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酸汤子”中毒事件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米酵菌酸”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涤非 2020-10-13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不少老人都特别不舍得扔掉过期甚至变质的食物,觉得食物只要煮熟就对身体无害。实际上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错误想法,米酵菌酸就是高温煮沸也打不败的毒素!

对于米酵菌酸,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如果中毒不严重,还有机会抢救,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已经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细菌性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在高温潮湿天气下,长期泡发的木耳和菌类(包括木耳、银耳、香菇、蘑菇等菌类)、河粉、肠粉(卷粉)、粿条、米线(米粉)等湿粉,很容易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如何预防酸汤子中毒致多人死亡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

首先,选购河粉、肠粉、粿条、米线、米粉等湿米粉要特别小心,要现场查看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并关注储存条件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购买后要及时食用,一般购买当天食用完。

第二,泡发木耳、泡发银耳应及时食用。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木耳;木耳浸泡后如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请立即丢弃!

第三,自制的谷类发酵食品,不要使用发霉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使用前闻一下有无异味;研磨的各种谷物贮藏时要通风防潮,保持卫生以防污染。当然,最好不要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因为日常场所下微生物环境不好控制,食物很容易被杂菌污染,发酵过程又会让有毒害的菌类大量增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