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三百零四:关中黄土埋皇上,长安周边唐皇陵的传奇故事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唐王朝自公元618年建立,到公元907年灭亡,在290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21位皇帝(包括武周武则天皇帝),平均任职年限为13.8年,相当于今天国家总统连任将近三届的时间。这21位皇帝死后,19位葬于关中地区,只有最后两位皇帝葬于外地。

两位葬于外地的皇帝:一位是唐朝倒数第二任唐昭宗李晔,被后梁太祖朱温劫持到东都,并杀害于洛阳,葬在位于今天河南偃师的唐和陵;另一位是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李拀(zhù),“主动”禅大唐帝位给后梁太祖朱温,第二年被杀,死后葬在位于山东荷泽定陶区的唐温陵。

葬于关中的19位皇帝,其中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是合葬墓,所以,关中地区共有唐帝陵18座。这些皇陵多数依山而建,在都城长安以北,自西向东成半圆形排列。最西边是位于陕西咸阳乾县的乾陵,最东边是位于陕西渭南蒲城的泰陵。规模宏大的唐帝陵和汉帝陵交织在一起,给后世人形成了“关中黄土地埋皇上”的深刻印象。

唐帝陵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因山为陵”。什么是因山为陵?就是开凿山峰,在山的中部开辟墓室,以自然山峰作为陵墓的封土,将墓主人安置在山峰内部巨型石室里的一种奇特陵墓。这种皇帝墓葬方式,成为了唐帝国的一种定制,除个别皇帝的陵寝是积土为冢外,绝大部分皇帝的陵墓都是因山为陵。

“因山为陵”并不是历来就有,而是唐帝国的创造。唐建国初期,尚未把墓葬提上议程。唐高祖李渊去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思考如何置办老爹的葬礼。大臣虞世南建议:“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示人。”这样既能显现皇帝宏大的胸怀,也能防止盗贼对陵寝的侵扰。

唐太宗李世民听了,很感兴趣,其他大臣却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些太标新立异,应该遵循古制,积土成冢,若要防盗,尽量简约即可。虽然李世民在老爹的葬礼上最后听从了群臣的意见,但“因山为陵”的想法却在他的脑海里扎下了根。此后,他开始为自己谋划如何因山建陵之事。

也有人说,“因山为陵”的直接推动者是温柔婉约的长孙皇后。36岁的长孙皇后不幸染病,自知不久于人世,对前来探望的李世民说:“如果我死了,请不要为我举行厚葬。墓葬本来就是要使死去的人安息,自古以来的圣者、贤者们都崇尚薄葬,这样死后才不会被那些盗墓之人打扰。”

长孙皇后接着说:“那些大兴土木为自己安排后事的做法,会被有见识的人们所耻笑。我死后,请您就把我葬在山中,不用挖土起坟,也不要用贵重的棺椁,所有物品,用木瓦就行。陛下这样做,就是没有忘记妾身与陛下的情谊了。”唐朝流行夫妻合葬,如果皇后葬于山中,那么太宗李世民死后,必然会葬于山中。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看到皇后如此为自己着想,便含泪应允了。这种以情为饰的手段,应该是史家为尊者讳的技巧吧。与其说是长孙皇后有“因山为陵”的想法,倒不如说是李世民为了达到“因山为陵”的目的而打了一通夫妻感情牌,至少可以堵住那些群臣的诤谏之口。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曾多次在长安附近的九嵕山(zōng,今陕西礼泉县)上伏击隋军,他即位以后,也经常来故地重游,于是,他选择了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山峰作为安葬长孙皇后的地方,也就是以后自己的陵寝所在地,并命当时有名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修建。当年的六月,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命人加紧了陵墓的修建。

 

次年,李世民将长孙皇后暂时葬于九嵕山新凿的石室中,等自己死后,再与长孙皇后合葬,并将此陵取名为昭陵。他在碑文中写道:“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大盗息心,存没无累。”

“因山为陵”,不仅隐含着山藏王气的威严气势,同时对防盗也有很好的作用,但未形成定制。唐太宗于是诏令子孙都要遵循因山为陵的办法,结果,关中18个唐帝陵中,除此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和唐僖宗李儇(xuān)靖陵外,其余14座皇帝陵墓都是这样的建制。

在这些唐帝陵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乾陵因位于八卦中的乾位而得名,在今天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上。乾陵的神奇之处有两点:一是无字碑;二是双乳山。乾陵的南二峰东西对峙,浑圆如乳,远眺酷似一尊“睡美人”,传说这是武则天仰卧大地的形象。

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和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在古代,凡是有身份的人,死后都会立碑刻文,用来记载其生平以及功德等,皇帝的陵前更是如此。高宗的碑文由武则天所撰,文中以日、月、金、木、水、火、土来隐喻高宗的文治武功如“七曜”一般光照天下,因此称为“七节碑”。

