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朽的雄心,通讯之父高尔文与他一生挚爱

 昵称71930026 2020-10-13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在成就帝国宏图的路上,motorola缔造者保罗·高尔文虽然有过很多次的错误,甚至是遭遇灭顶之灾,但他还是凭着信念和毅力克服了这些挫折。这恰恰是motorola不朽的传奇之处。

“不要害怕错误,智慧往往是从这类错误中诞生的。我们将经受失败,此刻就下决心去建立征服失败的信心。放手去干吧。”

——保罗·高尔文

01 卖爆米花的小男孩

保罗·高尔文觉得机敏的身段、吆喝的声量和自己设计的爆米花摊车已经不能在越来越多卖米花的孩子里显现出优势,便毅然决然的退出了在哈佛小镇火车站卖爆米花的竞争。

1910年代的美国伊利诺斯州中西部的哈佛小镇,注定不会是这个十来岁孩子的终极舞台。

整天盯着进出小镇的保罗·高尔文终于在18岁的那一年,一脚踏出小镇,去了伊利诺斯州上大学。

△|motorola公司创始人保罗·高尔文

不过,因为家庭生计的缘故,勤工俭学的高尔文并不想把精力耗费在一边上课,一边在洗衣房门口发传单的大学生活上。

只上了两年大学,高尔文便跑到了芝加哥——美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渐变的标志性城市。

大都会里联邦爱迪生公司的文书工作没能激发高尔文多少热情,很快他就奔向了军营,学习野战、炮术以及通信技术方面的专业训练。

军旅生活不仅奠定了高尔文在后来开创大事业的基本能力,也磨练了他的战斗意志。

“我已懂得一个人活着就得战斗一辈子。当你完成了一个任务,又接手第二个任务时,你这人就进步了。上帝给了我从事斗争的力量,我将用以完成最巨大的任务。

——高尔文在给母亲的信中如此写道。

02 厄运阻挡不住的雄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并没有给高尔文参与其中的机会,但却让他意识到新兴工业经济的腾飞,他笃定这便是他宿命中的机会。

在芝加哥D&G蓄电池公司蛰伏了一段的时间之后,喜欢从广播里听音乐和棒球比赛结果的高尔文觉得无线电技术拥有巨大的潜力。

25岁那年,高尔文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合伙人,故乡小伙伴爱德华·斯图尔特——一个在无线电领域活跃很多年的商人。

他们一起成立了一家蓄电池公司,并且很快就成为当地最大的制造工业工厂。

然而,还没来得及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高尔文,很快就遭遇了他开创帝国事业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由于经济不景气,蓄电池市场很快萧条,加上因为未交货物税,高尔文的公司被政府查封了,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全世界都完结了”,沮丧的高尔文回到了家乡。

不过,他向父亲筹借了40美元之后,高尔文再次来到了芝加哥,和斯特尔特再次搭伙,依然是做蓄电池制造的生意,不过他们的新型产品更轻便、持久。

但很快,31岁的高尔文再度因产品问题被政府查封了公司,机器和设备也被迫堆在拍卖台前。

这一次,认准了交流电收音机会成为趋势的高尔文,没有放弃坚持的他孤注一掷的用四处借来的钱,拍回了自己的产品。

1928年9月25日,芝加哥哈里森街847号的一间出租屋里,完全属于高尔文的“高尔文制造公司”诞生了,也自此开启了他征服世界的计划。

命运总是爱在一个人成功之前制造一些坏运气。

正当高尔文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整个无线电市场蓬勃向上的时候,1929年10 月25 日,一个“黑色星期五”,一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大街小巷。高尔文制造公司因来不及甩卖库存而陷入危机。

最惨的时候,高尔文的妻子要付房租,而他身上只有24美元——这是公司最后的一点余钱了。事实情况是,这24美元也并不真正是他的钱。

厄运还不单单来自事业,不到5个月,父亲、母亲等几位重要亲人相继离世,让高尔文也陷入前所未有的悲痛之中。

03 跟头栽出来的motorola

然而,如此的困苦依然没有击垮高尔文,反倒让其强悍向前。

卸下沉重的悲伤,高尔文回到公司重整旗鼓,并且做出超前的大胆决定——大规模生产制造安装汽车收音机。

对于1930年代而言,车载收音机的技术难度甚至不亚于今天的无人驾驶,在无以计数次的失败之后,高尔文和工作人员终于把收音机装在了汽车上。这款新产品的商标就是后来叱咤全球的“motorola”。

