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二百一十八:公居于郓,王入成周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年(乙酉年)。这一年,可以概括为“一成一败”两件事。“一成”,周敬王终于在其即位的第四年,在晋国和诸侯的帮助和声援下,打败了与自己争夺周天王之位的同父异哥哥王子朝,周敬王实现了“王入成周”,这说明周王朝还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天王作为代表,只是这个天王不由上天来定,而是由现实世界来选择。“一败”,鲁昭公最终没能在齐国的帮助下回到鲁国,于是齐国出兵夺取齐鲁边境地区的鲁国郓地,把鲁昭公安排在郓地居住下来,真正形成了“一国两制”局面,通过“围成”可以看出,鲁人皆致力於季氏,不以私怨而相弃。季孙氏在鲁国经营多代,人脉深广,实力雄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力干预,鲁昭公回国根本无望,这也说明鲁国在季孙氏的统治之下也可以存续,并不需要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国君食民脂膏,鲁照公只能是“公居于郓”。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夏,公围成。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公至自会,居于郓。九月庚申,楚子居卒。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孔子老先生用76字记载今年6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应当是周敬王入于成周,历时五年的周室之乱终于结束了。

           (一)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鲁昭公二十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宋国安葬了宋元公。 

        宋元公,子姓,名佐,金文铭文作“宋公差”。宋国君主,公元前531年-公元前517年在位15年。去年十一月死,今年正月安藏,按“诸侯五月藏”的礼制,宋国有点着急。

        宋元公“无信多私,而恶华、向”,给宋国带来了“华向之乱”(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520年),这是他一生中最“吸睛”之处。另外,宋元公临死前,能够为逃亡在外的鲁昭公奔走呼号,也是他一生中最“道义”之处。身死灯灭,功过任后世评说吧。

 

            (二)

           “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

        鲁昭公二十六年,春季,三月,鲁昭公从齐国回到鲁国境内,居住在郓城。

       齐国没有送鲁昭公回到国都曲阜,而是攻占了鲁国的郓地,把鲁昭公安置在那里,“鲁分两国”的局面已经形成。“郓国”国君鲁昭公,鲁国“国君”季平子,怎么这私别扭呢?事实就是这样。

       尽管晋国已非昔日之比,但名义上还是晋老大,是国际盟主。如果鲁昭公能够投奔晋国,估计能够把这事解决的彻底一些,直接被晋国送回国。现在齐国搞了个“中间方案”,找了个“中间地盘”,走了个“中间路线”,轻松是轻松了,但也让鲁昭公终其一生没能再回到曲阜。

       鲁国的争斗,无关社会发展,全是君臣私欲。

 

          (三)

           “夏,公围成。”

        鲁昭公二十六年,夏季,鲁昭公包围了成地。

        夏季,齐景公准备送鲁昭公回国,命令不要接受鲁国的财礼。鲁国大夫申丰跟着女贾,用两匹锦缎作为财礼(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就是一匹。二两,即二匹),捆紧在一起像一块瑱圭(易藏在怀中),到齐军中去,对齐国大夫子犹(梁丘据)的家臣高齮(yǐ)说:“如果你能收买子犹,我们让你当高氏的继承人,给你五千庾粮食(“庾”,yǔ,古代量名。据《考工记》,容量当时为二斗四升,约合今日四升八合。五千庾,约合今日二百四十石)。”高齮把锦给子犹看,子犹想要。高齮说:“鲁国人买得很多,一百匹一堆,由于道路不畅通,先把这点礼品送来。”子犹收下了礼物,对齐景公说:“臣下们对鲁国国君不肯尽力,不是不能奉行君命,然而据却感到奇怪。宋元公为了鲁国国君去到晋国,死在曲棘。鲁国大夫叔孙昭子(叔孙婼)请求让他的国君复位,无病而终(实为自杀)。不知道是上天抛弃鲁国呢,还是鲁国国君得罪了鬼神所以才到这地步呢?君王如果在棘地(齐地,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北)等待,派臣下们跟从鲁国国君试探向鲁作战可胜与否。如果行,军事有了成功,君王就继续前去,这就不会有抵抗的人了。如果没有成功,就不必麻烦君王了。”齐景公听从了他的话,派公子鉏带兵跟从鲁昭公。

        成(郕,鲁地,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庄乡,孟孙氏采邑)大夫公孙朝对季平子(季孙意如)说:“城市,是用来保卫国家的,请让我们来抵御齐军(以成邑御齐师)。”季平子答应了。公孙朝怕季平子怀疑自己,请求送上人质,季平子不答应,说:“相信你,这就够了。”公孙朝告诉齐军说:“孟氏,是鲁国的破落户。他们使用成地太过分了,我们不能忍受,请求降服于齐国以便休息。”公孙朝诈骗齐师说想投降,让齐师来取成,齐军就包围成地。成地的军队进攻在淄水饮马的齐军,说:“这只是做给大家看的。”鲁国准备充分以后告诉齐国人说:“我们拗不过大家。”

