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年味,赏花灯 in 豫园(下)

 魔都行者 2020-10-14

2018年2月10日,魔都,晴。

书接上回 “品年味,赏花灯 in 豫园(中)”,想上九曲桥赏灯先要排队,此时蛇形通道里的人们缓步前行,待行进方向对着挹秀楼的时候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拍摄由青花瓷、茶叶、丝绸为主要元素的的巨型花灯。

终于靠近九曲桥一侧的时候,人们都情不自禁地高举手机对着九曲桥先“拍”为快。

俗话说:“老人走九曲,活到九十九;小孩走九曲,考试九十九;情人走九曲,天长又地久”。怪不得,那么人来豫园都要到此一游!

九曲桥上的龙柱拱门上书四个大字——“龙的传人”。

九曲桥湖面上的七组彩灯分别演绎了诗经、楚辞、汉赋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小说等中华经典。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描绘了一幅优美生动、诗情画意,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发扬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时代。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其代表作《凤求凰》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千年以来吟唱不已。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并称为“李杜”,其经典诗句广为流传、历久弥新,是中国诗歌创作之巅峰。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代表人物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其兴起对于我国民族戏剧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著名古典戏剧,体现出素朴之美、戏剧艺术之美和追求人性自由的思想。

《明清笔记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童趣》节选于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和花台草木,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九曲桥上是人挨人人挤人,不过,这并不妨碍游人们见缝插针拍照留念。

穿过九曲桥,赏罢花灯,小姑娘好似还意犹未尽!

豫园里各色小吃应有尽有,在南翔馒头店旁新开了一家烤鸭卷快餐店,透明的工作间前挤满了顾客。

豫园里还有灯谜彩灯。

全家人边赏灯边猜谜也是一个全国共通的年俗。

在卡通狗灯下拍摄过往行人是一个不错的题材。

葫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喜爱的吉祥物之一,葫芦音同“福禄”,寓意健康、长寿、吉祥、平安。

黄金广场上,五位代表“福禄寿喜财”的小童子,形态各异、活泼可爱地围坐在硕大的金葫芦四周,五福临门,一条闪烁的金线与景容楼上的“老庙黄金”匾额相连,挂着3个“好运气”的小葫芦,闪闪发光,寓意着“老庙给您带来好运气”。

今年还是冬奥之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唯有多运动才能更健康。

截止19:58豫园当日累计游客已经突破了14万,听说大年初二豫园全天游客量超过了26万,可想而知那是一番何等景象。

节日期间的夜晚,豫园商城灯火通明......

THE END


魔都行者

魔都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摄影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