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拥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常笑健康 2020-10-12


如何拥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答案很简单——尝试献血。

今天,是第16个世界献血日,今年世界献血日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安全血液。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将2004年6月14日定为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

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投票


我国当前献血形势

据国家卫健委日前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无偿献血人次达到近1500万,采血总量达到2500余万单位。

尽管献血总人次与采血量不断提升,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及“互助献血”的形式,我国的无偿献血率提升得一直很缓慢。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2011年时,中国无偿献血人数仅占总人口的0.9%,远远低于同期美国日本及欧美等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美国同期的无偿献血率是6%、日本是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当这个数值达到1%~3%才能满足该国基本的供血需求。

从2011年到2014年,三年间无偿献血率增幅只有0.05%,在2017年,这一数值首次突破1%,达到1.05%,终于及格。

2016年上半年,包括北京、上海等中国20多个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血荒,有的医院甚至暂停了手术。无偿献血的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献血的人数不够

献血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

其实,很多人都很希望奉献这份生命的礼物,也曾在献血点前徘徊过,却因为对献血缺乏认识、存有疑虑而最终放弃了。献血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呢?一起来了解。

什么人可以献血?

可以献血的人群:18-55周岁的男性,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18-55周岁的女性,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身体健康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献血。

不可以献血的人群:患有传染性肝炎、结核、心脏病、精神病等患者禁止献血;对于血液安全存在高危险行为,如吸毒者不宜献血。

献血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成人全部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一次为200毫升,不足全部血量的5%,健康的人一次失血10%以下,极少引起症状;

人体约有20%的血液存于肝、脾等器官里,失血时这些储存的血液会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血压

人的血液是不断新陈代谢的,一般每四个月红细胞要更新一次,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红细胞,有利于健康。

献了一次血后就要不停献血吗?

间隔多久献血一次?

献血后不会使机体以不正常的速度生产血液,更不会因为血液过多而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献血一次,对机体造血机能的影响与一次鼻血、一次小外伤没有什么不同。

目前我国的献血方式有献全血和献成分血两种。献全血是将一定量的血液的全部成分抽出,而献成分血则是仅仅抽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血小板,然后把其余成分回输给人体。献全血需要间隔的时间是半年,献成分血间隔的时间是15天。

献血会传染上肝炎等疾病吗?

目前对献血者抽血检验和采血时使用的注射器、采血器材都是一次性的,均经过严格消毒,使用后集中销毁。器材生产厂家都是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批准的。献血是安全的,不会感染上述疾病。

献血前后该做哪些准备?

解决了上述疑问,你是否距离拥有一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更近了一步?想尝试无偿献血,帮助陌生生命,你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献血前

1、 献血前一天晚上饮食不要过量,献血前两餐不要饮酒、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以防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2、 前一天晚上保持良好睡眠,不要空腹,以免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

3、 如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 提前阅读献血宣传资料,解除减轻思想负担;

献血后

1、 稍事休息,不要着急起身,用棉球三个手指加压采血部位15分钟左右;如针眼周围有青紫,可进行热敷;

2、 注意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

3、 献血后几天,适当吃一些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切记过食,也不要剧烈运动,可适当休息。

图片来源:网络

常笑健康温馨提示

也许,这次你献的血,将托起远方一位病人的明天;也许,你放弃的,不是一次献血的机会,而是另一条璀璨的生命。

对于献血,你还害怕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欢迎在留言区提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