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仁得仁,孔子的价值观-《论语》读书笔记三

 能行学社 2020-10-14

《里仁》的主旨围绕五个核心观点展开:

1。仁

2。道

3。君子的修养

4。孝

5。信

一、论仁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一般的解释: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选择住所而而不择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聪明的呢?

解读:这里的“里”,既然有居住的意思。窃以为此处应用引申义“处于,保持”。美:理想,完美。如“尽善尽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知者择仁而处。

这句是孔子的处世观:里仁、择仁、处仁。虽然孔子也将就随遇而安,但是也讲究“就有道而正焉”。何为有道?就是内在保持仁,外在要“里仁”,居住在有人的的地方,跟有仁德的混,保持仁的状态,达到内外身心统一。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句话应该与第一句连起来读,通俗地说:不仁者,不可以共患难,也不可以共富贵。真真实实的小人。仁者会安于仁的状态,会为自己所处的仁的状态而感到安乐。知者利仁,为何?上句说过“择不处仁,焉得知”。知者,择仁而处者。那么既然时刻保持仁德的状态,当然就会有利于保持“仁”的品格。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也应该与第一句连起来读。既然已经树立了“里仁、择仁、处仁”的处世观,那么就会形成对仁的基本判断。只有心怀仁德的人,才知道什么人属于“仁”什么不属于(仁),形成爱憎分明的判断。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承接上句,既然有爱憎分明的“仁人观”,那么对自己的要求也必定不低。也能看得出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人人都追求财富和高贵,如果来路不正,也不会长久。人人都躲避贫穷和下贱,如果不以正道得之,是不会摆脱贫和穷的。君子丧失了仁,怎能成其“君子之名”?还能叫做君子吗?君子不会在吃顿饭的时间(大概就是一刻钟)有违仁的要求,也不论匆忙与否,也不论颠沛流离,沦落与否。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近乎宇宙真理的指导思想,而不仅仅是信念那么简单。信念有薄弱的时候,意志有不坚定的时候。但是仁,不论富贵还是贫贱、匆忙还是从容,颠沛还是安定,都不会改变。如同指南针一样。也不会有借口。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句话不是十分好理解。而且有多种解法。我赞同朱子的读法:我未见“好仁者”(和)"恶仁者。这应该是孔子对符合“仁”标准的认定。他没有见过真正的“好仁者”和“不好仁”者。好仁者,必须真正滴理解并做到的仁的标准,算是一种完美的人格状态(好仁者,无以尚之)。另外一方面,没有人会说自己不好仁,就好像没有人说自己是坏人一样。但是真正的“恶不仁者”,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能身体力行,不使有违仁的标准落在自己的身上(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孔子对于实行仁所需的客观条件做出了评价:有人能够一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实行仁吗? 这不是一个力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意志的问题)。没有做不到的,只是不想做而已。但是孔子从未见过这样时时刻刻保持仁,实践仁的人。可能有吧,但是我没有见过。可见,孔子对仁的要求是很高的,就算是自己天天要求弟子仁,自己也不算是其中一个。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的过错,也是有各种各样的。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这个人是如何了。观察过错,就知道和“仁”的实际差距是什么了。

这一句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异曲同工。通过客观的表现(正反馈、负反馈)来判断一个人。颇有后世人力资源评价的风貌。

二、论道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道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只要得道,生死可置诸度外。孔子颇有士人风范,求道,不求富贵。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追求道的士人,如果以旧衣劣食物为耻,那么配不上论道。有志于道者,应该重精神追求,得道思想上的满足。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并不是以物质为终极追求,理想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对真理的追求。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处世,没有一定要做的,没有必定要做的,没有必定不要做的,做和不做的标准是“义”。这是论语里面第一次出现“义”的概念。

如果说仁是对内的个人修养要求,那么义就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义者,正也。就有道而正焉。应该这里是指普世的正确价值观和准则。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恩惠。

怀德,重在形而上的价值,怀土,重在形而下的实物。怀刑,重在法度之正。怀惠,重在利益。这里对上一句的:士志于道的一个补充。道者,为仁德,为道德,义道。于己为仁,常怀仁心,养为仁德。于人为礼,为信,为义。此乃君子之本道。小人常反其道,重实惠,重利益。君子更重政治影响,小人更重经济利益。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以利益为行动的准则,常常会招致怨恨。

为何?利者,为私利,非公义。利者,有大有小,义者,只有正,没有反。因此,义比较客观而长久,利则比较短视。义为大众之正道,因此能符合普遍的诉求。但利常常发于私欲,私欲无穷,当两利相争,得者自然欢喜,失者难免怨恨。故,常以利为行之准则,则只能满足小我之私欲,不能满足大我之公义。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用礼让之道来治国吗?有什么难的?如果不以礼让治国,那么制定礼有什么用呢?

