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文学】贾世昌:冰清玉洁栀子香(散文)

 牛晓玉 2020-10-15
作者简介
贾世昌:男,汉族;1957年7月出生于云南省东川市,常用笔名西贝、楚凡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中国矿业作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报告文学创作中心特聘作家。伊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75年以来相继在《伊春日报》《北方时报》《中国林业报》《黑龙江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林业文学》《北方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文学》《诗神》《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450余万字。已有诗歌集《岁月履痕》散文集《故乡恋歌》小说集《烟雨沧桑》旅游文学集《红河谷之旅的传奇胜境》等四部文学著作出版。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海之蓝
冰清玉洁栀子香(散文)


作者:贾世昌


       初夏时节,云淡风轻,居室宽敞的阳台上,翠叶丛枝,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最引人入胜的焦点是精心栽培呵护的那盆栀子终于开花了。栀子此时蓓蕾初放,水灵灵的,似乎还顶着潺潺的露水,如霜类雪,芳香沁人心脾。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特殊感觉。


       栀子花的文献,据《艺文累聚》载,“汉有栀茜园“,这说明至少在汉朝时,庭院里就有栀子种植了。《史记·货殖列传》对当时栀子种植的规模和种植利润也有进一步的记述,称“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晋书》亦载“晋有华林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守获者置吏一人。于此,足见当时栀子种植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栀子花是我国最早的观赏花之一,花开时节,错落有致的馨香花瓣争相怒放,远望如轻盈的积雪,清香可飘逸数里。把自个儿生命的辉煌渲染得格外引人瞩目、淋漓尽致。它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娇艳靓丽,却也不输月季的柔情妩媚、骄矜自我,恰如小家碧玉般清新隽永,自古就博得很多文人的赞赏和题咏。汉代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有“鲜支黄砾”句,鲜支就是指的栀子。


      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四川的栀子十分欣赏,推崇备至。作《咏栀子花》五律:“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春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明代大画家兼诗人沈周咏《栀子花》:“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因栀子花多在夜里盛开,沾了月的灵气,给人以冰清玉洁的深刻印象。最耐人寻味的是宋代诗人朱淑贞咏栀子花的一首诗:“一根曾寄小峰峦,薝萄清香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这是一首咏栀子花的盆景诗,栀子花主要为白色,全诗没有一个“白”字,但几乎句句都写出了栀子花的洁白。


     栀子花不娇不媚,特别好养,它不择环境,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养分,只要剪下一段枝条,往土里一插,就能生根、长叶、蓓蕾、开花。一旦怒放,就是一片引人入胜的“香雪海”。而这令人缠绵的香雪海,本身就浸润内涵着丰富多彩、引人遐思的诗情画意。情不自禁地为它吟咏,恣意丹青也许是买一个赏花者的自觉。


      栀子花四季常青,从漫漫冬季开始,就渐次孕育累累花苞,临到夏天才会绽放,含苞蓓蕾期愈长,馥郁愈加弥久。它的叶,也是经年不凋,无论冬雪春风,还是夏雨秋霜,鲜活翠绿依然。栀子花不是很大,也不似牡丹玫瑰盛开一般,靓丽炫耀的让你几乎喘不过气来,看似不经意的绽放,却经历了长久的努力和持续的坚持。


       栀子花平淡、持久、温馨、超凡脱俗的外表下,深深蕴含的是一种清新美丽、与生俱来的坚韧、灵魂深处醇厚的生命本质。难怪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看花》中说:“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 
2020年8月16日于楚凡斋



晶莹六刊
六刊精美颂,国粹九州弘。
赤县翔金凤,中华起巨龙!

温馨提示:总编微信JY1341918373888诗文配图图片来自总编。


晶莹美刊旗下平 -



 
(苹果手机,安卓手机赞赏请留言作者姓名及赞赏者姓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