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二百五拾六:从大唐皇后到武周女皇,武则天挑战了几乎所有规则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武则天,本名珝(xǔ),后改名曌(zhào),是武则天自己给自己造的字,意思是“日月当空照,男女皆可帝”。她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在位16年),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公元624-705年)。

武则天是荆州都督武士彟(yuē)次女。她父亲武士彟是木材商人,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闹革命”时,他捐钱捐物支持李渊的“革命事业”,因此,唐朝建立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被封为应国公,投资成功,收益丰厚。有如此良好的政治背景,李世民在需要充实后宫时,便给武家一个名额。

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武则天14岁,被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选入后宫,获赐号“武媚”。才人这个级别不算高,也不算低了,属后宫“中级职称”,但武才人在后宫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史书并没有武才人后宫生活的详细记述,现在被大家津津乐道的“武才人驯马”的故事,也仅是晚年武则天自己的回忆,其可信度并不高。

据武则天回忆,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cōng),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若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若还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李世民听后,夸赞武则天有志气,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可以看出,当时在李世民面前的武则天时运还很一般。

公元649年,即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死后,按照唐朝宫廷规矩,武则天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到长安感业寺(在今西安未央区六村堡)为尼。别人到此,即是泥佛清灯一辈子,芳华永逝于此;武媚到此,则只是短暂的过度,是在等待机伎。因为,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大四岁的“大姐姐”“小妈妈”武媚已经和“小阿弟”“大儿子”太子李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公元651年,武则天再次进宫,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虽然这次是以曾经“小妈”的身份嫁给曾经的“儿子”李治,但她在后宫的“职级”却比初次进宫作为“才人”时,高出了整整6级,从“正五品”上升为“正二品”,可见女人并不一定要以姿色和年龄取胜,更多的还是要找对喜欢自己的男人。

当然,武则天能够进宫,更重要的还不仅仅是找对了喜欢自己的人,最根本的还是当时政治(后宫)斗争的结果。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无子,萧淑妃因有子得宠,这是王皇后的悲据之一。“母以子贵”的宫廷现实,让王皇后开始想尽法子巩固自己的位置。最后,王皇后想出了利用李治对武则天的喜欢这一着棋,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回后宫,企图通过讨得李治和武则天两人的欢心,来巩固自己的皇后之位。事实证明,这是饮鸠止渴!

人有千算,天有一算。唐高宗李治有了武则天这个“新宠”,王皇后和萧淑妃这些“旧爱”同时都失宠了,这是王皇后的悲剧之二。失宠后的两人,瞬间从死敌变成了盟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武则天,把这种男女情爱之间的勾心斗角,最后升级为激烈的皇后之位争夺战。而在这场后宫女人的争宠和利益大战中,唐高宗李治始终坚定地站在美丽的“小姐姐”武则天一方。

主子有需求,奴才就有办法。中书舍人李义府看出了唐高宗李治的意图,便上表奏请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还声称自己的意思代表着“黎民百姓”的心意。无耻之人,绑架民意,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难道是让老百姓去思考李治选谁做正妻?人生难得几知己。“知己”李义府的奏表,让李治“龙颜大悦”,赐给他珍珠一斗,免予追究其所犯过错,官复原职。

既然大臣提议废后之事,唐高宗李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召集重臣商议此事。李治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联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众爱卿觉得如何?”后宫就是政治。政治的稳定,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坚决反对,更何况,这中间还牵扯到以长孙无忌为首领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利益,那就更要坚持反对。在他们看来,贵族之女才能做皇后,才能保证集团的利益。

曾经在李治夺取帝位中有“拥立之功”的长孙无忌,自持有功,奏道:“与武昭仪相比,皇后出于名家士族,是先帝为陛下所娶,加上皇后并无过错,不可轻废立。”而褚遂良的意见更是直截了当,他说:“陛下假如要废立皇后,也应该妙选天下名门大族,何必要选出身寒门的武氏呢?何况武氏曾经侍奉先帝的事情众所周知,如果立武氏为后,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万岁之后,后人该如何评价您呢?请陛下三恩。”在李治这个“官三代”时期,武家因为支持李渊“闹革命”的那点功劳已经提不上串了。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长孙无忌表明坚定立场在前,褚遂良揭老底在后。唐高宗李治听到这里, 恼羞成怒,躲在帘子后面旁听议政的武则天更是怒不可遏,厉声斥责道:“何不将此恶人打死?”长孙无忌忙说:“褚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是不能加刑的”众人不欢而散,此事暂且搁置。

搁置不是弃,而且李治搞的“废王立武”运动,对很多官员来说,有利可图。首提倡议者李义府,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就是实证,于是很多朝廷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纷纷请求李治立武则天为后,李治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废立之意再次萌生。

