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卒中康复的正确打开方式,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常笑健康 2020-10-12


认识脑卒中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血栓性)和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由于大部分患者对康复医学认识不足,在医院进行完急性期治疗后,以为治疗过程结束,留下躯体残疾,相当遗憾。

脑卒中康复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千万“拖不得”

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脑卒中开始康复的条件是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也就是说,当患者血压、体温等恢复正常,肢体瘫痪症状不再加重时,康复治疗从病床上就可以开始了,而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下了病床,再慢慢康复也不迟。

脑卒中患者应该接受早期康复、全程康复和整体康复。现有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如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如不进行康复治疗,这两方面恢复的机率只有6%和5%。

两周后到半年内为恢复期康复时间,患者80%的功能要在这个阶段恢复。若是中风患者后半年内不及时进行康复,不但功能恢复减慢,肩手综合征、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肢体痉挛、疼痛、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也可能一一出现。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目标

脑卒中早期是指发病的最初几天,这时应以临床抢救和治疗为主。如果患者清醒,又没有进行性卒中的表现,那么,输液、吸氧、鼻饲,甚至手术等都不能成为及早使康复医疗介入的障碍。这个时期的康复目标以积极预防续发行损害为主,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患者卧床时体位的摆放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床上的卧位(不论是平卧还是两侧卧位)均应尽量采取偏瘫侧上肢各关节伸展和下肢各关节屈曲的体位,在整理患者的床铺时,可鼓励患者主动配合翻身、移动臀部。必要时,可让患者平卧时,用一棉枕置于偏瘫侧肩胛下,以防止肩的回缩。

(2)帮助病人翻身,以预防压疮。

(3)进行肢体(包括健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主动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或疼痛所致的二次残疾。

(4)对有吞咽障碍者及时下胃管鼻饲,以预防吸入性肺炎。

(5)积极预防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合并症。

(6)有浅感觉(如痛觉、温度觉、浅触觉)和深感觉(如本体感觉)障碍者,应使用针灸、按摩及其他刺激感觉的方法促进其感觉恢复(一般来说,感觉特别是浅感觉比运动恢复要早)。

(7)对有言语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如把自己有病的肢体说成是别人的,不能注意或找到自己有病测的肢体等),护士和医生都要反复提醒患者(用言语或其他刺激)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

(8)对于有严重情感障碍(如强哭、强笑)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的患者,要尽力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治疗。

总之,这个阶段的康复处理是为尽快开始主动性训练打好基础。一旦病情稳定就很快进入软瘫期的主动性床上训练。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一、床上正确的体位

1.仰卧位

头在枕头上呈正中位或稍转向患侧,躯干平直;患侧肩胛骨下放一枕垫使其前伸,患侧上肢放在体侧的枕上,远端比近端略高,伸肘、腕及指(前臂放在旋后或中立位),患侧臀部和大腿下面放一长枕头,使骨盆向前并防止患腿外旋,下放一小垫令其微屈,患侧踝关节可保持90度。

2.健侧卧位

健侧卧位,躯干与床面成直角;患肩前屈90度—100度并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于胸前枕垫上;患侧下肢完全由枕头支持,髋、膝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健侧上肢自然屈曲放在胸腹前面;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屈膝。

3.患侧卧位

将患侧置于高度适中的枕上,上颈段稍为屈曲,躯干稍向后旋,后背用枕头支持;患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散开;患侧下肢,髋伸展,膝微屈;健侧上肢自然放在身上或身后枕上,避免前伸引起患侧肩胛骨相对后缩。健侧下肢呈迈步位,髋、膝屈曲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4.正确的坐姿

  • 床上坐位

    躯干和头直立,上肢给予支撑。

  • 坐在椅子上

    身体两侧和双足均匀负重,躯干和头直立,患侧上肢给予支撑,无支撑物时可使用健手帮助将患手置于健腿上。

  • 坐在轮椅上

    躯干和头直立,患侧上肢给予支撑,患手可握一圆柱状物体。

5.正确的站姿

头正中位,上半身伸直,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并尽量均匀负重,伸髋伸膝。

二、床上的主动活动

1.上肢自我辅助训练

健手握住患手,保持患侧手心朝上,上举过头顶。

2.正确的握手方式

叉握、患侧拇指在上。

3.桥式运动

平卧位,屈膝,双足平放在床上,抬起臀部。

三、床上的移动

1.仰卧位左右平移

先将健足伸到患足后面,用健侧抬起患侧脚向右(左)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右(左)侧,臀部右(左)移完毕后,再慢慢将肩,头移向右(左)侧。

