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源地理 | 大鱼大肉吃多了,新年喝什么茶更健康?

 茶道新生活 2020-10-15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胖了三斤又三斤”。过年回家大鱼大肉吃多了,很多朋友都变成了“胖友”,摸着小肚子上的肉肉干着急。这时候就显示出喝茶的好处了。

把喝茶当成生活习惯的茶友们,都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茶品饮,既满足了自己喝茶的癖好,又实现了“刮油”的目标。那么,讲效率的你知道新年喝什么茶才最健康吗?绿茶?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硕士猫乱告诉你,还真不是。

一本正经告诉你,茶的健康在哪里

科学实验已经证实,长期喝茶对于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比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在更进一步的分析之后,科学家们提取出了茶叶中的神奇成分,并将这一类物质命名为茶多酚(tea polyphenol)。

由于采摘时间、部位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不同种类的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差异很大。对于新鲜茶叶来说,合成和分解之间的竞争直接影响着鲜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根据日本滋贺县茶业指导所的研究,在光照强和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促进合成的苯丙氨酸裂解酶最为活跃,茶多酚的合成也最为旺盛;同时,随着新梢的生长,颜色逐渐由嫩绿变成深绿,茶多酚的分解速度也在加快。

更嫩更有料,白茶更有茶多酚

因此,白茶的原料即决定了它的茶多酚含量能在众多茶叶中拔得头筹。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多选用新梢的芽及一芽一二叶,取其最为鲜嫩的部位,生长周期短,还未来得及遭受多酚氧化酶的摧残,而且能不受遮挡地接受阳光照射,故茶多酚含量尤为突出。

更为可贵的是,白茶的加工几乎没有经历发酵的过程,相比乌龙茶和红茶,白茶的茶多酚成分保留得相当多。

茶多酚——低调的健康助攻

那么,茶多酚作用于人体慢性病的机制究竟是怎样的?以抗癌为例,美国俄勒冈州大学达什伍德的研究发现,在安氏突变试验中,面对一系列杂环胺致癌物,中国白茶抵抗诱惑变异的活性比绿茶更为显著。

茶多酚中最重要的一类名为儿茶素,又称茶单宁、儿茶酚。儿茶素早已被证实能够改善II型糖尿病的代谢状况,白茶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更为突出。葡萄牙贝拉地区大学2015年的一项研究也证实,持续摄入白茶后,处于糖尿病前期大鼠的氧化型得到了改善,由此带来的心脏损伤也有所减轻。在另一项后续研究中他们甚至观察到,患病大鼠的精子质量得到了改善。

除此之外,白茶可能还具有比绿茶更为突出的减肥功效。胰脂肪酶是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抑制它的活性可以减少人体对饮食中脂肪的消化吸收。

划重点!白茶可以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人体吸收饮食中的脂肪!

绿茶早已成为营养健康界的宠儿,尽管白茶在诸如杀菌消炎、预防心脏病、抗衰老、抗氧化等方面并未明显超过绿茶,但同样有高茶多酚含量的白茶也不容小觑啊。

茶友们,今天你的杯中茶又多了一样选择啦!

本文来自《茶源地理 福鼎》,有修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