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巴时讯】大象国际会议落幕,津巴布韦或成最大输家

 新用户4775hJe0 2020-10-15


据《新津巴布韦》报道:8月26日,全球野生动物贸易监管机构就“强制实行制止所有从野外捕获的非洲大象,转卖给任何国家动物园”这一问题进行最后投票。

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方会议上进行了激烈辩论之后,在欧盟对该禁令作了修订后,各国批准了这项修正案。这一决定遭到了津巴布韦的强烈反对,津巴布韦试图阻止投票,但没有成功。

这一动议,最终,以87票赞成,29票反对,25票弃权,修正案获得了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

为期12天的会议与8月28日闭幕,会议一开始就决定禁止将所有在野外捕获的非洲象转移到所谓的圈养设施。全体会议的投票结果略有改变。

具体来说,这些国家投票决定,将野生非洲象的贸易限制在只保护其自然栖息地的范围内,基本上结束了捕获大象并将其送往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娱乐场所的做法。

但是欧盟对该文本的修正案增加了一个漏洞,称大象应该留在它们“在非洲的自然和历史范围内,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人们认为迁往异地将为非洲大象提供明显的就地保护效益。

这一条款也对“在紧急情况下”的转移开放。也就是说,这一决定只有在与CITES动物委员会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大象专家小组协商后才能做出。

欧盟修正案还明确指出,已经捕获的野外非洲象和在动物园的非洲象可以转移到非洲以外的其他设施。

非洲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大象长期以来被列为濒危物种中最需要保护的物种之一,因此禁止所有贸易,但在南部非洲,大象数量更多,因此允许进行一些交易。

例如,据国际人道协会(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津巴布韦已经捕获了100多头小象,并将其出口到多个国家的动物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