2.向健侧翻身

患肘屈曲,用健手托住患肘,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用健腿搬动患腿,翻向健侧。

3.向患侧翻身

伸手摆动翻身法,双侧肘伸直,健手叉握患手,屈膝,先将双手摆向健侧,再反向摆向患侧,借摆动惯性翻向患侧。

4.由仰卧到床边坐

从健侧坐起比较容易,病人翻身到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将患腿勾到床缘外,用健手推床,慢慢抬起上身,同时摆动健腿下床,直至坐起。

四、床椅转移

1.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将轮椅放在患者健侧斜前方,固定,患者从床上站起,用健手扶远端轮椅扶手,以健侧腿为轴,身体旋转,弯腿坐下。

2.从轮椅到床的转移

健侧靠近床,轮椅与床成45度角,并固定轮椅,患者双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健手扶轮椅站起,健腿向前方迈一步,以健腿为轴,身体旋转,用健手支持床面坐下。

五、从坐位站起来

开始时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屈膝使足置于双膝后面,上半身在伸直的情况下前倾并伴随双膝前移,臀部离开座位时伸髋伸膝站直,在站起的过程中双足尽量均匀负重。

六、行走

1.自行练习走路

在能站稳的情况下开始练习,先迈出健腿,然后放松患肢髋和膝关节,迈步,尽量脚跟先着地,合适的步伐、节奏行走。

2.在他人扶持下走路

3.利用助行架行走

扶助行架行走时,先将助行架推向前,先迈健腿,再迈患腿。

4.自己扶杖行走

  • 手杖长度的选择:站立时,从地面到手腕远侧横纹的高度。

  • 单足手杖:适用于平稳能力较好的偏瘫病人。

  • 多足手杖:稳定性好,多用于平衡能力较差的偏瘫病人。

偏瘫患者的手杖使用方法:

(1)三点步行:伸出手杖,迈出患足,迈出健足。(杖、患、健)

(2)二点步行:先伸出手杖并同时迈出患足,再迈出健足。该方法步行速度快,适用于偏瘫程度轻、平衡较好的患者。

七、使用手杖上下楼梯

1.上楼梯:

健侧先上,手杖和患侧跟上。

2.下楼梯

患侧和手杖先下,健侧随后。

八、自己驱动轮椅

先将健侧脚踏板翻起,健足放在地上,健手握住手轮,健足掌握方向,健足在地上向前踏步,与健手配合,将轮椅向前驱动,进行后退,转弯训练。

九、防止身体僵硬、痉挛的方法

1.预防肩关节僵硬

(十指交叉握的自我辅助活动)

2.防止肩内收、内旋肌挛缩

3.保持前臂旋后

4.防止腕、手屈肌挛缩

5.抑制下肢伸肌痉挛

6.预防小腿三头肌挛缩

7.预防屈髋肌挛缩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最后,希望您一定记住以下最重要的两点卒中原则:

1. 快速识别,迅速就医

时间就是大脑,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尽可能地控制疾病不再发展,使脑损伤的程度降到最低程度,也能为后期的卒中康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早期、持续、正确康复

大脑具有可塑性,早期、持续、正确的康复训练,将有助于更好的恢复患者部分甚至全部丧失的功能。

作者介绍

田向阳

科主任,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简介: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江苏省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淮安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淮医”银牌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人才, 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 淮安市“533工程”拔尖人才。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

擅长:诊治神经科常见的脑梗塞、脑出血及癫痫等疾病,对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神经科诊疗操作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脑梗死,尤其对于急性期脑梗死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有深入研究,规范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和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紧随国内外对脑梗死诊疗的新进展,率先在市内开展了急性脑梗死的规范化溶栓治疗和神经介入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