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传

 柳河二中岳洋 2020-10-12

读书可以让我无比的快乐,但是这本书读完心中却满是苦闷,这不是杨先生的苦闷是我的杞人忧天,特别是讲到文革时期的钱杨和女儿、钱老相继撒手人寰的时候,我甚至边落泪边看完的!

  以下是我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记录,很零星也很琐碎,就全当个人的心得略加记录了!

  一、恋家的杨先生

  杨绛非常恋家,并不贪玩却贪看书,回家还帮助父亲做些事情。有一次,杨荫杭(杨绛的父亲)问她:“阿季(杨绛原名杨季康),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杨荫杭笑道:“我也这样。

  也许我们现在娱乐活动太丰富,科技发展太快,如果他们父女间对话中的书改成手机是不是和当下贴切多了。

  二、钱老的“痴气”

  杨绛介绍说:“锺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

  钱老的“痴”其实也是很可爱的!

  比如:

  那时杨先生刚刚生完孩子,还在医院里,钱老每天都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原来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第二天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杨绛问明是怎样的灯,她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看吧,这哪是什么“痴”啊,明明是可爱,而且从杨先生口中讲出来还略带炫耀的意思呢!这样鲜活的两位大家也只能在书中慢慢品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