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守心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1)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曲牌”中,哪一首字数最少的为标准定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2)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3)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但是,它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其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有《墙头马上》。 3.依照曲谱曲例一、 【黄钟·节节高】中秋(中原音韵:江阳) 文/守心 黍收菽尽,雁飞云荡。微风顿起,登高远望。草木衰,黄花茂,御水长。(江山)万里橙红橘黄。 雅淡批注:“菽”上声出律了,押韵。 学员:雨柔 ![]() 1. 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1)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2)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3)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有《墙头马上》。 ![]() 3.依照曲谱曲例二、 【商调·玉抱肚】金秋(江阳韵) 文/雨柔 登高凝望,万里谷光似涌浪。旅雁重迴翔,秋风飒爽叶飞扬,顿生高歌和畅。 雅淡批注:“和”平声出律了,押韵。 ![]() 学员:静心斋主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① 元曲虽有严密的格律定式,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绝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 风格比较:诗的语言比较端庄;词的语言比较柔媚;而曲的语言“亦庄亦谐”,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③ 体式比较:诗只有绝、律和排三种形式;词虽是长短句,但字数、句式固定。而曲的体式有多种,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④ 用韵比较:诗词均用“平水韵”,虽然有《集韵》、《广韵》和清人的《词林正韵》将106韵合并为19韵部,但主流仍是以《平水韵》为基本韵。而曲韵则是依据《中原音韵》为基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入声,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中了。 总之,元曲是在元朝当时社会剧烈变化下而形成产生的文化形态上的一个新型文化产物。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和《单刀会》等; 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和《黄梁梦》等;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等。 3.要求:a.采用《中原音韵》搜韵 b.依谱检测工具自检平仄合格合律。 c.任选一谱, 主题《中秋》或《秋思》 ![]() 4.曲谱一 【黄钟·节节高】中秋 (中原音韵:车遮) 文/静心斋主 普天同贺,喜迎双节。神州共舞,中秋赏月。拜月宫,猜灯谜,念想竭。去请先生补耶。 评:合律,押韵,但“节”上声,“月”去声不同声调。 曲谱二 【商调·玉抱肚】秋思(中原音韵:江阳) 文/静心斋主 秋凉霜降,供热未来喜暖炕。不禁思家乡,平城故旧在何方,盼亲人身体壮。 雅淡批注:合律,押韵。 ![]() 学员:步仁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1)形成的时代不同,分别是唐宋元三个朝代。 (2)格式不同。唐诗讲究格律;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宋词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一些。 (3)产生的背景不同,唐诗总结了诗经和乐府等前人诗歌的成就基础上,将诗歌的格律进行系统化和格式化;宋词是在唐诗以后形成于青楼乐坊,有固定的曲式(又称“词牌”);元曲从民间戏曲的创作中来。 (4)元曲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格律虽有定式,但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5)元曲以支曲为单位,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 (6)相对诗词,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等。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等。 白朴:代表作有《墙头马上》等。 ![]() 3. (1)【黄钟·节节高]】 中秋(中原音韵:庚青) 岁逢秋节,国迎嘉庆。清辉桂霭,团圆雅咏。望赤旗,神州舞,万宇澄。照我华夷阜盛。 评:“庆”庚青去声韵,“咏”东钟去声韵不同一韵,“盛”去声出律出韵。 (2)【商调·玉抱肚] 】秋思(中原音韵:尤候) 萧疏无后,复现怆心起远岫。欲把青笺留,珠帘细雨问怊惆,莫言情丝黯旧。 淡雅批注:合律,押韵。 ![]() 学员:青荷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1)元曲虽有定格,但不死板,有较大的灵活性,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2)从形式上看,元曲中的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3)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4)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以俗语入对。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其中: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 3.依照曲谱二 【商调·玉抱肚]】秋思(中原音韵:齐微) 文/清荷 云行风起,叶落舞翩蝶雀喜。稻浪层层追,金秋尽赏景痴迷,醉吟诗酣梦里。 淡雅批注:合律,押韵。 ![]() 学员:逍遥游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何区别? 答:1)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2)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元曲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3)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但是,它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其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从形式上看,元曲中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2.元曲四大家是谁?代表作有哪些?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 3.【商调·玉抱肚】秋思(中原音韵:车遮) 文/逍遥游 深秋时节,淡淡月光袭入夜。又见离人别,层林尽染季更迭,冷风吹枯绿叶。 淡雅批注:合律,押韵。 ![]() 学员:圆梦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1)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2)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3)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有《墙头马上》。 ![]() 3.依照曲谱曲例一 【黄钟 ·节节高 】中秋登山(中原音韵:个先) 文/圆梦 举杯同贺,节双齐过。登山望远,团圆奉和。国强盛,民安宁,盼和平。世界安居乐年。 评:“强”阳平出律,“宁”阳平出律,“和平”之“和” 淡雅批注:阳平出律,“平”、“年”不在同一韵。 ![]() 学员:摄 夫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① 元曲虽有严密的格律定式,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绝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 风格比较:诗的语言比较端庄;词的语言比较柔媚;而曲的语言“亦庄亦谐”,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③ 体式比较:诗只有绝、律和排三种形式;词虽是长短句,但字数、句式固定。而曲的体式有多种,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④ 用韵比较:诗词均用“平水韵”,虽然有《集韵》、《广韵》和清人的《词林正韵》将106韵合并为19韵部,但主流仍是以《平水韵》为基本韵。而曲韵则是依据《中原音韵》为基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入声,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中了。 总之,元曲是在元朝当时社会剧烈变化下而形成产生的文化形态上的一个新型文化产物。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和《单刀会》等; 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和《黄梁梦》等;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郑光祖:《倩女离魂》等。 ![]() 3.要求:a.采用《中原音韵》搜韵 b.依谱检测工具自检平仄合格合律。 c.任选一谱, 主题《中秋》或《秋思》 曲谱二 《秋思》 【商调·玉抱肚]】(中原音韵:先天) 乾坤蓝靛,景色即来如画卷。美丽家田园, 层林尽染集嘉篇, 恰逢双庆赤县。 淡雅批注:“如”阳平出律,押韵。 ![]() 学员:文刀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① 元曲虽有严密的格律定式,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绝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 风格比较:诗的语言比较端庄;词的语言比较柔媚;而曲的语言“亦庄亦谐”,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③ 体式比较:诗只有绝、律和排三种形式;词虽是长短句,但字数、句式固定。而曲的体式有多种,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④ 用韵比较:诗词均用“平水韵”,虽然有《集韵》、《广韵》和清人的《词林正韵》将106韵合并为19韵部,但主流仍是以《平水韵》为基本韵。而曲韵则是依据《中原音韵》为基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入声,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中了。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其中: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 3.曲谱二(仿写) 【商调·玉抱肚】秋思 (中原音韵:江阳) 文/文刀 晨烟飘荡,一阵绿尘落地怅。怎奈枝头黄,西风吹叶几寒凉,雁鸣知谁泪漾。 淡雅批注:“吹”阴平出律,押韵。 ![]() 学员:万事俱备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① 元曲虽有严密的格律定式,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绝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 风格比较:诗的语言比较端庄;词的语言比较柔媚;而曲的语言“亦庄亦谐”,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③ 体式比较:诗只有绝、律和排三种形式;词虽是长短句,但字数、句式固定。而曲的体式有多种,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复杂多变的套曲,还有除正常格调以外的多种俳体。体式的多样,更增强了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④ 用韵比较:诗词均用“平水韵”,虽然有《集韵》、《广韵》和清人的《词林正韵》将106韵合并为19韵部,但主流仍是以《平水韵》为基本韵。而曲韵则是依据《中原音韵》为基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入声,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归到平、上、去三声中了。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其中: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 ![]() 3.曲谱二(仿写) 【商调·玉抱肚】秋思 (中原音韵:车遮) 文/万事俱备 丛芳时谢,唯菊杰姿秀客野。瘦影尤寒嗟,贞魂圹畴淡香撷,勾思娇容月夜。 淡雅批注:合律,押韵,最后一句少一个字。 ![]() 学员:沉浮 ![]() 1.元曲与绝律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1)兴起形成的年代不同;(2)曲虽有格律定式,但可在定格中有衬字,亦可增句,有较大的灵活性;(3)曲更接近民歌;(4)曲的体式比较多;(5)题材内容更加广泛深刻;(6)形式通俗活泼;(7)格律更自由一些。 2.元曲四大家是谁?有哪些代表作? 答:(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2)代表作有: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梁梦》等;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等;郑光祖:《倩女离魂》等。 ![]() 3.要求:a.采用《中原音韵》搜韵 b.依谱检测工具自检平仄合格合律。 c.任选一谱, 主题《中秋》或《秋思》 【黄钟·节节高 】 赏月 (中原音韵:庚青) 文/沉浮 玉盘光泄,夜阑人静。中秋月晈,闻香茗馨。国鼎盛,民兴旺,族振升。万里神州景荣。 淡雅批注:“馨”阴平出律,“盛”依意去声出律,“荣”不在同一韵。 青衿诗话园 ![]() 青衿文学院总顾问团: 高级顾问:熊盛元 文学顾问:周阳生、梅振才(纽约) 书画顾问:乔木、常逢生、王启成、祝飞 青衿文学院曲课团队: 高级顾问:熊盛元 曲课顾问:曹克考 曲课导师:谛听 曲课助教:柏舟,蒹葭,洵美,扬之水,苇杭。 特邀点评:明光曲阳 文学总编:谛 听 刊头题字:祝 飞、王启成 执行主编:柏 舟 收稿审核:守 心,雨 柔 本期编辑:苍 耳 编委:采薇,柏舟,苍耳、琼琚、扬之水,清扬、婉兮、清兮、子佩、子惠、青鸟,荇菜,考槃,淇奧。 终审:谛 听 总监制:诗经工作室 关注我们 |
|
来自: 青衿研究学院 > 《乐府课堂之元曲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