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七十五: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654年,鲁僖公六年,兔年(丁卯年)。这一年,其实《春秋》只说了一件事,这就是“老大”齐桓公要教训一下郑国,结果被楚国一搅和,没有教训成。而《春秋左氏传》则继续记载着晋国国内政治斗争情况。晋献公的三个年长的儿子,死了一个(申生),逃两个(重耳,夷吾)。古代“家天下”的制度下,君位消耗掉的王孙公子为数不少,但象晋国这样,容不下宗族公子存在的情形,在当时诸侯国中独此一家,历史源渊是晋国有过“大宗小宗”之争,以曲沃为根据地的“小宗”曲沃桓叔家族取代了以“翼”为国都的“大宗”国君晋文侯之后。直接原因是有士蒍这个晋国重要谋士给晋献公出谋划策。后来,因为替公子位筑城之事,士蒍(wěi)受到晋献公谴责后,感叹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意思是老大太多,不知道听谁的,依然体现着他“剪除宗室”的思想。估计在他看来,晋国任何时候只留一位继承人,才是最理想的传承方式。不过他说的这句话,被后世引伸为“事权不统一,令人无所适从”,却体现出了积极意义。去年,也是士蒍最后一次出现在史书中,今年记述一下,以纪念这位足智多谋又有点残忍的晋大夫、刘氏祖先“世郎公”。

        “六年,春,王正月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冬,公至自伐郑。”

        孔子老先生用40字记载今年3件事,这3件事都是围绕郑国展开,齐伐郑、楚救郑。

             (一)

            “六年,春,王正月

        鲁僖公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春秋》无大事记载。

        《春秋左氏传》继续记载晋国还在持续的内部政治斗争。“开弓没有回头箭”。晋献公既然已经开了杀戒,太子申生已死,驻守在外的另外两个儿子也不能幸免,他们都是君位潜在的竞争者。

        去年春天,晋献公派遣使者来向鲁僖公报告为什么要杀太子申生。当初,晋献公派士蒍(wěi)为两位公子在蒲地(今山西吕梁市交口县)和屈地(今山西临汾市吉县)筑城,不小心把木柴筑进了城墙里,这属于质量方面的小问题。夷吾居然因此事向晋献公告状,真是公子哥心性。晋献公对士蒍这位替自己出生入死、殚精竭虑的大夫,也没有怜念之情,居然派人责备士蒍,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为点小问题被老板训了一顿,士蒍叩头回答说:“臣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忧愁必然跟着来到;没有兵患而筑城,国内的敌人必然据作守卫之用。’敌人既然可以占据,哪里用得着谨慎?担任官职而不接受命令,这是不敬;巩固敌人可以占据的地方,这是不忠。没有忠和敬,怎么能奉事国君?《诗经》说:‘心存德行就是安宁,宗室子弟就是城池。’君王只要修养德行而使同宗子弟的地位巩固,哪个城池能比得上?三年以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谨慎?”退出去赋诗说:‘狐皮袍子蓬蓬松松,一个国家有了三个主人翁,究竟我该一心跟从谁?’等到发生祸难,晋献公派遣宦官披攻打蒲城。重耳说:‘国君和父亲的命令不能违抗。’并通告说:‘抵抗的就是我的敌人。’重耳越墙逃走,宦官披砍掉了他的袖口,最后他逃亡到翟国(春,晋侯使以杀大子申生之故来告。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重耳,夷吾)筑蒲与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诉之。公使让之。士蒍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仇焉。无戎而城,仇必保焉。寇仇之保,又何慎焉!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翟(,狄)。

        今年春季,晋献公派遣大夫贾华率军进攻夷吾的驻地屈地。夷吾守不住,和屈人订立盟约然后出走。准备逃亡到狄。郤芮说:在重耳之后离开而且同样逃到狄(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一带的白翟),这就表明你有同谋的罪过。不如去梁国(今陕西渭南市的韩城市南)。梁国接近秦国而又得到它的信任。于是夷吾去了梁国(春,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不如之梁。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晋献公三个年长的儿子,死了一个,逃两个,国内只有骊姬姊妹生的儿子(奚齐、卓子),这样应该能够平静一段时间了吧,除非姊妹再掐起来。古代“家天下”的制度下,为了君位而消耗掉的王孙公子也不在少数。象晋国这样,容不下宗族存在的情况,在当时诸侯国中独此一家,历史源渊是晋国有过“大宗小宗”之争,直接原因是有士蒍这个人给晋献公出谋划策。士蒍在受了晋献公谴责后,感叹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意思是老大太多,不知道听谁的,还是体现他这种剪除宗室的思想。估计在他看来,晋国任何时候只留一位继承人,才是最理想的传承方式。不过他说的这句话,被后世引伸为“事权不统一,令人无所适从”,却体现出了积极意义。 

