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

 放羊路上的彦绫 2020-10-12

摄影:彦绫

今年的这个秋分,有些不同寻常。在这一天,我能完成我的有记录的第一个一万公里行走;同样在一天里,我的四十四岁与四十五岁会做一个无言的交接,然后各自渐行渐远,永不相见。

从一个害怕二十岁来临的女孩成长为人到中年的女人,这二十四年里,经历的东西太多,多到随手一抓就是一把记忆。但我不想再对过去说些什么,第一因为无用,第二不想辜负现在。

我不是一个善于回忆的人,所以,空有故事一堆,却也任它随风而去。所有的哭过笑过、绝望的幸福的都走了,想要好好的,就是珍惜现在,把握当下。

在一天天临近四十五岁的日子里,我越来越充分地理解“余生太贵,不容浪费”这句话。该拒绝的事情,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喜欢的该做的事,我也同样毫不犹豫地去做了。一个人,只有走在路上,才知道自己方向对不对,别人的好心指点永远只能存留在心里做个参考,因为当事的只是自己,没有人能感同身受。“理解”这个话说来容易,但也只能是安慰,该怎么去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除了自己,再无他人。

最近,我开始分享我看过的、觉得好的书,也许更多的人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我在炫耀,然而呢,这些想法都与我无关。我只是想把我看过的觉得好的书分享出来,因为它确实帮到了一部分朋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我可以监督自己,可以反省自己。年轻时生生做不到的一句话,现在轻轻松松就做到了。这句话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一万公里的路,走的并不容易,在这五百五十一天里,我曾多次停下来休息。一是缓解下疲劳,二是无数次地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走。只是,随着走程数越走越多,我就发现自己的走路潜力似乎在慢慢变大:最开始,一天走十公里就觉得有些累,偶尔强撑着突破个二十公里,就会有一天想和床热恋的感觉;现在甚至可以每月不用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来休息,我觉得一天完成二十公里已经是件非常轻松的事,甚至我还可以再多走五公里都没有问题。

然而,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想想今天要看的书还没有看完,再多走路,那么时间就不够用了。我的空余时间并不多,走万里路和看万卷书的目标我都想现,因此,怎么分配时间,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今,走万里路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它不是通过交通工具来实现的,而是我的两只脚与地面亲自接触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本身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干脆果断地斩断了以前不好的很多旧习惯。虽然我的智商并没有因为走路而有所提高,但是思考的方式、角度及深度都不是以前所能相比的。这个改变,是我走一万公里的行走带给我奖励。

走万里路,不仅仅是去见世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坚持、改变、思考、行动。当有朋友说:非常佩服你的坚持时,我就觉得奇怪,我坚持了吗?我只是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罢了,哪里就谈得上坚持了。

年轻时,我还常常听说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那时候我想得最多的就是,那重新做同样的事,那不得单调得要死。现在在一天天的无形的积累中,每天重复做的事情它并没有死死地限定我只能想昨天甚至前天的事,而是要在这个重复过程中相比昨天有所提高、有所得,那就是收获。在有所提高有所得的情况下,我已经意识不到坚持是个多大的事了,对我来说它不过仅仅是一个词而已。

我很容易被一种人所感动:比如在大学五年里读了八百本书的俞敏洪;比如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王强,在大学四年里,读了一千五百本书,他是一个藏书家,他的藏书早已过万;再比如像冯唐所说的那样:“高逼格读书不是有个很大的私人图书馆,不是私人图书馆里有很多印刷精美的图书。高逼格的读书是至少读过三五千本书,至少有三五十本是普通人没读完过的经典(比如原文的《尤利西斯》、《诗经》的《雅》《颂》、二百九十四卷的《资治通鉴》),至少有三本是普通人读不懂的著作(比如《广义相对论》《佛教逻辑》《存在与时间》)。”

我对书的痴迷越来越深,电子书的兴起和普及圆了我可以天天阅读到不同领域不同人物所写的书。我几乎很少去看公众号里那些同质类似的文章,我只喜欢去看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人的那些独特而深刻的思想。这样的文章不多,所以,我只能通过书籍来观察生命的成长。

绝大多数时候我不会对作者进行挑刺,所以,在我看完的每一本书中我都会发现其中对我有用的东西。至于作者那些让我不太喜欢的观点,看看就过,不作评论,因为我认为换我来做同样的事情,我也许会做得更糟糕。

秋已过半,冬天,很快就要来了。这个秋季的雨水似乎比夏天的还要多,但是如果晴空万里时,那阳光的炙热,也可以比拟夏天的温度。春天有的色彩,秋天里也有;冬天晴空的魅蓝,秋天也有。

这是一个异常丰富的季节啊,所有的遇见或许会错过,但所有的时间都不容再浪费。

下一程时间旅行,已经开启。

2018.9.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