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夜里的,西津桥

 魔都行者 2020-10-14

7月14日,永康,晴。

好久没来永康出差了,好久没来看西津桥了。

这次出差为了看西津桥,特意选了永康江畔的酒店。本来计划第二天早上来拍西津桥的,所以晚上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带上单反相机。

晚饭过后,时间尚早,拿着手机,桥上转转。

西津桥,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建,为石墩木廊桥,南北走向,跨永康江。全长166米,通阔4米,12墩13孔,两端设踏跺。桥面建屋58间,重檐硬山顶。中5间为歇山顶亭阁。

西津桥自始建以来有近400年的历史,如今这里也是附近市民们休闲社交的首选之地,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入夜后西津桥里坐满了前来消暑纳凉的人们。

在这里纳凉的除了老年人之外,还有很多年轻人。

老少同坐桥上歇息,镜头中没有丝毫违和感。

要是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就是年轻人几乎都是“人手一机”。

当然一起来纳凉的除了有“好闺蜜”,还有“好基友”。

当然也有来公然“撒狗粮”的。

西津桥上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很有特色。

屋檐上的这些灯笼的也挺有个性。

从西津桥上拍摄永康江夜景的时候,这些灯笼也是不错的前景。

其实西津桥上最大的特色还是这些竹椅和塑料凳。

这些凳子和椅子不是前来纳凉的人们自备的,而是由附近居民自发捐赠的“爱心凳”和“爱心椅”。

西津桥是迄今为止全国最长的古廊桥而名闻遐迩,被载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主编的《中国桥梁建筑史》一书。1987年永康县人民政府对西津桥进行大规模的原貌修建之时,茅以升教授还亲笔为该桥题写桥名。

夏夜里,西津桥上凉风习习,市民和游人在此纳凉好不惬意。

夜已深,来桥上纳凉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

夏夜里,手机随拍,画质欠佳,还请见谅。

更多单反拍摄的西津桥美图,敬请期待......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