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次手术历经半年,竟是小小鱼刺惹的大祸!

 常笑健康 2020-10-12

小叶(化名)因误吞一根鱼刺,导致腹部脓肿,历经二期手术才病愈出院。小小的一根鱼刺,如鲠在腹,整整折腾了近半年,真是匪夷所思。

事件起因

一天,小叶步履蹒跚、表情痛苦、捂着腹部,来到上海某医院急诊就诊。小叶说,他发现腹部的包块快两个月了,隐痛不明显,不碰不痛,有时会刺痛,当地B超做了说没啥,就开了点膏药外敷,但没啥大用。但最近发现包块明显增大,活动后疼痛加重,就来上海就诊了。

急诊医生发现小叶右侧腹部有一个大约10cm*10cm的肿块,有压痛质地较韧,边界清晰,局部有明显皮肤破溃,无明显发红、发热、瘙痒等症状。急诊血常规等检查显示感染指标明显升高,医生初步诊断为腹部脓肿,于是决定住院治疗。

无厘头的肿块

住院后,B超显示:右中腹皮下至肌肉层可见混合型包块,浅层突破腹直肌,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从上腹部至中下腹,肿块长120mm,宽150mm,厚46mm。但是经急诊科赵主任询问有无外伤、针灸或皮下注射等,小叶均予以否认,查看肿块外侧皮肤均完好,无明显针刺孔等。三天后进行了磁共振检查,结果仍与B超相似,考虑仍为腹部脓肿。这下,医生们都傻眼了,不知道这脓肿到底怎么来的,这可如何治疗啊?

此时,科内展开了病情大讨论,有说可能是肿瘤液化坏死的;有说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穿破肠壁出现脓肿的;还有说可能是寄生虫死亡后包饶虫体出现的脓肿,但均无确实证据予以证实。赵主任亦苦思寻找病因,完善增强CT排除肿瘤,完善寄生虫抗体及粪便检查明确有无寄生虫等。

拨开迷雾-异物鱼刺

终于,在增强CT报告中出现转机。报告显示:右前腹壁脓肿伴临近腹腔内横结肠前下方出现横条形致密影并伴游离气体,考虑异物可能。既然发现了异物,那事情就好办了,外科兄弟们三下五除二打开了脓肿,在清理脓肿的时候发现了一根约4cm的鱼刺。至此才算真相大白,原来就是这跟鱼刺惹的祸。三个月后,小叶来医院进行了二期手术回纳肠管,目前已病愈出院。

原来小叶是福建人,平时爱吃鱼,因误吞鱼刺导致此次病情。

常笑健康提醒:

上海作为一个临海城市,吃鱼被刺屡见不鲜。上海各大医院每日均会接到鱼刺梗喉的患者。如真遇到,去看医生是最好的选择,千万不要随意用一些土方法。专业医生指出如果鱼刺卡喉咙,用喝醋来处理的话并不能软化鱼刺,而且醋只能在喉咙处做短暂的停留,没有明显的效果;而吃馒头的方法可能更危险,在这期间可能会划伤血管,也有可能使得鱼刺卡的更紧。其实小小鱼刺也有大危险,如果一味拖延,可能造成消化道穿孔甚至刺破主动脉等严重后果,届时患者可能需开胸手术,甚至赔上性命,这才是真正“得不偿失”。

以下三类人群易被鱼刺卡到,需更加注意。一是老年人,老年人咽部感觉迟钝,甚至消失,且老年人如牙齿有却,容易出现食物嚼不碎,吞下的大块鱼肉中可能藏有小鱼刺。二是儿童,幼儿吃饭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误吞,家长要特别留意。三是饮酒者,如在聚会宴饮,最好选择刺少的鱼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醉酒这在“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的时候误吞鱼刺。


作者介绍

张德韦 医师

华东医院急诊科

简介:2014年毕业于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工作三年并完成硕士学位学习。2017年至华东医院急诊科工作。

互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