        鲁军和齐军在炊鼻(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境)作战。季孙氏的军队抵抗鲁昭公。齐国的子渊捷(名捷,字子车,齐顷公之孙,又称公孙捷,氏子渊,曾于公元前534年逃奔鲁国,此时已返回齐国)追赶鲁国的泄声子(xiè,洩声子,野洩),用箭射泄声子,射中盾脊,箭从横木穿过车辕,箭头射进盾脊三寸。泄声子用箭射子渊捷的马,射断马颈上的皮带,马倒地死去。子渊捷改乘别的战车,鲁国人误认为他是鬷戾(zōng,叔孙氏的司马),就上去帮他,子渊捷说:“我是齐国人。”鲁国人将要攻击子渊捷,子渊捷一箭射去,射死了鲁国人。齐国的子囊带的赶车人说:“再射。”子渊捷说:“大队人马可以让他们害怕,而不能激怒他们。”齐国的子囊带追赶鲁国的声子,叱骂他。声子说:“作战的时候没有个人的愤怒,我回骂就是为私人了,我将要抵挡您一阵。”鲁人欲以公战御之,不欲私报其叱。齐国的子渊捷还是叱骂声子,声子也就回骂他。架是打赢的,不是骂赢的,齐无战心,只是相骂。鲁国的冉竖用箭射陈武子,谢中手,弓落到地上而大骂。冉竖报告季平子,说:“有一个君子皮肤白胡子眉毛黑而密,很会骂人。”平子说:“一定是子强(子彊,陈武子的字),不是抵挡了他吧?”冉竖回答说:“既称他为君子,怎么敢抵挡他?”说假话,是不敢违背季孙氏。鲁国的林雍愿意做颜鸣的车右,就下车战斗,齐国的苑何忌割了他的耳朵,截其耳以辱之。颜鸣要把他带走。苑子(苑何忌)的赶车人说:“朝下看!”就看着林雍的脚,意思是让苑子击其足。苑何便忌砍斫林雍,砍断了他的一只脚,林雍用一只脚跳上别的战车逃回来,颜鸣三次冲进齐军,大喊说:“林雍来坐车!”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鲁人皆致力於季氏,不以私怨而相弃。季孙氏在鲁国经营多代,人脉深广,实力雄厚,这不是鲁昭公的力量所能除掉的,这也暗示没有强有力的外力干预,鲁昭公回国无望。

 

          (四)

          “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公至自会,居于郓。”

        鲁昭公二十六年,秋季,鲁昭公和齐景公、莒子、邾子、杞伯在鄟陵结盟。

       鄟陵(zhuān,今山东省济宁市的兖州市)结盟,是齐景公主导的会盟,为了谋划送昭公回国。鲁昭公自会盟回来,继续居于郓。宗庙和社稷都丢了,这时候的鲁昭公回来,不知在哪里向祖先告祭,诉说心里话?

          (五)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鲁昭公二十六年,九月初九,楚平王熊居死了。

       楚平王死后,楚令尹子常想要立子西,即楚平王庶长子宜申,子常说:“太子壬年纪小,他的母亲不是正妻,而是王子建所聘的(详见【闲话春秋】之二百一十一),子西年纪大而喜好善良,立年长就顺于情理,建立善良则国家大治。君王顺理国家太平,能不努力去做吗?”子西发怒说:“这是扰乱国家,宣扬君王的坏事,国家有外援,不能轻慢。君王有嫡出的继承人,不能混乱。败坏亲人、召来仇敌、混乱继承人,不吉利,我会蒙受恶名。即使用天下来贿赂我,我也是不能听从的,楚国有什么用?一定要杀死令尹。”令尹恐惧,就立了楚昭王(熊轸)。

        楚平王夫人嬴氏于公元前523年正月到达楚国,如果当年生子,则此时太子壬(楚昭王)最多虚8岁。楚昭王即位后照例也改名轸。

          (六)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鲁昭公二十六年,冬季,十月,周天王周敬王进入成周洛阳的王城。周王室的尹氏、召伯、毛伯跟着王子朝逃亡去了楚国。

        周王室之乱,终于安定下来了,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四月,单子(单穆公,单旗)到晋国去报告紧急情况。五月初五(戊午),刘国人(刘文公,刘蚠,刘狄)在尸氏(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西)打败了王城的军队(王子朝的同党)。五月十五(戊辰),王城人(西王的支持者)、刘国人(东王的支持者)在施谷(山谷名,周地,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境)作战,刘军大败。七月十七日(己巳),刘子(刘文公)带了周敬王从刘邑转移出去。七月十八日(庚午),住在渠地(即周阳渠,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王城的军队放火烧了刘子的城邑。七月二十四日,周敬王住在褚氏(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七月二十五日,周敬王住在萑谷(山谷名,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境)。七月二十八日,周敬王进入胥靡(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七月二十九日,周敬王住在滑地(今河南省洛阳市的偃师市缑氏镇)。晋国的下军佐知跞(知文子)、赵鞅(赵简子)领兵接纳周敬王,派汝宽(女宽,叔宽)镇守阙塞(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南龙门,又称关塞、伊塞),防备王子朝。

