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面石的虚与实。

 二闲居 2020-10-14

文字来源:柳州奇石馆

在欣赏类画石(画面石)时,我们发现画面上有的地方比较虚,给人开阔、明晰、舒朗、清爽、灵动或松散、轻浮、空虚等感觉,有的地方比较实,给人密集、紧凑、稳重、坚定或拥塞、堆砌、呆板、沉闷等感觉,可见虚与实同画面的美与丑密切相关。

奔腾-长江石

虚,在绘画中是一种区隔性、空旷性、流动性的画面结构,泛指画面上没有物质实体的地方或看似没有物质实体的地方及其结构形态。

实,在绘画中是一种物质性、实体性、稳定性的画面结构,泛指画面上能够看到的物质实体及其结构形态。

松鹤延年-大湾石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环境都是有虚有实,虚实相间的,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绘画作品及类画石(画面石)上的画面,自然也是有虚有实,虚实相间的。

虚与实是两种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有时又互相对立的客观存在,没有虚就没有实,没有实也没有虚。虚与实在画面上既可以是一种美的构成要素,也可以是一种丑的构成要素,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朝花夕拾-长江石

任何画面的意蕴、主题、形象、美感都是通过画面上描绘的各种物质实体的形态、表现、相互关系,以及合理布局创造出来的。

这些物质实体通常会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最重要的位置,成为整幅画的重心,被塑造为艺术形象(或类艺术形象)的主要观赏内容。


东方红-冰彩玛瑙

但是,如果这些物质实体之间没有距离、间隔、远近、层次、深度、穿透感,或者说如果没有空间的区隔、反衬、烘托、比较,物质实体塑造的一切观赏内容也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峨眉秀色-合川铁纹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虚,常常就是空,或是无,但在画面上,虚,就不是空或无,而是相对于实的一种结构元素和表现形式,是以实为虚,如天空、海洋、河流、湖泊、云雾、山岚、霞光、雪原、荒野、平地、空间感、距离感、层次感、深度感、虚幻感、流动感,等等。

桃源行-长江石

中国画上的“留白”(画家有意留出的空白)也不是真正的空或无,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艺术布局,常常用来描绘天空、空间,及云、气、水、雪等,是中国画的一种奇妙而独特的表现形式。


喜鹊闹梅-长江丹彩石

虚与实作为画面上的两个构成部分,总体关系是互相依存而又互相对立,基本形态是虚实相间。由于奇石画面内容不同,“表现方法”“表现技巧”不同,虚与实在画面结构上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上虚下实、下虚上实、左虚右实、右虚左实、中虚周实、周虚中实、虚实交错、横虚横实、纵虚纵实、斜虚斜实、网格虚实、小虚大实、大虚小实、隐虚彰实、虚实对称,虚实平衡,等等。


江南水乡-九龙璧


下面用一些中外著名绘画的虚实结构来参照类画石(画面石)上类似的虚实结构。

上虚下实,是指主要空间在画面上方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明·仇英《沙汀鸳鸯图》,鸳鸯嬉戏的沙汀在画面下方约占三分之一的画幅,上方近三分之二的画幅为天空,空中只有两只小小的飞鸟和两颗纤细的树梢。

明·仇英《沙汀鸳鸯图》

湖光山色-长江石

下虚上实,是指主要空间在画面下方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宋·扬无咎《雪梅图》,数枝积雪的梅花和竹叶从画面上方向下伸展,下方则是大片纯净的空间。

宋·扬无咎《雪梅图》

飞龙在天-黄河石

左虚右实,是指主要空间在画面左边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明·孙克弘《玉堂芝兰图》,画面右边约五分之三是怪石、兰草和白玉兰等,左边约五分之二是空白。

明·孙克弘《玉堂芝兰图》

千里江山图-清江石


右虚左实,是指主要空间在画面右边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明·徐渭《蕉石图》,画面左边约一半的地方怪石、蕉叶和梅枝、竹茎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右边约一半的空间里只有稀疏交织的蕉叶和梅梢、竹梢。

明·徐渭《蕉石图》

一抹素心-长江石

中虚周实,是指主要空间在画面中部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法国·弗拉格纳尔《秋千》,一位少妇在树林间荡秋千,四周环绕着浓密的树荫,唯有透过中间的一处空隙才能见到一片蓝天。

法国·弗拉格纳尔《秋千》

乡愁-长江石

周虚中实,是指主要空间在画面周边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明·曾鲸《王时敏小像》,王时敏端坐正中,四周空无一物。

