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余年钟情于行草,他靠提炼王羲之手札“行书符号”的特性,屡夺全国大奖

 安得倚天立长剑 2020-10-15
《兰亭序》千百年来倾倒过无数的书法爱好者。
但它的难度也让许多书友“停滞不前”,学了很多年也写不出所以然。
为何这么说呢?
《兰亭序》在技法上的变化实在太丰富了,字数又多,于书法的艺术可言,它是无可追及的“完美作品”;但它不是学透王羲之书法的“利器”。
书法的时间性和流动感,是一种有形无声的旋律,传达了心绪变化之宕荡和心灵的悸动。
这些传达,则在王羲之手札中可深刻体会,精研二王20余年的张志庆在这其中受益匪浅!

1

1

1

张志庆十年学唐楷,十年学魏碑,十五年学行草的历程。
丰富的经验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书法要取得高境界,“二王”是绕不开的!
于是,他走上从碑到帖的路子,这也是自清代碑学盛行以来,许多书家常见的一种学书模式。
从碑到帖的转换,既是一种个体的选择,也是时代风气使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志庆就在书坛崭露头角,曾30余次入选国展,还曾获得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最高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等。
的行草备受书坛瞩目,从细节到布局,从格调到气息,处处流露出古典的精致,绝妙处在于写出了自我的“自由精神”。
这足以说明张志庆对传统帖学的理解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赏读张志庆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的字洒脱舒畅,凝练踏实,若没有对古风晋韵长期的手摹心追,绝不会有此气象和表现的。

1

2

1

书法圈有人称:
张志庆是一位在不断回溯中超越时流的“高手”,因为他明白:想让作品变得更有古典意韵,更大气,不是一味地在外观上开拓,而是要回过头来研习前人风范。


而他曾经也是众多书法爱好者的一员,也经历过许多书友正经历的瓶颈:

  • 一味地追求名帖,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人家学什么我就学什么;

  • 一临摹,又从第一行开始,不懂临帖方法,以为每天临个几千字就被当做“勤奋”;

  • 以数量取胜,临摹技法没掌握透就开始创作;

  • ...

不同的是,张志庆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


1

3

1

张志庆师从多位名师,如沈鹏、欧阳中石、曾来德、张旭光等书法名家,跟随学习后,意识到原来他们的学书竟能如此追溯源头,自己学得太按部就班了!
也正是这份启发,之后张志庆的书法学习一路“开挂”,那篇关于“我的临帖观”的文章在各平台被书友们疯狂转发,很多人认为为他们指出了一条“明径”。
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谈及专与博的问题。
从张志庆的字里行间,能品读出“每一步的学习应能解决一个问题”,他认为:应先专,后博,然后再专。
以此为基,他对王羲之书风前后各代的名家诸碑帖,做系统化的观摩与了解,不在精,而重在会于心,着于眼。

1

4

1

区别于《兰亭序》,手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理所应当成为系统化探究的最重要“载体”。

张志庆老师说:“王羲之书法是“雄秀”合体的,但大多数人只学了其中的秀。”

听听张志庆老师对王羲之书法的解析

王羲之是书法史上的“分水岭”,他继承“古法”而创造“新法”,每个阶段的作品自然是他在书法创造上的产物; 

若追溯到源头,那带有隶书意味的《姨母帖》,能标明王羲之书法的源头,是其笔法变化古法转为新法的例证,也是“雄”的代表产物!

本次课程展大书写示范部分课稿

张志庆老师说:“但沉着的古法不能让他发挥心中那潇洒一面,他必然走向新法。”

而最能说明王羲之“秀”之书法的则是《丧乱帖》,其用笔翻飞,增加折笔,速度和力度增加了,必然走向新法。

本次课程展大书写示范部分课稿

若与《姨母帖》结合起来,则能轻松理解从古法到新法的笔法问题。

另外还有两幅极具特色的“新法”代表作——《二谢帖》、《得示帖》。

《二谢帖》是新法,直接下笔;《得示帖》则是示字很楷化。

本次课程展大书写示范部分课稿

本次课程展大书写示范部分课稿

用张志庆老师的话说:

能实现四个帖的灵活运用,继而写《兰亭序》就不再难了;

再去学王献之也会变得更有方向,简单一些...

是的,没错!

当代书坛学二王的很多,绝大多数都缺乏阳刚气魄。

后人没人把王羲之阳刚大气的东西表现出来,从赵孟頫、董其昌开始就把宽博厚重、方正骨骾、圆浑大气、以及险绝的东西弱化了,就平淡了。

张志庆老师认为 :“进行有目的的临写,则由被动转为主动,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点,融入自我的书风,则帖为我所用,帖已成为我。”

鉴于此现状,墨池特邀12届国展评委——张志庆老师, 与你一同探索王羲之手札的“雄秀”之美。

张志庆老师授讲与实践双能,将以“行书符号”、字组与章法为核心主线,深入探讨《丧乱帖》、《得示帖》、《姨母帖》、《二谢帖》,实现对二王技法的破解、把握,最终转成个人本能化的书写。

原价1599   现首发优惠仅需999  每期仅限100人
 每10人报名上涨100,优惠名额不多
抓紧报名吧!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报名!

下面就是本次课程的提纲,供您参考:



对于正处在行草书临创转换阶段,想要更高效地迈入创作门槛,想要获得明师指导,接受系统性训练,快速提高行草书创作水平的你而言,这是不可错过的一套全系统课程!


18节高清视频+12周系统学习+8次作业训练,提炼王羲之手札“行书符号”的特性,快速掌握临摹要点,将优质元素生变于我!
本次课程部分课稿
在12周的学习时间里,张志庆老师将在学习群里全程辅导你的学习,同时会8次点评每一位学员的作业,给出改进意见,清除你在学习过程中一切阻碍。课程结束后,按要求完成作业训练的同学,均可获得由张志庆老师签名的结业证书。
1. 报名成功后请务必扫码进入课程群,以免错过课程相关的重要信息;
2. 课程为录播视频课程,配合群内辅导,每周有指定的学习内容和作业任务,辅导学习时间为12周,辅导期结束后视频仍可反复观看。
3. 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由导师或助教老师跟班辅导,学员在学习期间需配合老师的学习要求,完成课程。
4. 训练营课程在开课前及开课后7天内可申请退款,逾期将不予退款。
如果你还有其它疑问,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课程顾问,她会为你解答课程相关的一切问题哦~

更多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