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鉴别常识:鹿茸片的真、伪、好、次,一个妙方学会鉴别

 文阁wx234zx 2020-10-12

由于各种因素,目前市场上伪劣药品不少。

因此,掌握一定的中药鉴别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从今天开始,鹤翾给大家分享常见中药的鉴别方法。

第一期

鹿茸片的鉴别方法

现在市场上鹿茸的品种很多,真、伪、好、次,相差也很大,很多读者都不知道该怎么分辨。

通常来说,鹿茸一般是从色泽、气味、质地几个方面来鉴别比较。

鹿茸片的形态,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是1~4厘米,片极薄。

片外皮是红棕色。锯口面是黄白和棕黄色,最外围有一明显环状骨质(有些没有)、颜色较深,里面有蜂窝状细孔,中间渐宽或是呈空洞状,有的呈棕褐色。

特点呢,是:体轻,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

一般来说,鹿茸片以体轻 ,断面蜂窝状,组织致 密者为上乘品。(划重点)

其实古人,早就对鹿茸片的鉴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来看看《增订伪药条辨》一书中所记载的方法:

'茸之顶尖,最首层之白如蜡,油润如脂,名之曰蜡片;

次层白中兼黄,纯系血液贯注其中,故名之曰血片;

最次层片有蜂窝,色紫黑透孔,名曰风片,俗云木通片,如木通之空通也。

最次则骨毗连,同角相仿,名曰骨片,效力最薄矣。'

从书中可见,其鉴别之精说,辨析之明了。

当然了,在现代药材商品市场上,常把鹿茸的切片,最顶处切下的,叫做“血片”或者“腊片”。厚大概1毫米,呈蜜脂色,微红润,片面光滑。

把在鹿茸下段切下的称做'粉片'。粉片厚约1.5毫米,呈灰白色,起粉,片面光,有细孔,周皮紫黑色,有腥气。

'沙片'则临近骨端,片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孔。血片功效甚佳,价格昂贵,粉片次之,价格也较便宜,沙片又次之。'骨片'最近骨端,质量比沙片为差。

通过实践应用发现,鹿茸的顶部浸出液品质最好,鹿茸的浅表组织细胞也是愈近顶部愈呈幼稚像,及至髓部顶端充满大而长的纺锤形细胞。

鹿茸的基底部生物活性最低,而中间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鹿茸的平均值。

看到这里,大家就已经学会如何分辨鹿茸片的品质了。

欢迎长按关注鹤翾,明天,继续分享其他药材、食材鉴别知识!

鹤翾(微信:hexuan2021)一直致力于弘扬国学,传播中医文化,经常会被极端敌视中医的某些群体恶意攻击,为防失联,各位也加鹤翾个人微信。

付费内容全部免费放出,觉得有价值的,可自愿付费。

付费不是目的,认可更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