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雨的初夏,就该来一碗姜撞奶,祛湿温补,尤适合体寒的女子

 草草啖盐说蜜 2020-10-12

草草啖盐说蜜

    ------吃咸的说甜的胡诌乱侃


雨天很烦人,尤其是初夏的雨,下起来没完没了。

还没到六七月份的梅雨季节,四五月的雨已经是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这两天天气预报又说“龙舟雨”要来了,天气骤然闷热得很。

传说,在端午节前,如果下“龙舟雨”,则是个好兆头。但此时的潮湿、发霉,让身处南方的我们,烦躁不堪。

整个人就像泡在水里一样,周身膨胀,湿气让我们提不起精神,要是来碗祛湿的食物,那就是一场及时雨。


祛湿的食物有很多,南方人在与自然对抗的过程中,发明了许多食疗,姜撞奶就是其中的一味,这一味绝对是所有祛湿温补的食品中顶顶美味的一种。

姜撞奶,食材简单,操作方便,口感嫩滑,奶香浓郁,味道稍甜微辣,吃完浑身热乎乎,特别暖胃除湿,尤其适合宫寒湿气重的女孩,更适合广大的美食爱好者。


我们今天就来做姜撞奶,做一人份的量,大伙可以根据我提供的数据自行调整。

一、准备材料:纯牛奶250ml,姜母50g,白糖10g。


注意事项:

1、一定要纯牛奶!全脂的!用全脂奶粉也行,要是现挤的新鲜牛奶最好!

2、姜母,也就是老姜,嫩姜不行,50g的姜母可以挤30g的姜汁,主要就是要取30g的姜汁,姜一定不能太少!

3、10g的白糖我感觉甜度刚好,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增减白糖的克数,但不建议吃得太甜。

二、操作过程:

1、姜母用原汁机榨汁,这是最方便的,如果没有原汁机可以用料理机打成泥,也可以擦丝成泥,家中有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我用的是料理机。


2、把姜母泥放在过滤网里,也可以用纱布挤汁,我用的是过滤网,用汤匙压挤姜汁。



3、纯牛奶中加入10g的糖,放炉子上加热,边热边搅拌,让糖融化,牛奶不用煮至沸腾,70°-80°的温度刚好。



4、用70°-80°的热牛奶,20cm的高度冲进姜汁中。



5、不用搅拌,盖上盖子,静置10分钟,让牛奶凝结成豆花样。


姜撞奶的原理就依靠姜汁和牛奶在一定温度范围(40°-100°)内发生化学反应,使牛奶凝固制作而成。


所以,重点来了,敲黑板:

1、姜汁一定要现挤,新鲜的,不能加热,而且250g的牛奶一定要配20-30g的姜汁,不然不会凝结!

2、牛奶不但要鲜要纯要全脂,加热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70°-80°,过高过低都不能凝结。

3、热牛奶冲进姜汁里,也就是所谓的“撞”,冲撞冲撞嘛,冲撞要有一定的高度,20cm最合适,这个高度刚好可以使姜汁和牛奶完全融合。

姜撞奶,我喜欢温温地吃,我觉得这样更温补。夏天到了,我们也可以放冰箱冰镇一下再吃,味道很爽滑。


众所周知,姜母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等功能,还能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民间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的说法。

牛奶呢,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俗称"白色血液",是较为阴性的天然食品。


牛奶和姜汁的完美结合,就是“姜撞奶”,具有祛寒除湿行血, 养颜美容止咳安眠之功效。其富含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促进脑细胞发育,调整血气,促进骨骼生长等都具有极佳的作用。


所以在这个多雨的夏初,端起一碗姜撞奶,望着窗外的雨打芭蕉,不再“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而是如岭南古老名曲《雨打芭蕉》,轻快明朗,“犹闻雨打芭蕉,淅沥作响,摇曳生姿”......


寸草天心更多原创文章

黑米遇到椰子,上演经典的黑白配

臭鳜鱼体验,你喜欢发臭的食物吗?

十一元钱的卤面,让我想到漳州去走一走

中山路与面线糊

土豆这样做,好吃看得见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