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复有益(散文)

 新用户7019teQl 2020-10-13

        小时候看电影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一部《南征北战》不知看过多少回,我军与敌军交战,最后我军胜利。它让我明白,敌人是可以打败的。

        当老师后,教学生认识汉字,先教拼音,再教写法,反复多次,学生才能记住。讲述课文,扫清生字生词,进入阅读分析,找出段落层次,总结段意和中心,写作特点最后找一找。上第二节课必须复习前节课知识,复述课文少不了。

        参加农业劳动,学习插秧,一棵一颗地插,一行一行地反复,一块田有一群人一起插,插了半天才能插完。

        学了物理学知识,懂得了机械运动。生活里好多事是做了又做,反反复复,还是那样去做。手艺人带徒弟,就是让徒弟仔细看着自己干活,再让徒弟亲自去做,做多了就会了。

         现在网络上有人培训写作高手,采取交费听课。也是读文章,听老师分析结构,语言,表达手法。最后自己动手写一篇文章,让老师批阅。久而久之,写文章的技巧到手了。我觉得做饭炒菜可以带徒弟,写文章怎么带徒弟呢?

        想写文章的人,必须下功夫学习生活语言,熟悉身边的人和事,再阅读很多优秀文章,熟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对话等手法的灵活运用。提炼主题是第一位的,开好头,结好尾,达到过渡自然,描写生动,不抄袭别人文段,不模仿别人语气,不步入别人后尘,以奇制胜,以新夺人,以情谋篇。

         学习语言是不能走捷径的。哪位辅导老师可以短期内让学员的语言丰富起来?据说有人用程序可以写文章,把人物、情节、体裁编入进去,一篇文章马上写成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难道世界上有异曲同工的文章?

        文章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生经历的果实。我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素养,就能写出什么的文章。老舍先生生活在旧北京,常与普通人来往,所以他用北京方言和习俗写出了《骆驼祥子》、《月牙儿》、《龙须沟》。魏巍作家前往朝鲜采访战地英雄,先写了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写出了长篇小说《东方》。曹雪芹从小生活在豪门贵族,常与小姐丫鬟打交道,年老才写出著名的《红楼梦》。

        “重复是学习的母亲。”我写了多年的生活散文,往往把写过的素材写过一遍,又写一遍,就是反复写作,看哪次写得更好一些。习杂技武功的人,哪一天不反复练习自己的技艺?歌唱家李谷一把一首《难忘今宵》在每年春晚唱了一遍又一遍,有谁说电视台不该安排人重复演唱这首歌呢?

         我记得十年文革,大家学习毛主席语录,就是天天学,天天背,那100篇语录才让广大人民烂熟于心,终身难忘。

         错误的知识,不必要反复学习。但正确的知识,必须反复学习,才能为我们所用。比如洗脸、刷牙对人体有好处,不是人人习惯每天去做吗?

(杨店镇的大红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