△|“motorola”商标标识

moto”是指汽车的引擎,兼有“开动”之意;

rola”表示汽车收音机里传达出的声音悦耳动听。

很快,motorola就成为风靡一时的产品,甚至被奉为“美国最好的汽车收音机”。

不难猜到接下来发生的事。高尔文制造公司再遭重创,当红的汽车收音机引发了一场火灾,烧毁了用户的车库和相邻房屋,导致公司声誉和生意一落千丈。

“我们又一次栽了跟头,但我们不要只栽跟头,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我已经跌倒很了多次,我知道我能重新站起来。”

高尔文将市场上几千台汽车收音机收回,并付之于锤:“砸碎这些收音机,给我们所有人一个出气的机会。我们需要解放,因为有些东西捆住了我们的手脚。”

如高尔文所言,他很快就重新站了起来。此前积累的口碑加上迅速果决的处理了问题,motorola很快便有重新焕发活力。

而高尔文趁热打铁,联手著名广告策划人维克多·欧文,发起了凶猛的广告攻势。在全美纵横交错的公路两旁,无处不闪耀着motorola的红、黄、黑各色广告牌,令人目不暇接,也使motorola的大名深入人心。

1937 年时,高尔文制造公司已占满了哈里森街的办公大楼,并扩展到街对面的克拉克尔·杰克大楼中去,不久又不得不建造新的办公楼和厂房。

而就这个过程中,又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有过教训的高尔文很快调整,他的竞争对手们则少有幸免。

躲过了又一次灭顶之灾的高尔文,敏锐的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会,介入军用通信设备从而奠定了motorola真正崛起的基础。

04 45岁开启帝国宏图

1940年是motorola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高尔文正好45岁。

一天,《芝加哥每日新闻》的编辑打电话告诉高尔文,在威斯康辛州麦科伊营地进行军事演习的军队由于缺少无线电通讯联络而行动受阻。

敏感的高尔文迅速派出总工程师奔赴军营,很快高尔文制造公司生产出了手持无线电话,并在后来的太平洋和欧洲战场上大放异彩,这种手持无线电话甚至和枪一样重要。

而随着战争的结束,高尔文制造公司迅速切换由军转民。

除了汽车收音机之外,高尔文认为战后经济恢复期电视一定会成为主流消费品,他不可思议的命令工程师研发出200美元以下的新型电视,而当时市场上的电视基本都在650美元以上。

低价高质的motorola电视迅速占据市场。

而在无线通信领域,1944年,高尔文制造公司在出租汽车上安装了第一套无线电对讲机系统。

三年后,motorola推出了第一个车载双向调度无线电,1948年,motorola推出了第一部商用对讲机。至此,从高尔文制造脱胎而来的motorola渐成大业。

1959 年11 月5 日,一代商业巨子高尔文闭上了眼睛,终年64岁。不过,高尔文培养多年的儿子鲍勃,继承父业,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带领motorola不断的创造辉煌。

1973年,motorola展示了第一部可行的便携式电话机原形;

1982年,第一部车用免提电话;

1984年,推出了第一部蜂窝折叠手机;

1992年,第一部可佩带手机;

1996年,第一部全中文手机;

2004年,motorola V3手机成为史上第一支销售过亿台的手机……

05 传奇与重生

有很多次,高尔文在他最艰难的时刻都不曾想出让“motorola”这一商标,他也称motorola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虽然在高尔文父子的身后,motorola最终并没有被掌握在高尔文家族手中,但无论是在谷歌时代还是联想治下,motorola的产品始终秉承了技术基因的高尚品质。

2017年10月24日,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一场新品发布会宣告问世45周年的motorola手机,荣耀归来。

就如同45岁的高尔文用一部军用无线电话确立高尔文制造公司的江湖地位一般。

△|motorola 高端旗舰

这一次,moto z 2018的出现无疑是宣告,在创新的道路上,motorola始终是行业中的先行者,是创造未来的领路人。秉持着从用户需求出发、引领行业变革的创新理念,motorola再度重生。

“moto z 2018是一款有着满满诚意和创新力的旗舰手机,这是我们坚持模块化技术创新的产品,它拥有顶级处理器及奢华配置,加载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的创新之路上,motorola也将继续前行,不仅为用户带来手机中的经典,更为实现手机主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对未来的追求。”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总裁乔健如是说。

正如motorola的缔造者保罗·高尔文的一生,虽然其带领motorola成就帝国宏图的路上有过很多次的错误,甚至是遭遇灭顶之灾,但他还是凭着信念和毅力克服了这些挫折。

而这恰恰是motorola不朽的传奇之处,也是其价值斐然的品牌内涵。

P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