有一次,功臣元老中的李勣(jì)前来瑾见,李治征求他的意见,李勣狡黠地一句话便定了乾坤,他对李治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一语点醒梦中人。此话,彻底解决了李治的心病,使李治和武则天在废立皇后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礼部尚书许敬宗的话更没有底线,他在朝廷上宣言:“庄稼汉多收十斛麦子,尚且想把旧妇换掉,况富有四海的天子想立皇后,与别人并没有什么关系,何必妄加评论呢?”为废立皇后造舆论。

这些没有底线的臣子,说话只为让皇帝高兴以确保自己的利益,根本置李唐江山社稷安危于不顾,为了争取到更大的利益,给李治出主意时,完全没有底线,甚至把负有“千钧之责”的一国之君等同于仅谋“一家温饱”的普通农夫。而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李治,也“终于”明白,可以不顾李唐的江山社稷之安危,只要满足自己的私欲即可。这样处理利益之争,似乎很简单,但对天下苍生遗害无穷!

解决了思想舆论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只需要耍耍政治手腕即可。公元655年,唐高宗永辉五六年,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以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尊号“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唐人已经无法阻止武则天前进的步伐。武则天开始以极端残酷的手段实施自己的“称帝计划”。唐高宗李治有8个儿子,其中武则天就生了四4个,这可以看出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不喜欢这个女人,就不会在一起生活,怎么会生这么多儿子?别皇后生儿子,是为“母以子贵”,武则天生儿子,则是为了做称帝的“垫脚石”。武则天的称帝之路,是用儿子们的的尸首铺就的。

李治与武则天的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中宗李显,四子睿宗李旦。李弘最初被立为太子,聪明仁爱,深得唐高宗李治的宠爱,却因此成为武氏实现其政治野心最大的障碍,在他24岁时,竟然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毒死。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应该比老虎还要恶毒许多。没有无底线,只有更无底线。值得深思的是,武则天怎么能保证自己当皇帝能有利于天下苍生?而她的儿子们为帝就一定会有害于天下苍生?答案是:她,心中唯有我,根本无苍生!

太子李弘死了,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唐高宗李治又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了解母亲一定要“临朝听政”的阴谋,也深知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环境如此恶劣,常常忧心如焚,害怕有朝一日哥哥李弘的命运降临到自己头上。李贤为此创作了一首著名的《黄台瓜辞》,歌辞为:“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意思是,瓜虽多,也有摘完的时候,劝她母亲悠着点儿。

李贤让乐工谱曲后歌唱于宫中,希望武则天听到此歌后能有所觉悟,心生怜悯,从而放过自己。但武则天已经不是母亲了,而只是一个赤身裸体奔向帝位的“女疯子”,哪有时间琢磨儿子李贤的辞中之意?!最终,李贤还是成了武则天“大义灭亲”的牺牲品,先贬黔中,后被逼自杀。

公元683年底,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但在位不到一年时间,便被武则天发配到房州(今湖北房山),去与神农架野人为伍。之后,武则天安排第四子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在李显、李旦在位期间,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更是一言九鼎,为其代唐称帝做好了登基前的一切准备。

公元690年,武周天授元年,儿子唐睿宗李旦“被主动”退位,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号称“神都”,建立“武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就此诞生,长安从正都变成陪都,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形成了两股不同的政治力量,唐朝的人心因正统与非正统之争而撕裂。

客观地评价武则天16年的统治,其称帝前后,肆杀李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为了地位而采取非常手段。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她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她提供道家,文化多元,打破儒家一张的思想体系。整体上保持了唐朝初期良好的发展势头。她晚年逐渐豪奢专断,畜养男宠,出现颇多弊政。

公元705年,武周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神农架野人”唐中宗李显复辟唐朝,迫使其退位。唐中宗恢复唐朝后,给母亲武则天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死于上阳宫,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这一大段的意思是,她生前所有为当“皇帝”而进行的折腾,死后又被有目的地拉回到“皇后”定位。起点即终点,这就是如梦人生。

从大唐皇后到武周女皇,可以说武则天是挑战和冲破了几乎所有传统规则:一是挑战“神权”,谁说李唐是君权神授?二是挑战“男权”,谁说皇帝是男人的特权?三是挑战“人权”,谁说挡道的亲生儿子不能被铲除?四是挑战“儒家”,谁说仁义道德就是唯一最好的指导?五是挑战“世俗”,谁说女人不可以追求性自由与真爱情?......

1300多年来,武则天这个生命的存在,一直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但其所作所为,对中国传统政治规则、社会风俗又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战,特别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巨大冲击,给中华文化注入了活力,有巨大的贡献,至今鲜活。

武周则天,独领风骚,大唐时空,任其尽显风流!斯人已逝,是非功过,任人评说,一如无字丰碑!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