            (二)

           “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鲁僖公六年,夏季,鲁僖公与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曹昭公伐郑,围新城。

        这一仗是对郑文公逃避去年首止结盟的惩罚。“新城”,即新密,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东南。《春秋左氏传》说,“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意思是诸侯围的新密城,是郑国修筑的新城,而且是不合适的时令修的城。郑文公去年秋季从首止偷偷地跑回来,料到“老大”齐桓公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就抓紧时间在密邑筑城,估计是冬天开始筑城,春天都没有停止,直到夏天诸侯来讨伐,才勉强算完成。冬天筑城合时,春天则不合时,所以才有此一说。

        关于此次讨伐,《春秋穀梁传》说“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意思是对郑国不满,揭露郑文公的罪行;但《春秋公羊传》却是对齐桓公提出来批评“强也”,意思是以强凌弱。两传所言都有理,只是各自有立场。如果站在“民本”立场上来看,双方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来为自己的自私任性买单呢!

          (三)

            “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鲁僖公六年,秋季,楚成王出兵包围许国,诸侯于是弃郑救许。

        许氏与齐氏是同一个祖先四岳伯夷之后,许国与齐国同为姜姓。一笔写不同两个“姜”,楚国使出“围许救郑”之招,齐桓公只得“弃郑救许”,郑国之困遂解。

        去年首止国际会议期间,周惠王让周公向郑文公承诺过,“吾抚女以从楚”(我让楚国来保护你),现在郑文公有难,楚成王兑现诺言,仗义相救,发兵把许国(河南省许昌县)给包围了去年齐桓公的“侵蔡救郑”、今年楚成王的“围许救郑”,与后来公元前354年“围魏救赵”,都是一个套路,只不过“围魏救赵”被炒作得名气大点儿。

        《春秋左氏传》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楚成王见诸侯解郑之围,奔许国而来,便见好就好,退兵回国。楚成王退兵后驻扎在武城(今河南南阳市北),冬天,蔡穆侯(就是把荡舟的妹妹先嫁给齐桓公后来又改嫁楚成王的那位投机分子,现在做起了楚国的掮客)带领许僖公到武城去见楚成王。许僖公两手反绑,口衔玉璧,大夫穿着孝服,士子车载棺材,这是典型的中原文化,在巴楚文化中长大的楚成王大概不太明白这套行头的含义,询问楚大夫逢伯。逢伯回答说:“从前武王克殷,微子启就是这样做的。武王亲自给他松绑,接受了他的玉璧,为他举行祓(,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礼,烧掉他的棺材,给以礼遇,并命其复国。”楚成王接受了逢伯的建议(“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fù>,衔璧,大夫衰绖<cuīdié>,士舆榇<chèn>。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

 这个许僖公很搞笑啊!既然有“老大”齐桓公带领着兄弟位弃郑来救,冬天为什么要听那位楚国的掮客蔡穆侯的话,来这么一套呢?这一套路,让在一路狂奔而来的齐老大情何以堪啊?不过这个套路是一个经典套路,此后诸侯投降或更朝换代时经常用这着。反绑双手表示不再反抗,口衔玉是古人死后的行为,以示不生;大夫替国君穿孝服,抬棺材,以示其君将死。

          (四)

          “冬,公至自伐郑。”

        鲁僖公六年,冬季,鲁僖公伐郑返回。

        《春秋》记载鲁国国君的行动,以是否告于祖庙为标准。告,则记;不告则不记。这次鲁僖公跟着“老大”齐桓公去砸场子,一行两便,既伐郑,又救许,为什么回来不以做的好事“救许国”告于祖庙呢?《春秋穀梁传》给出的原因是,鲁僖公认为讨伐郑国是大事,“其不以救许致何也?大救郑也”。所以以大事告于祖庙,记入青史。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