明·曾鲸《王时敏小像》

倩影-大湾石

虚实交错,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各自分散而又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唐·佚名《百马图》,近百匹马和数十个人物或聚或散,姿态各异,在他们之间则是大小、间隔、形态各不相同而又彼此联通的许多空间。

唐·佚名《百马图》

鱼之乐-乳源彩石

横虚横实,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横向分布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元·王冕《梅花图》,一枝清丽的梅花从右面向左横向伸出,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呈横向布局。

元·王冕《梅花图》

烟锁池塘柳-黄龙玉

纵虚纵实,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纵向分布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清·李方膺《梅花图》,一枝苍劲的梅花从画面底部直立地伸展到画面顶端,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呈纵向布局。

清·李方膺《梅花图》

疏林闲叟-长江石

斜虚斜实,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斜向分布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宋·林椿《海棠图》,一枝盛开的海棠花从左上方向右下方斜向伸出,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呈斜向布局。

宋·林椿《海棠图》

春风杨柳-大化石

网格虚实,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像网格一样的结构形式。如清·虚谷《枇杷图》,在枇杷枝叶和果实的纵横交错中,使画面成为网格一样的布局。

清·虚谷《枇杷图》

凤箫阁上听松涛-潦河石

小虚大实,是指空间很小,实物很大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宋·范宽《雪山萧寺图》,雪山占了约五分之四的画幅,天空只占约五分之一。

宋·范宽《雪山萧寺图》

波澜-长江石

大虚小实,是指空间很大,实物很小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元·吴灌《梅竹图》,在大幅的画面上,只有几片竹叶和两颗枝头上的数朵梅花,虚实之比约为三十比一。

元·吴灌《梅竹图》

欣欣向荣-南田石

隐虚彰实,是指空间完全或几乎完全隐藏在实物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徐悲鸿《泰戈尔像》,在泰戈尔坐像之外,背景是枝叶茂密的绿色树丛,完全看不到通常所说的空间,这是为了突出白须白发,身着浅色衣衫的泰戈尔形象的需要,实际上通过画家在人物和树丛之间营造的距离感、层次感、纵深感等,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空间的存在。

徐悲鸿《泰戈尔像》

阿弥陀佛-红线石

虚实对称,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呈现对称性的一种结构形式。如意大利·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圣母怀抱圣婴,脚踏祥云从天而降,左右两边分别是圣西斯图和信徒芭芭拉,下面是分列左右的两位小天使,形成了一个以圣母为中轴的左右、虚实对称结构。

意大利·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海的女儿-冰彩玛瑙

虚实平衡,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呈现平衡性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傅抱石《平沙落雁》,空间超过三分之二的画幅,粗看上去画面太空,虚实失衡,然而,空中几群远飞的大雁使广大的空间产生了深远的意境,从而使画面做到了虚实平衡。

傅抱石《平沙落雁》

雁南飞-纹路石

在绘画作品中,画面的虚实结构更复杂,更多样,画家们会根据需要将某种结构形式加以变化,也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形式综合利用到一幅画上。

对于绘画作品和类画石(画面石),各种虚实结构,本身没有好与不好的问题,只要适合于表现内容,彰显主题,揭示内涵,就是好的。反之,破坏内容,模糊主题,掩盖内涵,就不好。这要看画家和自然在创作时能否正确选择和巧妙运用。

1和0-冰彩玛瑙

由于奇石的天然性,类画石(画面石)上的虚实结构形式变化更多,更为复杂多样。同时也往往不尽人意,如虚实不当,虚实错乱,虚实失衡,虚实轻重倒置等。

虚实不当,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的大小、形状、方向、位置不当的一种结构形式。虚实错乱,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交错无序,杂乱无章的一种结构形式。虚实失衡,是指虚空或实物在画面上过大过小,过轻过重,过强过弱,过明过暗的一种结构形式。虚实轻重倒置,是指虚空和实物在画面上的分量与绘画主题需要相反的一种结构形式。

虚实结构是画面上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一定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手段、表现方法适合于一定的虚实结构。

板桥遗墨-潦河石

赏石审美中,了解绘画的虚实结构,有利于发现奇石画面,解读画面内容,欣赏奇石之美。如发现虚实不当,虚实错乱,虚实失衡,虚实轻重倒置等,可考虑选择虚实结构较好的其它观赏内容。

米千王以-乌江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