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心得——《道德经》

 秋琰 2020-10-14

道德经由来者,众说纷纭,今多传乃天尊西出函谷时语关尹真人者。然具体是否,已然无考。其经千年沧桑动荡,传世多有区别。恐存十数有余。而个中以马王堆甲乙帛书本为先,郭店楚简甲乙丙三本次之。再者亦有晋王弼家传本等。更次之则诸如西山万寿宫编订《德道经》者,此处不叩,此处订王弼版顺序为准,内容上兼考二古,而成此一家之言。

—————————天运丁酉年八月二十二日   后学弟子山无敬书

无论是古本今本,这第一章的位置都是被敲定的。从来都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恒道。

首先要明白,何谓“道”。在魏晋之前,道是什么样的呢?《说文解字》上解释为:“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即人们所走过的地方称之为道。这里衍生为“道理”的意思,不难看出,古代人也有很纯朴的方法论,即实践出真知。

这个推导过程看似无关紧要,然而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什么是“非恒道”?前面的“道”,其意为大道之道,而后文之道,乃是描述,讲述的意思。大道类似一种“法则”,是本质,而本质对于人们行动有指导作用,人们按着这种指导做事不错,但是能把做事这种过程就说成是“法则”本身吗?显然不能。所以有了道可道,非恒道。道的本质万盛出的方法论我可以给你讲,你也可以靠着这个去实践,然而你无法说你这个方法论就是道。

注第一章

我这样说,可能还是有些抽象。打个比方吧。太阳,我们会怎么对一个盲人描述本质?你只能说是太阳,因为太阳就是太阳本身,无论怎么描述,也无法完全的让未理解的人去认知本质,或者说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内在本质而是在外的描述了。更深层次讲,你凭什么叫太阳是太阳?你之所以叫他太阳,不过是大家都叫他太阳,所以你也跟着叫太阳。如果有个封闭的空间,里面所有的人都叫你所描述的“太阳”为“月亮”,然后有一天封闭状态解除里面的人看到你,和你讲那个高悬天空的东西叫“月亮”,你能说他错了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道”是在任何形容之前的。所以才有了“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注第一章

如果说道是内在的本质,那么名就是外在的表现。也就是说“道”和“名”这两个意象是互为阴阳的。一内一外,一阴一阳。《道德经》在后面也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说法,这个之后会详细说,此处不表。继续说名。同样是第一个名为名词,第二个名为动词。即“外在的表现同样不可完全,准确的描述”。因为首先,同一空间点上,随着时间轴的向前,所描述的东西的属性会变化。而同一时间点上,所在空间轴上不同点的观测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同一个空间点是不能同时存在两个观测者的。而时间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导致描述的同一现象不同。以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举例,面对同一个打印机,在同一时间从正面看,侧面看,上面看,都是不一样的。而即便一直观察正面,随着时间推移所观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是必然的,更别说观测之后还要转化成图像,语言等等进一步的形式,故而也就自然导致了描述,也就是“名”的不同,故而有言“名可名,非恒名”。

而解释了“道”和“名”的不可描述性之后,紧接着的是把它拿到作用的意义上来。所以有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古代书上没有断句的。所以导致了一些断句的错误。这里应该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是建立在前两句之前解释的。天地之始,有无而有,也就是个无极生太极的过程。进化的过程必然是自无而有的。而有名万物之母,就是一个“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演化过程,意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句从更现实的角度阐述了道与名的先后关系。

注第一章

而后紧接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是对头两句做出的补充。现在有人把它解释引申为“虚心使人进步”,“把自己放空才能接受新知识”,这都是没问题的。只有抛弃外在的描述,观察本质,才能离“道”更进一步,此时不是已经不是观察,超出了五感,而是一种更为玄妙的体会。虽然仍不是本质,却更近了一层。而刚一开始的时候,体会不到怎么办呢?那时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放不下,体会不到怎么办?那没办法,接触不到本质的,只能是泛泛而论,迟早有到头的时日。这就是无与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别。

注第一章

但是后天和先天的界限真的那么绝对,难以跨越吗?非也!就如同名与道,互为表里一样。后天先天,有无也都是相对的。倘若还是用打印机来打比方。即使观测角度,时间都不一样,这里面你观测的东西都是“打印机”。唯独这个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内在本质不会变,你再怎么描述,体会,搞得好也是,搞得不行也是,所感觉的都是那个本质。故而同出而异名。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是你们描述感悟体会的不同。这点非常重要。如果非要选出道德经里十大经典思想,我想同出而异名一定会入列。关于同出而异名,以后会单独的讲,此处同不表。

然后接了一个“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同谓之玄还好说,毕竟同出而异名。名“玄”而已。然而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怎么解呢?

此时的“玄”,已经作为“道”的描述的第一中介。也就是说这种状态已经超越了语言等描述,上升到了一种“体悟”的层次。正所谓“口语千言不若相视一笑”,就是这个意思。然后等接触到了,把握好了这个“玄之又玄”的状态之后,离本质近了一步不假,但是到了那个境界,恍然又会发现,这才刚刚到了门槛而已。离内在的东西,还有这不远的距离。

注第一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