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实的刘家大院【魏冬林】

 太行文学l苑 2020-10-14

五龙镇的刘家大院,虽不如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那么出名,也不像安阳的马氏庄园那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在林州人的心目中,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国庆长假期间,我专程拜访了刘家大院,车行至中石阵村。我向路人打听,热情的大嫂告诉我从这条路进去,左拐,戏楼的对面就是刘家大院。回答的是那么干脆,一听就是林州人,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顺着她指引的方向,我很快找到了刘家大院。高大的门楼,整齐的院墙,一切是那么的古朴典雅,门前是几株树木,石砌的栏杆和新刻的碑文。可以看出,刘家大院有重建的味道。

(传授私学)

我们来的恰逢其时,一个外地的旅行组织一行数十人也刚到。当地人正在向客人作着介绍。

一个圆形石拱门引起了客人的注意,圈门上方及两侧蓝砖砌墙,磨砖对缝,蓝砖上是木制的小格子窗,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这石拱门是一个过道,骡马驮运的东西可以由此进入。

由石拱门进入大院。左右环视,院落套着院落,房屋连着房屋。向西穿过一扇小门,进入一个跨院。这个跨院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历经上百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霜打,木门已经腐朽不堪,门上的锁链早已锈迹斑斑。窗户纸早已破败,唯有门墩、台阶、青石条案依然如故。院里的一株小树,几丛青草给这个曾经显赫一时如今一片荒芜的院落增添了些许生气。

刘氏庄园,当地人称为“小毡帽”庄园,是清朝时期兴建的古建筑群。全部是青石基础,青砖墙壁结构。现有较完整的大院4个,从西向东步步升高。

小毡帽是刘氏鼻祖,凭着自己的精明经营,时势造英雄,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小毡帽不是一般的地主,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富起来后,他投身于官场,做了山西一个县的知县。刘家的地位也一下子平步青云,为了与其身份相匹配,小毡帽不惜巨资在五龙镇中石阵村建起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刘家大院。

小毡帽在山西做知县,虽不像七品芝麻官那样发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豪言壮语,倒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刘氏子孙做好了表率与楷模。

在小院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几尊富贵人家房脊上两头安放的雕塑造型。从龙昂首摆尾的气势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刘家大院曾经的辉煌与显赫。进入主院落,堂屋高大巍峨,青石铺砌的台阶和走廊,青堂瓦舍,高大的柱廊。越发显出了刘家大院过去的荣光。

主院落往东是一个长长的走廊。穿过走廊,往北走上一阵出现了许多人家的房屋,原来已经走出了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就像朴实的林州人一样,勤劳而不事张扬,踏实又不慕名利。

【作者简介】:魏冬林,河南省骨干教师,林州市十三中语文教师,热爱工作,爱好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