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亢的中医学认识和治疗思路

 松静空空 2020-10-14

甲亢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肝郁”“肝火”等范畴。先辈即有“百病皆生于气”“百病诸生于郁”之说。

而《外科正宗·瘿瘤论》认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明确指出瘿病主要由气、痰、瘀壅结而成。

《医学入门·外科脑颈门》中亦提及,“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是也”,由忧虑而生。忧虑伤心,心阴虚损,症见心悸、失眠、多汗、舌光红;七情不遂,则肝郁不达,郁久化火化风,症见性情急躁、眼球突出、面颊升火、脉弦、震颤;肝火旺盛,灼伤胃阴,阴伤则热,热则消谷善饥;若肝旺犯脾,脾失运化,症见大便溏泄、消瘦疲乏,表明瘿气可由虚、气、火、痰蕴结而成。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卷八》中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

此外,早在《灵枢·寿夭刚柔》中便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的不同决定了体质差异的存在,故禀赋有阴阳,脏气有强弱。而《圣济总录》中亦提及“妇人多有之,缘忧恚有甚于男子也”,所以甲亢的发病也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

许老认为,甲亢之病因主要以内伤为主,内伤多与情志所伤、体质因素、劳倦太过关系密切。

七情致病者,多因忧郁恼怒,情志久郁,肝失条达,肝火上扰,灼伤心阴,或痰火上攻于目,痰血壅滞于肝之窍,肝郁蕴热,肝脾失调。

体质因素所致者,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密切相关;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此外,体阴虚之人,痰气郁滞,易于化火,更易伤阴,常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

劳倦过度者,易损伤心脾,暗耗阴血,阻滞气机,血行不畅,痰湿内生,且易受邪扰,进而加重或诱发甲亢。正如《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

《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本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涉及的病机较多,且每见多脏同病,即使是相同的症状(如心悸、多汗),其病机也各不相同,可因单一或多种病机证素复合致病,各病机证素之间往往是交叉错综存在。故许老认为治疗本病首先需抓住其病机重点。

许老认为,本病病机重点为本虚标实,即以气阴两虚为本,以痰、气、火、瘀为标。其次,需密切关注甲亢患者所处的时期。许老认为,甲亢的发病过程中,一般新病或发病初期以实证、热证为主,实证、热证中又以肝郁蕴热、胃火炽盛、心火亢盛多见。久病或病程较长者,虽蕴热基本已平,但易暗耗人体津气,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而出现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之证。综上所述,在临床诊疗甲亢的过程中,当注意“虚”“痰”“气”“火”“瘀”的兼夹,以明确证型,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