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解读: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耳纹AI一侯公子 2020-10-13

出自《道德经》第53章,原文如下: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今译

假使我稍微有些认识,在大道上行走,担心惟恐走入了邪路。

大道很平坦,但是人君却喜欢走斜径。朝政腐败极了,弄得农田非常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搜刮足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的无道呀!

我读经典

事物复杂多变,稍有不慎恐会误入歧途,古语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劝告,人一旦走错路,就可能成为终身的憾事。人要脚踏实地,才能稳稳地行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道德经解读: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大道很平坦,但是人君却喜欢走斜径。置民众利益于不顾,政风败坏、政务纷乱,导致田地没人耕种,土地都荒芜了,仓库十分空虚。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还挟持权威武力,搜刮榨取,侵公肥私,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而下层民众却陷于贫困,忍受饥寒交迫之苦,生活异常艰难,这样的人与“强盗头子”何异?多么地无道啊!

有道的治者,始终“行于大道”,担心惟恐走入了邪路。

(该篇内容属于“我读《道德经》”专栏系列文章之一,如果你对文化经典感兴趣,可进入个人主页浏览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