来了,却要和在这里已经居住了两千年的阿拉伯人抢每一寸土地。曾经的强大变得弱小;曾经的弱小变得强大;因为国土,至今,那里仍然战火纷飞。

看完这两本小书,我想起了卫斯理《极刑》中的那个外星人说的话:为什么不一共努力,把地球建设好,然后去寻找宇宙中的秘密?

现在的萨德让我的祖国深受威胁,我毫不犹豫地站在我的祖国这一边。但我心里一直渴望:希望地球的人类放下所有的成见,所有人都把地球当成自己的家园,一共为它的美好而努力。

二零一七年三月十四日

彦绫的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