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二十三: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是唐代诗仙李白《梁甫吟》中的两句诗,描写周朝建立前夕周文王的人格魅力和周国的吸引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长安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处在“高地”,是人心所向之所,具有核心竞争力。

        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指,吕尚(俗称姜太公、姜子牙)垂钓于渭滨得遇文王之事。相传吕尚年七十钓于渭水之滨,八十岁得遇周文王,举而用之,其间共十年。总的垂钓次数,按每年365天,每天垂钓一次,间或有几天身体不适无法垂钓,故称三千六百钓。此事见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叶倩文的《江潇洒走一回》中有两句词:“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很好地表达了周文王与姜太公这“老哥俩”的境遇。

        周文王文王传承周人先祖的美德,仁善、恭敬、慈爱,尚贤,重才,使长安地区充满了淳厚的人文之风,吸引了大批贤德才能之士前来归附,当时的人才流动方向与上世纪80年代的“孔雀东南飞!”恰好相反,可谓是“孔雀西北飞!”这些贤能之人中,既包括异姓的贵族,又包括商王朝的贤臣,他们之所以来到长安地区发展,就是在品格志气上与周文王相投,此谓“风期暗与文王亲”。

        “风期暗与文王亲”的人物中,除了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外,代表人物还有那篇垂训千古的《虞人之箴》谏诗的作者辛甲和“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和太颠。当然,有此六位,又不限于这六位,可能是六百位、六千位,甚至六万位或者更多,他们汇成一股“一路向西”的人才大潮,共同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雏形。华夏大地由此正式进入文明时代。胡适讲历史,只从周朝开始讲中国史,不是周之前没有历史,而是周之前的历史尚不太正式罢了。

        辛甲在归附西伯昌(周文王)之前是商王朝的老臣,直到75岁还在侍奉商纣王。他看到纣王暴虐无道,先后75次劝谏,都不被采纳。伤老心了,伤自尊了,辛甲便投奔周人而来。这是一个风向标,也是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人才向西流动的标志。周文王的第五子召公(shào,姬奭shì,因最初的采邑在召而被称为召公,今天陕西宝鸡岐山西南)与他交谈后,很赏识他的才华,推荐给父亲西伯。西伯亲自出迎辛甲,并委任他“太史”之职。

        辛甲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多次向西伯进言尽忠,劝诫他少犯过失,西伯因此避免了许多治国之误。在辛甲的众多谏言中,《虞人之箴》是最有名的一篇,借虞人之言,劝谏西伯节制畋(tián)猎,勤于政事。“虞人”是管理畋猎的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诗中写道:夏禹治洪水在茫茫大地上行走,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开通无数的道路;人有房舍、寝室和宗庙,野兽有山森中的茂草,人兽相处互不相扰;可是到了夏帝太康时,太康因喜好畋猎,江山被夷羿侵占,夷羿贪得无厌,更是醉心于畋猎,被寒浞(zhuó)杀死。畋猎武事不可没有节制,夏朝的教训应该记取。

        现将《左传·襄公四年》记载的《虞人之箴》奉上,可以试一试自己的文学功底深厚程度:“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西伯看到辛甲的劝谏诗后很有触动,对太史辛甲的忠诚与智慧大加赞赏,从此改掉了连续多天无度畋猎的毛病。《虞人之箴》也因此成为谏言中的经典,并有“《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的美誉,广为后人仿效。辛甲最终因功被封在长子,就是今天山西的长子县。

        和辛甲一样,“文王四友”中,除南宫括外,其余三位散宜生、闳夭和太颠也是殷商旧臣,认准了西伯崇德爱民、礼贤下士,必定能够取代纣王拥有天下。他们把握天下大势,忠心拥戴利国利民利天下的周朝,不仅在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yǒu)里城时鼎力营救,还替周搞好形象宣传,树立良好形象,广荐四方贤才。周文王之后,又辅佐新君周武王讨伐纣王,灭之后,南宫括奉命散发鹿台的财物和钜桥的粮食赈困百姓。作为两代君王的左膀右臂,他们为西周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散宜生后来因功被封在今天陕西宝鸡西南的大散关一带。

        一个王朝的兴起,除有发达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外,总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风期暗与文王亲”就是根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