这里的前提是,孔子认为,礼让是治国的有效方法,已经在夏商周三代得到验证。现在已经有了先王的成功经验,不用来治国,真是一种无为之治。

三、君子的修养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只怕没有立位之本事。不怕自己不出名,只求自己能出名的原因。

这句话和肯尼迪的:Ask not what the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局可以参照“子张问干禄”一节:“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强调的是人先做好自我修养,再去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放在今天同样可以问:不要担心赚不到钱,担心自己凭什么赚钱。不要担心学习成绩不好,担心凭什么能够学习好。

这是一种论付出不论收获,论过程不论结果的指导思想。从短期说,没有明确的目的,确实达不到。但是如果放长远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有立位,总有知名的一天。行之不得,反求诸己。不求外物,从这点来说,孔子是有大智慧的。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孔子与曾子之间的对话。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对老师非常熟悉。孔子说:我的道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他弟子都不知道答案,都问这位师兄。曾子说:老师的道,其实就是忠和恕而已。何谓忠?忠于仁、忠于礼,忠于义。何谓恕?就是别人达不到这个要求,要给予理解,毕竟人的天资不同,条件不同,能达到这当然好,达不到的也不苛求。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是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别人,但不至于严苛的程度,与后世的法家思想大相径庭。可见,孔子是有坚定追求的,有温情温度的一位老师。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能用义来打动,小人只能用利益来打动。

这既是对人的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君子求义,就有道而正焉。小人求利益,小人怀土, 小人怀惠。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能者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就反省自己。

这句话,应该是曾子在《学而》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论依据。孔子要求弟子心胸广阔,能见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有过则勿惮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形成反馈的习惯,不断修正自己的状态,达到好学的境界。

四、论孝: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见过错,应委婉、和气地劝告,如果还是不听,但是不要失于敬意,不违背其意志,时刻担心,但不怨恨。

孔子对待父母,一向要求要保持态度的和蔼(色难),不失尊敬(不敬,何以别乎?),不强迫(无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表达了对长辈的一种事实上和情感上的承认和尊重,既然父母有过,又不听劝告,那么只能采取“恕”的原则,采取迂回的方式达到自己的劝诫目的。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游,如果一定要游,必定要有交待、有尺度。

这里讲的是父母在世时,子女主要的心思要放在侍奉父母上,别想太多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上,例如远游(古代人远游要冒相当大的风险,一是治安上,二是金钱上,三是精力上)。如果父母在,子女都远游了,既让人担心,也是一种逃避社会义务的表现。

当今社会,交通、通信、科技发达了,以前的距离感大大缩小。现在的出国旅游都不算是远游。放在今天,这句话的意义应该放大到,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能去做一些另父母牵挂担心受怕的事情,如果确实要这么做,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尺度。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见《学而》注解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不能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一是因为高寿而欢喜,二是因为高寿不知还有多少岁命而担忧。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岁月。人人生而不平等,死而平等。所以时间对于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一天24小时,一辈子也不过百岁光阴。

父母之年龄,作为儿女的要知道,特别是生日。要知道父母现在几岁了,预计还有多少光阴在人世,时刻保持一股危机感,将孝道放在日常生活里面,既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也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

五、论信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不随便说话,因为害怕做不到而感到羞耻。

古人之重信如此。人无信而不立。所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敬事而信,谨而信,言而有信。信字可谓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以法度约束自己的人,很少会有过错。

何为法度?义之与比,敬事而信,君子务本,礼之用和为贵,这些法度。言寡尤,行寡悔,自然少有过错了。

4.24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要出言迟钝而行事敏捷。

应该与“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对照读。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德之人不孤单,必有人与之亲近。

应与上文:君子怀德,君子怀刑。以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两句对照来读。既然君子有德,就不怕别人不知道,自然会有人归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以繁文缛节事君,必招耻辱。以细枝末节交友,肯定会疏远。

这句话点出了工作和交友的原则:执大道,放小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只讲重点,抓主要矛盾则可,无需事无巨细,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则可保持较好的形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