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中学生该读些什么书?

 music米妮 2020-10-13
课程标准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年的新课程实验,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阅读和写作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方面。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审美能力,我重点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广阅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知道,新教材每学期只有30篇课文,这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除了课文附录中规定的阅读篇目外,教师基本上不作硬性规定,只要思想健康积极,有一定语言功底的作品,学生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带进阅读课堂,而不必藏藏掖掖、胆颤心惊地担心教师“偷袭”。学生的阅读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读名著
大力提倡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经典。通过对文学名著的品读,学生感受到特定时代的风云变幻,增加了对历史、对文学艺术的了解。这些名著,给人善的引导、真的启迪、美的享受,是照亮我们一生航船的指路明灯,是闪烁在人类星空的耀眼宝石,是降临在我们枯竭心灵里的清泉甘霖,能让我们终生受益无穷,学生的阅读站在了这样一个制高点上,无疑会大大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2.读当今流行作品
学生阅读的书籍中有当今网络文学作品、流行小说,特别是一些少年作家写的那些作品,对学生都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教师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这类作品,有的较多愤世嫉俗,弄不好,学生易对社会失去积极热情的关注;有的悲观色彩较浓,学生太过多情善感,就会失掉天真快乐的本性;有的语多调侃,易导致学生油腔滑调,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但是这些文章,站在时尚的前沿,文笔犀利独特,思维活跃敏捷,构思瑰丽大胆,语言风趣夸张,正可以激发学生的另类思维。
特别是这些少年作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的代言人,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文章有深度有力度,特别是对当今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赢得学生们的阵阵喝彩,他们的才气、文笔,让许多学生佩服不已,教师较好地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同时还可以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3.读时文
这类文章主要由教师推荐,文章来源于新出版的各类期刊杂志。比较广的来源有《特别关注》、《读者》、《智慧背囊》、《意汇》、《语文报》、《新作文》等。这类文章重在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对阅读写作兴趣的调动,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教育学生注重生活细节,做一个高尚的、有情趣的、有爱心的人。

4.读与课文相关的补充资料
这类文章,主要是为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师选择的一些辅助资料,或介绍课文时代背景,或阅读作者生平事迹,或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相关链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阅读的广度。

5.读学生网上浏览下载的相关资料
每学期课本上有六次综合性学习,有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上网查找。目前家用电脑手机已经普及,学生积极上网查找,下载相关资料,在班级进行朗读交流,体现了信息时代方便、快捷的优势。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6.读学生摘抄笔记
大力提倡并硬性规定学生做摘抄笔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积极鼓励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内容记下来,形成系列,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点评,培养学生自主、自觉能力,审美情趣及积累习惯。由于摘抄的内容是学生自选的精品,一部分学生还对自己的摘抄笔记进行版面设计,配以自画插图,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二、勤练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文教学担负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多年来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很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黯然神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而毫无兴趣又是因为作文时无话可说。而我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又多偏重作文技巧的训练,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种学生的精神表达。当我们用随意老套的命题,机械呆板的讲课和千篇一律的评语来对待学生习作时,带给他们的只会是挫折和疏远感。因为他们在作文里得不到精神舒张的自由和快乐,承认与同情,自然他就会恐惧作文厌恶作文。
有鉴与此,为了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体验人生,说真话,诉真情,要求学生坚持练笔。
练笔不同于课堂作文,它内容不限,文题自拟,篇幅自定,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为学生所喜欢。学生在练笔中,可以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自主写作,减少了对写作的束缚,可以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展露心灵,表现自我,因为自由真情的作文才是美丽的作文。
在学生的练笔中,大到宇宙社会人生,小到一花一叶一叹息,都会汇注笔端,行之成文,凡坚持练笔的学生,不时有佳作奉献。这些佳作大部分是一种自觉、自愿、自乐的心智运作,而不是一种负担抑或是一种应付。每当批阅这些练笔时,一旦发现好的文章,总觉眼前一亮,让人顿生快乐之感。这些真情之作,虽然不能称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但它是从学生的心灵歌唱出来的,有一股“新莺出谷”的清新,又有一份“小荷才露”的灵秀。
每当在班上进行佳作朗读时,诵者喜气洋洋,听者羡慕不已,这毕竟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在作文园地里开出的绚丽之花,能不令人向往吗?有时一篇习作的力量远大于那些书籍报刊上作品的力量,因为学生的大部分练笔都与同学、老师、班级学校有关,是同学们最熟悉又最易忽视的最佳写作素材。往往一篇文章念完,下周定会有几篇模仿秀,俨然系列文卷,对上周的文章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延展,很受学生欢迎。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阅读写作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通过阅读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有的学生希望速成,甚至有的学生幻想不劳而获,那都是注定要碰壁的。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序列性
因为阅读写作都是很个性化的一项工作,同时为了体现课标精神,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对学生阅读写作的内容、篇目要求比较自由。有些学生单凭兴趣进行阅读写作,没有一份长远的计划,手头有什么就读什么,有时甚至是随手买来的一张报纸,花钱租来的一本漫画;写作兴趣高涨时下笔不能自休,陷入低谷时连作业都不能完成,读──蜻蜓点水,写──言之无物,导致收效甚微。

2.读写分离
有的学生阅读量是增加了,但作文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原因是阅读时片面追求速度,追求故事情节,没有加入个人的情感体验,结果一部作品读完,脑袋里空空如也,留不下任何可供回味的东西。读无以至用,对自己的写作没有多少帮助。
当然,学生作文要插上飞翔的翅膀,还有赖广泛而扎实的课外阅读和丰富而深厚的内化积累,以及长期而大量的实践训练。只有当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投向社会、投向自然,博览群书,博闻强记,用眼来关注时代,用脑来吸收营养,用心来体验生活,才可能使学生的手写出一篇篇新颖活泼、具有时代气息的动人华章。而对于教师而言,他的任务就是“激活学生脑海中每一座休眠的火山”。让我们师生同道,共阅大千绚丽世界,齐写真情锦绣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