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Z宝做朋友

 新用户6196QAzk 2020-10-13

和Z宝做朋友

作者:储艳老师

        早春三月,阳光灿烂,万物复苏。我也迎来人生的另一个新开始。感谢开源教育张老师、王老师对我的认可给我机会,让我在儿童之家今年开学的第二周加入进来,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当一位助教老师。

        zz,两岁半的东北“小爷们儿”,从名字就能看出父母对他的期许。他是张老师口中为之骄傲的“徒弟”、“头号弟子”,也是我们儿童之家除张老师之外唯一的一位“男子汉”。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可这对zz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多么令他开心的事情。

        算是跟zz有缘,他被分给我负责记录、关注,我们的故事便从此刻开始了。

        第一天他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不对!准确的说是惊吓!户外活动课他咬伤了张老师的大腿,这猝不及防的一口令在场老师耳闻目睹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同时也开始疑惑和担忧,他为什么会突然咬人?是不是在家也这样?这种行为会不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经过老师们商讨,决定暂将这个“危险分子”与其他小朋友隔离,不要过多的相处,密切观察他的行为,一旦发现异常举动立即制止。

        调皮好动本是男孩的天性,可zz更像是一枚“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突然“爆炸”伤了别人和自己。经常不用语言沟通,更喜欢用肢体动作来解决问题,有时虽是好心,但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有时又是故意为之,做错了还不肯承认错误。安全意识薄弱不知危险的zz,喜欢高难度动作带来的刺激。总爱模仿别人,做出头朝下滑滑梯、躺在蹦蹦床上让别人跳、踩着半米塑料栏杆头探进鱼池看鱼等一系列危险动作。这让我深知关注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投其所好成为好朋友。给他讲爱听的故事,唱他爱唱的儿歌,陪他玩喜欢的玩具。他喜欢穿“汪汪队”的衣服,“超级飞侠”里的小爱玩具,我就模仿里面的卡通人物跟他说话;中午不睡午觉陪着他在玩具房搭积木玩磁力片;时不时装下“软弱”,在他的能力范围内请他帮个忙,让他感觉大人有时也是需要帮助的,提升他的成就感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光做朋友还不行,有时还要像妈妈一样的疼爱他。早上与家人分离有情绪时就要像妈妈一样给他爱的抱抱,安抚他,给他安全感;他喜欢读绘本就把他搂在怀里陪他读最爱的《大卫,不可以》;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时就“连哄带骗”的喂他……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慢慢的他开始信任我,会主动找我帮忙,跟我分享他的食物。当小朋友玩玩具时不小心碰到我,zz会批评别人“这是不对的”,主动上前帮我揉揉,当时被zz的暖心举动感动坏了。

        经过一星期的相处,zz已完全能放心的趴在我的肩上酣然入睡。他喜欢被人抱着,轻扶他后背的感觉。看着他熟睡的样子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跟zz成为好朋友后,他的一些行为相比之前更显得肆无忌惮了。玩到兴起时会冷不丁的从背后一把扯住你的头发,疼得人龇牙咧嘴。第一反应便是抓住他的手制止他的行为,并现场教育“扯别人头发是不对的,是不是”,可他却嬉皮笑脸的回答“不是的”,俩人就这样重复着毫无意义的对话。这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他只是在跟一个普通的朋友开玩笑,而非是老师。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一个人安静的呆会儿,用严肃的表情直视他的眼睛告诉他老师很生气,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然后留他一人在房间,关上门在门外观察等候。此法一出效果立现,数分钟后zz主动出来找我和好。

        事后老师们分析:一、遇到孩子做出危险行为时要先制止后讲理,如果有情绪听不进话,不妨试试内控法,在老师的陪伴下让他呆在独立又安全的空间,给他反思自己认识错误的时间,引导他体会别人的感受,从而心生愧疚,主动承认错误。二、对与新孩子相处老师首先要尊重他们,用爱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不能“过度爱”变成溺爱。爱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老师们要统一教育理念,维护老师在孩子们面前的威信。

        近两周zz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来儿童之家包里经常备着两盒感冒药,因发烧还请假休息过几天。早上与家人分离时偶尔会有小情绪。吃饭开始不安分了,喜欢一个人站在门口自言自语,玩玩具时弄哭小朋友,跟他说什么都回答“不”。午睡时间不睡觉背对着我们,拉了臭臭在尿片里也不吭声。他的异常行为很让老师担心,同时也在找原因:会不会因为建立了“四不原则”后,感觉没有了当初对他的千随百顺,也没有了妈妈般的温暖怀抱,让他一时间接受不了,导致了我们俩的关系疏离了?其实也不全是。周一例会经老师们重点分析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因zz身体不适影响了情绪,二、儿童之家男宝少女宝多的生活环境使zz变的有点女性化,缺少男性玩伴。有时问而不答是害羞不好意思的表现。