        冬季,十月十六日(丙申),周敬王在滑地起兵。十月二十一日(辛丑),在郊地,就住在尸地。十一月十一日(辛酉),晋军攻下巩地(知跞、赵鞅之师),周王室大夫召伯盈(召简公)赶走了王子朝。伯盈本来是王子朝一党,晋师克巩,伯盈知子朝不能成事,便赶走王子朝而迎接周敬王。王子朝和召氏的族人、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保护着周朝的典籍逃亡楚国,王子朝的同党阴忌逃亡莒地(周邑)叛变。召伯盈在尸地迎接周敬王,和刘子(刘文公)、单子(单穆公)结盟。于是就驻扎在圉泽(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境),住在堤上。十一月二十三日(癸酉),周敬王进入成周。十一月二十四日(甲戌),在周襄王的庙里盟誓。晋军派成公般在成周戍守,就回去了。十二月初四(癸未),周敬王进入庄宫。“东王”周敬王转战“周国”全境,历时五年的周王室之乱终于以周敬王的胜利而告终。

        “西王”王子朝派人报告诸侯说:从前武王战胜殷朝,成王安定四方,康王与民休息,一起分封同母兄弟,以此作为周朝的屏障,还说:“我不能独自承受文王、武王的功业,而且还是为了后代,一旦荒淫败坏而陷入危难,就可以拯救他。”到了夷王,恶疾缠身,诸侯没有不遍祭境内的名山大川,为夷王的健康作祈祷。到了厉王,他的内心乖张暴虐,老百姓不能忍受,就让他住到彘地去(zhì,今山西省临汾市的霍州市东北)。诸侯各自离开他们的职位,来参与王朝的政事。宣王有知识,然后把王位奉还给了他。到了幽王,上天不保佑周朝,天子昏乱不顺,因此失去王位。携王触犯天命,诸侯废弃了他,立了继承人,因此迁都到郏鄏(jiárǔ,成周洛阳附近)。这就是由于兄弟们为王室出力。到了惠王,上天不使周朝安定,使颓生出祸心,波及于叔带。惠王、襄王避难,离开了国都(分别见公元前675年和公元前636年)。这时候就有晋国、郑国都来驱走不正派的人,以安定王室(公元前673年郑厉公和虢公杀王子颓,公元前635年晋文公杀王子带)。这就是由于兄弟们遵先王的命令。在定王六年(公元前601年)的时候,秦国人中降下妖孽,说:“周朝会有一个长胡子的天子,也能够完成自己的职分。使诸侯顺服而享有国家,两代谨守自己的职分,王室中有人觊觎王位(指王猛即周悼王),诸侯不为王室图谋,受到了动乱灾祸(指晋国)。”到了灵王,生下来就有胡子,他十分神奇聪明,对诸侯没有做什么恶事。灵王、景王都能善始善终。

        现在王室动乱,单旗(单穆公)、刘狄(刘文公)搅乱天下,专门倒行逆施,说:“先王登位根据什么常规?只要我心里想立谁,有谁敢来讨伐?”带了一些不好的人,以此在王室中制造混乱。他们侵吞没有满足,贪求没有限度,惯于亵渎鬼神,轻慢抛弃刑法,违背触犯盟约,蔑视礼制,诬蔑先王。晋国无道,对他们加以赞助,无限度放纵他们。现在我动荡流离,逃窜到荆蛮,还没有归宿。如果我们一两位兄弟甥舅顺从上天的法度,不要帮助狡猾之徒,以服从先王的命令,不要招来上天的惩罚,除去我的忧虑并为我谋划,就是我的愿望了。谨敢完全披露腹心和先王的命令,希望诸侯认真地考虑一下。从前先王的命令说:“王后没有嫡子,就选立年长的,年纪相当根据德行,德行相当根据占卜。”天子不立偏爱,公卿没有私心,这是古代的制度。穆后和太子寿早年去世(公元前527年),单氏(单穆公)、刘氏(刘文公)偏立了年幼的,来违犯先王的命令。请所有长于我或小于我的诸侯考虑一下。

        闵马父听到王子朝的辞令,说:“文辞是用来实行礼的。子朝违背了周景王的命令,疏远晋国这个大国,一心一意想做天子,太不讲礼了,文辞有什么用处?”

        王子朝即使到了最后时刻,还是没有清醒过来,仍然再为自己无法满足的“私欲”而抱怨诸侯,而没有去擦拭一下自己被灰尘蒙住的心。作为周王室,应该是以天下苍生为重,以天子王位为轻,不思苍生,只想王位,即使得到(如周敬王),也不过是一个区区小人,与周王室何宜,与周王朝何宜?与天下何宜?与苍生何宜?与历史何宜?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