唐高宗李治的述圣“七节碑”,立于乾陵司马道的西侧,碑上有夫人武则天亲自撰写的歌功颂德的八千字碑文,由他们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亲自书写,极尽宣染之能事。但在司马道的东侧,却立着由一块完整巨石雕成的“无字碑”,虽然碑头上刻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chī)龙,东西两侧刻有飞龙图,显示着主人的尊贵身份,但与比肩而立、刻满文字的“述圣碑”相比,显得尤其独特。

“无字碑”是为武则天所立。整块石碑为什么一文不铭,千百年来引发了人们无尽推测。有人认为,武则天临死前留有遗言,将自己的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因此不撰刻碑文。也有人认为,武则天功高德重,非文字所能形容,只能让后人在心中默默称颂。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武则天死后,究竟是在碑上刻“则天大圣皇后”,还是“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呢?做为儿子的中宗李显,难以定其称谓,所以干脆一字不铭。

当然,还有一种传说,综合了各种因素,从唐中宗李显的角度给出了推测。武则天即位后,曾经大肆炫耀自己,依她的性格,按理不会放弃在碑文中称颂自己,并且在“无字碑”的阳面上布满了整齐的方线格子,应该是同时期刻上去的,为后期刻字做好了一切准备。由所刻上格数推测,她为自己准备的碑文应有3000余字。

 

至于最后为什么会成为“无字碑”,这还要从武则天死前的形势说起。公元705年,即武则天(唐中宗)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人率羽林军发动兵变,史称“神龙政变”,杀死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迎中宗李显入朝,逼武则天退位,废除武周国号,恢复了唐朝国号。

武则天退位后,境况今非昔比,她早年为了权力,曾先后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又废了太子李贤,中宗李显也险遭毒手,即位数月就遭废黜。这样的母子关系,使得中宗对武则天的感情十分复杂,他既不能公开表明对武则天的不满,但又以不愿为她称功颂德,因此,武则天死后,干脆在她的墓碑上不刻一字,以“无字碑”面世,以表达自己的情绪。

 

唐王朝的18座帝陵,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设计精巧,有严密的防盗措施,但仍未能免除被盗的命运。在唐末五代,一个敢把皇陵掀翻了天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名叫温韬。他幼时做过盗贼,在混乱的五代时期,左右逢源,竟然弄了个节度使的头衔。身为节度假的温韬,整天作威作福,按理说衣食无忧,心想事成,可以不必再做偷盗的勾当了,可是他的本性难改,居然打起了在他管辖区域内的唐帝陵的主意。

古时候,历代统治者对于盗掘前代墓葬都是深恶痛绝的,可那时因兵荒马乱,疏于管束,温韬于是大肆盗掘。他假借筹集军费之名,公然指挥军队,在光天化日之下盗掘唐陵,并将陵墓中的金银珠宝都搬了出来。其中,他所挖掘的最坚固的一座要数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这估计是李世民所没有料到的。

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虽然说节俭,但却对书画以及战马痴迷。据说,他死时,下遗诏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枕于自己的脑袋底下,昭陵前面也陈列着他珍爱的六匹骏马的石像,称为“昭陵六骏”。温韬从埏(shān)道下入墓室,只见唐太宗的墓室极其恢宏,与人间的皇宫没有什么不同,中间的一间为正寝,左右两边的厢房里设有石床,床上放着用石头做的箱子。

 

温韬将石箱打开,只见里边又有一个做工精致的铁质盒子。他本以为内藏稀世珍宝,不料打开后,却是前世的典籍,未免有些失望。但其中又有著名书法家钟繇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真迹。温韬不论优劣,将所有的书画典籍都搬了出去,不久就流传到民间。可惜唐太宗生前虽愿“庶几大盗息心,存没无累”,却终被温韬所打破了。

温韬一口气掘了十几个皇陵,一向不信鬼神的他,却在乾陵面前止住了脚步。唐高宗李治下葬时,就有价值不菲的随葬品带进乾陵,后来,武则天下葬乾陵之时,又带进了更丰厚的随葬品,如此巨大的宝库摆在眼前,温韬自然不愿错过。可是,就在他兴冲冲地带大军来到乾陵,一镢头挖下去的时候,哪知晴空万里的老天忽然就变了脸。

一时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挖掘乾陵的行动没有办法进行,只得作罢。人们都说乾陵有鬼神保佑,动不得,但温韬不信这个邪,过了几日,他又率人前来,但好好的晴天又降暴雨。温韬试了几次,都是如此,不由得心里发毛,不敢再挖掘乾陵。时至今日,乾陵被认为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墓贼盗掘的唐代皇帝陵墓。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