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零三:《卢令》,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干不好主业的“跨界”叫不务正业。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卢令是《诗》的第103首。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与上两首《南山》《甫田》一样,讽刺的对象是齐国国君齐襄公。这里讽刺齐襄公的畋猎无度和荒疏朝政。为政者有为政者的主业,如果舍主业而沉溺于副业,就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历来会被有识之士批评。

 
卢令的主题,从古至今,说法很多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刺荒说《毛诗序》)。二、刺以色取人说(牟庭《诗切》)。三、女恋男、女赞男之说(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袁梅《诗经译注》)。四、猎歌说(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五、赞美猎者说(王质《诗总闻》、朱熹《诗集传》)。

 
天的,大多从第五,认为这是为赞美猎人而作。事实上,当齐襄公把兴趣爱好全部集中在畋猎之时,他便是一位猎人,而不是国君,或者说,名义上是国君,而实际上是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毛诗序》的评价是正确的,即“《卢令》,刺荒也。襄公好田猎,毕弋而不修民事,百姓苦之,好陈古以风焉。”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注释:1、卢:黑毛猎犬。2令令:即铃铃,猎犬颈下套环发出的响声。3其人:指猎人。仁:仁慈和善。4重(zhòng)环:大环套小环,又称子母环。5鬈(quán ):勇壮。一说发好貌。6重鋂(méi):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7偲(cāi):多才多智。一说须多而美。
 


卢令所描写的打猎是古代农牧社会习以为常的事。猎者除获得生活所需之物外,还有健身习武的好处。古人认为,国家要强盛,离不开文治武功。体魄强健,好勇善战,体现了国人的尚武精神。仁爱慈善,足智多谋,体现了国人的文明精神。因此,文武并崇,刚柔兼济,在古代形成一种风尚,一种共识。本诗的字面意思即表达的就是这种共识,但当齐襄公以猎人身份出现在这种这种共识中时,人们便读出了诗的真正意味。
 

 
猎犬项铃响不停,猎人英俊好品行。
猎犬重环响不停猎人英俊又勇猛。
猎犬套环响不停,猎人英俊本领
 

 
卢令》在清代人方玉润看来,词若叹美,意实讽刺”(《诗经原始》),诗中选取狩猎这一常见习俗,对猎人的善良、勇敢、能干和美姿进行赞誉,这是诗的明线;但齐襄公降格以求,以为政者的身份,展现畋猎者的身姿,而不是政治家的风采,这是诗的暗线。今天,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为跨界。人的一生,能力和精力旺盛者,跨界自然无可厚非,但干不好主业的跨界,就不值得称道了,只能不务正业!孔老夫子能够选此诗入经,是否也是这样考虑的呢?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