        可身体好后的zz依旧是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第五周几乎天天不吃早餐,拒绝与别人沟通,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时看人的眼神也很不友善。这让老师们对之前总结出的结果开始产生疑惑了……

        哄啊、奖励小红花法、面子法、外控法……能用的方法王老师通通都试了个遍,效果是有些但不太尽如人意。看着别的小朋友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着,只有zz停滞不前,老师们也跟着着急呀!

        不按牌理出牌的zz,总是让人理不清头绪,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刚来时还自信满满的我,到了月底信心也受挫不少。希望下个月,对zz能有新突破,发现主要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月初我们迎来了清明的三天假期,zz因外出游玩一时赶不回来又连请了两天的假。像平时我们放周六、日两天小假,个别小朋友周一回园都带情绪。可想而知整整休了五天长假的zz,这次出游一趟必定又被“打回原形”了。

        事实证明长假休完后来园,有些行为表现与上月相比只能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来形容了。先拿上厕所来说,之前zz会主动告诉老师说想尿尿,可第七周来园四天,天天都有尿湿裤子的现象;拉臭臭也没了时间规律,之前还愿意蹲马桶拉的,现在即便拉在尿片里也不吭声不告诉老师;吃饭时好时坏不稳定,午睡不能安分的躺在床上。偶尔不配合老师走线、上课;放学家长来接看见姥姥就开始撒娇、哭,要抱着才出儿童之家的大门;更让老师们害怕的是近期咬人的行为频繁发生……意料之中,却比预期的要严重。

        zz这种不进反退的变化,老师们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休假时间过长再加上家人又有没合理安排好假期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的结果。针对像zz这种问题较多的孩子,张老师特地举办了一场以“如何让孩子在家和在园一样”为主题的家长会,刚好可以借此机会通过zz的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情况,尤其是对清明出游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询问。同时也把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汇报给家长们听下。做到老师与家长双向沟通交流。

        在张老师认真准备好讲座材料的前提下,儿童之家的第一次家长会圆满结束了。我不仅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坐在台下听着张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着育儿的知识,从原因分析到举例说明再到温馨建议,讲的每一点都让在场的家长朋友们感同身受,受益良多。同时也是第一次以一位老师的身份在王老师、张老师的协助下跟家长近距离的探讨孩子的问题。

        经过这次家长会与zz的爸爸妈妈进行面对面的促膝长谈,及时了解到zz在家的一些情况:1.zz爸外出工作平常陪伴较少壮妈也很忙,长期奶奶带着,爷爷奶奶较宠爱,zz在家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小魔王”;2.近期奶奶回老家,zz妈忙着装修房子没时间,所以常常是姥姥或舅舅接送zz上下学;3.在家喜欢吃零食,饭点要人哄、骗、边玩玩具边喂着吃,有时还不吃,过了饭点饿了又吃零食4.在家一玩到兴奋就想动口咬人,这是亲近别人的行为表现5.清明假期外出生活无规律,怕旅途不便天天都给zz穿尿片……

        老师们分析并给出建议:首先zz缺少爸爸妈妈的长期陪伴,尤其是缺少了妈妈的陪伴,希望zz妈有空尽量多来儿童之家接送,增进母子间的感情。其次家庭成员的多变以及生活环境的多变也会影响到zz,希望zz能多呆在妈妈身边,妈妈这个身份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再有便是家庭教育理念的一致性问题,建议zz爸妈回家能开个家庭会议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统一教育观念。还有就是不宜让孩子假期休太久,尽量少请假。做到即使休长假家长们也要合理的安排好孩子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养成早睡早起、每天午睡、少吃零食多吃饭菜的好习惯。

        家长会的作用起到了效果。到第八周再次回园的zz,明显感觉有了进步,来园会问老师早,也能很好的跟妈妈说再见。妈妈也听是取了老师们的建议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坚持天天来儿童之家接送zz。看见zz一天一天的慢慢进步着,老师们也感到欣慰。这还得感谢zz爸妈以及关心他的长辈们的配合,看得出家里的每位成员对zz的教育问题都很重视。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道理人人都懂,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我希望我们儿童之家的家长们都能像zz爸妈一样,遇到问题沟通、解决,和老师们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相信大家只要往一个目标前进,劲往一处使,必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优秀孩子。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