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沪学习之四:技术不是万能的,人才是万能的

 阳光之波 2020-10-13

       文字内容根据作者笔记整理,未经吴虹女士审阅,如有出入,敬请包涵。

     “技术不是万能的,人才是万能的。”这是沪江网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在面对湖南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高级研修班(E305)全体学员时所讲的。

       吴虹认为,中国有几种资源一直在浪费:小黄车、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电子白板一块就要数万,做好之后,而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它,只是用它来做普通的投影使用,在她看来,这就是巨大的浪费。她认为,真正的信息技术融合教育不能只以技术产品的投入作为衡量指标,而应该以人的思维的转变作为重要指标。中国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达到2000亿人民币,相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资金投入,任何一个行业大佬的资金投入都是一个微小的数字。而这样巨大的资金投入却被很多无良的商家视为香饽饽,千方百计忽悠国内的学校只顾着购买产品,却不关注产品的改进和使用环境的优化,最终造成这样的资金投入被限制,被巨大浪费。如果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只把期望寄托在购买这样的设备,而忽视相应人才的培养,忽视人们思维的转变,那么这样的愿望最终只会落空。因为实际上技术不是万能的,人才是万能的。

       在国内,有很多的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只是购买一大堆的平板电脑,但是他们却对平板电脑的网络进行限制,只能访问一个指定的网站,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智慧教育的真正实施。而事实上,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学生可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只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力。沪江网曾经承办过株洲市天元区“我是小讲师”网络直播课,来自天元区各个学校的小讲师们一个个登台亮相,面对全国上万观众自信地讲着他的课。小讲师们参与这样的活动很积极,当他们看到网络直播平台上观众对他们的关注和留言时,他们就更带劲了,他们觉得这样做很有价值。

        吴虹提到,她们有一个员工的孩子,不爱读书,就喜欢弹吉他。有一天她们做互联网+的公益课程时,她们就让这个孩子在直播中面对上万观众弹吉他,这个孩子很兴奋,他边弹边唱,感动了大家,大家也在网络中纷纷和他互动。这件事情之后,这个孩子就一直盼着能再上直播。所以,没有孩子不想学习,只是他没有找到最想学习的方式而已。

       在日常教学环境中,一个教师同时最多只能影响百余人。而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教师可以瞬间影响到上万人。沪江网有公益的网络名师,它已经构建了网络教育的生态系统。它以智力扶贫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乡村教师和学生。另外它的付费项目有1.6个亿的用户,其中移动用户1.3个亿。它曾经承办过2016年湖南省小学科学竞赛课的直播,共有48节课,这些都是可以在网络上免费观看的,这些课和传统的竞赛课资源不一样的,它在网上,通过分享链接,就有了二次传播的价值。而在各个学校,如果要建一个录播教室,就需要花费20万-40万不等,这样的录播教室使用频率怎么样呢?一般是行政命令要上公开课上一下,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是空闲的。这样资源要么使用不上,要么使用频率不高,那就是浪费。而我们的直播课,只需要一个摄像头和耳麦,一台电脑,就可以很方面地开展教学了,而且所有课程自动录制,可以回放,可以分享和再次传播。 

     吴虹认为,教师培训的方式必须要改变。我们普通的培训都是集中培训,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来,搞几个讲座,耗时费力,效果不佳。而通过网络培训和互动,就可以改变这一切。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把培训和课堂搬进大自然,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工具为乡村教学提供充足的核心素养课程。他们的互加计划,就是互相之间能够增加价值。

       实际上,好东西到了不同的老师手中,就会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精准滴灌,准确服务。

       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最值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