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为刘禹锡写的一首悼念诗,有情有义有水平,令人感动

 江山携手 2020-10-14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尾联两句也很有意思,用今天的话就是:虽然你走了,但是你的精神长存,我只当你先去地下找元稹玩耍了。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白居易和刘禹锡前半生没有交集,后半生却成了彼此的知己。
白居易前半生的名字是和元稹连在一起的,两人一起中进士,一起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一起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留下了“元白情深”的佳话。
公元826年,白居易在扬州遇见了刘禹锡,这两人的相遇虽比不上“李杜”,但也是诗坛上的一大盛事。
当时刘禹锡刚刚结束20多年的贬谪生涯,调回洛阳任职,而白居易则是从苏州返回长安。
公元829年白居易也调到了洛阳,两人之间的交集就更多,时不时就组织一场宴会,把酒高歌,吟诗作对。
公元842年,刘禹锡在洛阳病逝,白居易再一次痛失好友,他满怀悲痛地写下两首《哭刘尚书梦得》,这首是其一,表达了他无限的哀悼之情。
诗歌首联便突出了两人的友谊。
而“绸缪”有紧密相连的意思,最早出自《诗经》,白居易这里用来表现他和刘禹锡关系之亲厚。
颔联两句进一步描写两人的友谊,以及抒发诗人的悲痛之情。
接下来的颈联两句分别从政治理想和文学修养两个方面来表现两人的志趣相投。
白居易虽不似曹操,但是刘备和刘禹锡同为中山靖王之后,这个典故用得颇有意思。
白居易用此典故,意在突出他和刘禹锡在文学上的共鸣。
两人在政治和文学上如此契合,所以当刘禹锡先他而去,才会那般哀痛。
第一次读到这两个句的时候,我的感受就是:元稹果然是白居易的“真爱”,连悼念刘禹锡都不忘提到他。
全诗虽平白如话,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白居易对刘禹锡深切的哀悼之情,有情有义有水平,令人感动。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