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开与开放,才会有进步

 品质公共生活 2020-10-14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前的全能主义社会,如同一个用计划经济的粽叶和政治的绳子紧紧捆起来的粽子。改革开放,可以看作政治的绳子开始放松,计划经济的粽叶被打开一些缺口。政治开始收回了它长长的触角,给经济、社会松绑,激活了经济和社会的活力,进而有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民间社会的发育。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就是放开。改革开放就是对内放开、对外开放。

无论是放开还是开放,实质是让这个社会能够顺畅地实现内部的资源流动和外界的资源交换。对一个有机体来说,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效率越高,越有生命力;对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与外部世界进行充分的能量交换,包括人才和资源,能够快速实现整体的社会效益。

交流和分享,首先需要放开和开放。

有人问,教育和洗脑,区别在哪里?在我看来,关键一点就是自由的环境下、开放多元的信息获得渠道。单一的信息输入,对对立观点的屏蔽,这就是洗脑。教育,就是将脑子暴露在开放的观念的市场,在多元开放的信息交流中,勇敢运用自己的理性,寻求真知。

开放,就是放开,打开自己的心灵,放下傲慢和偏见。

司徒雷登当年为燕京大学找大军阀孙传芳筹款。孙传芳问他:“你一个外国人干吗跑到中国来教育中国人呢?”司徒雷登回答说:“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我要把全世界的文化同中国文化相整合,产生一种新的文化。”

司徒雷登的回答,反映了他对文化的开放性的认识。也许在他看来,将中国文化整合进来,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文化。

我跟学生讲,日本人为当年率领“黑船”打开他们大门的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立了个塑像,就是当年“黑船开国”的横须贺港口。日本人认为,佩里将军给日本带来了现代文明,“黑船开国”事件成为“将幕府统治下的锁国状态的日本拉回到了世界的原动力”。

这就是开放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