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成为唱片主角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18
唱片的故事(二)
京剧成为唱片主角
作者:甄光俊
2013-01-02     天津网-数字报刊

  外国公司在中国灌制的圆盘唱片,起初为单面,进入20世纪后才改成双面。此后四五十年间,各唱片公司灌制的圆盘唱片,数量最大、版本最多的是戏曲。根据现存旧唱片实物的不完全统计,起码有京剧、昆曲、秦腔、梆子、评剧、川剧、粤剧、晋剧等55个戏曲剧种,灌制过数量不等的唱片,多者达数千种,少者也有几十种。

  留声技术刚刚传入中国时,由于戏曲艺人缺乏科学知识,对这项新技术存有疑虑,如大名鼎鼎的孙菊仙(艺名老乡亲),因听信录音、照相有损身体的传言,而拒绝照相、灌唱片。唱片公司却希图借助他的大名发行唱片,于是请他人模仿孙菊仙的嗓音和唱腔,偷偷灌制唱片,假冒孙菊仙之名销售。当时的京剧研究家,据此断定社会上所有孙菊仙唱片全系伪造,历来研究京剧的著述对此也几乎成为定论。然而,近年来天津唱片研究会的专家刘鼎勋先生,经过对所有署名孙菊仙的唱片反复实听和比较,得出大量赝品中也有真声的结论,现已得到大多数研究家的认可。

  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一生灌制过数十张唱片,每次录音他都一丝不苟,对艺术质量特别负责任,至今在戏曲界还流传着他亲手砸唱片的故事。1929年,马连良灌制《甘露寺》里乔玄的唱段,唱片出版后发行量很大,深获戏迷们的好评。不几日,有人直言不讳地向马连良指出:这段唱里“他有个二弟寿亭侯”欠推敲,“寿亭侯”的前面应加一个“汉”字,否则有悖历史。马连良向行家请教后当机立断,派人到唱片公司要求销毁片模,并承担经济损失。同时,又差人到各唱片销售点儿,把尚未售出的唱片买回来,由他亲手一张张销毁。马连良身边的人惋惜地劝阻他。他说:“我是名演员,许多后来人师法我的唱,虽然只是一字之差,若是以讹传讹,岂不贻害后人?”后来,马连良重新灌制加了“汉”字的这段唱,出版后很快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段。此前出版的那一张因为已经售出的无法收回,以至在收藏者手中两种版本同时存在。

  1931年,上海长城唱片公司出过一张四大名旦合作灌制的唱片《四五花洞》,虽然每位演员只唱一句,却荟萃了梅、程、荀、尚四种流派,而且,四大名旦一生合作的唱片仅此一张。无论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还是从保存音响资料的角度,都堪称弥足珍贵。

  《五花洞》是源于《五毒传》的一出神怪戏,前半出突出的是玩笑,后半出突出的是武打,从前多在端阳节期间作为应节戏演出。早先,梅兰芳与姚玉芙、钱金福、杨小楼合作演出过。后来在北京的一次堂会,应主家烦请再演这出戏,除原有角色、演员未变外,又增加余叔岩扮演张天师,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小翠花、王幼卿等五位,连同原有的梅兰芳,同时扮演真假潘金莲,这样就变成了《六五花洞》,虽然演出近于荒诞,却大受看客欢迎。此后,这六位扮演真假潘金莲的演员,每人做了一套相同的戏装,在北京第一台多次露演。此消息被长城唱片公司经理郑子褒得悉,他是一位京剧评论家,别署梅花馆主,与四大名旦都有深厚友谊。他出于商业敏感,决定把四大名旦所演这出戏的唱段灌成唱片,于是专程赴北平,先去征求梅兰芳的意见,再去征询另外三位名旦的意见,在一致慨允后,确定录制潘金莲上场时的四句慢板,梅、程、尚、荀,依次每位唱一句,录音地点在南池子附近的欧美同学会。

  录音那天,各位全都到齐,尚小云提出他那第三句词唱着拗口,荀慧生主动调换,程砚秋爽快地让尚先生唱第二句,自己改唱第四句,这便成了后来唱片里的次序。录音即将开始,郑子褒发现四位演员都带来了自己的琴师,他意识到,录音时不可能唱一句换一位琴师。他赶紧与四大名旦磋商,商议的结果是,四句唱由梅先生的琴师一贯到底。我们现在听的这张唱片,就是涂兰沅操京胡,王凤卿操京二胡,效果确实非常理想。唱片制成后,郑子褒对片心演员排名顺序又费尽心思,最终他想出一个圆满解决的办法,即:以片心为轴,等距离平分四份,四边平等地印上四位名旦的姓名,这样就分不出首尾来。四位名旦一致赞成,各派追星者也皆大欢喜。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各地京剧舞台上常有《四五花洞》露演,大都沿袭早先四大名旦的戏路。近些年,这出戏已湮没无痕,唯有这张唱片保存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