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幼蝶

 莲花r724zizss4 2020-10-14
这个《太真外传》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包幼蝶先生前后录制的,一至四本主要段落十分完整,我这个录音里没有最后一场的【反二黄】,在网上可以找得到。这出戏是梅兰芳盛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共四本,前三本都是1925年在北京首演,第四本1926年在上海首演。这个戏在剧本的写作、构思,角色、场次的安排,穿戴服装的设计,唱念表演的创作,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篇巨制。只有1925年的京剧,1925年的梅兰芳和承华社能创作出这种无上佳作来。所以1945年之后梅兰芳本人再没演过这个戏,时过境迁了。梅派弟子中,也就言慧珠时常演这个戏,把四本合成两本。很多戏不演了,也就失传了。但《太真外传》没有,因为它的唱腔设计实在是太成功了,四本基本包含了梅派演唱的所有板式,又时有新意,这出戏单凭唱腔就足以传世。我原以为梅兰芳、梅葆玖、言慧珠、杨畹农这几个人的录音已经很完整了,重听包幼蝶先生的这个录音,发现他这个大概是现在存世最完成的《太真外传》录音,像二本中沉香亭醉写一场对李白唱的【二六】,梦游月宫一场的【西皮导板】【慢板】【南梆子】和间奏的曲牌,三本中安禄山归藩前后唱的【西皮导板】【慢板】,在其他存世录音里都不常见,还有一些各种零句的【散板】【摇板】,包幼蝶先生都保留了下来。这盘磁带是2012年前后在王家熙先生家翻录的,记得磁带的封皮和内页上,包幼蝶先生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抄录了这出戏的全部唱词。看看当年的剧本,其实《太真外传》四本的情节很丰富,配角也很有戏,用丑演杨国忠,用小生演高力士,都很有想法。可惜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按着四本演了。合于一晚的演法,很像是演唱会,情节跳跃很大,几乎不能称之为戏,也是无奈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