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温降唐带走的黄巢“五虎上将”「原创」

 彭志文文集 2020-10-15

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的第一位皇帝,人称“五代的曹操”。 朱温,是今天安徽砀山县人,父亲是位乡下很贫穷的教书先生,且早亡。据说朱温长相丑陋,模样方面跟黄巢是难兄难弟,且不肯勤苦劳动,游手好闲,只仗着一身力气,又自命不凡,是个横行乡里的无赖,市井之徒。

但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军之后,作战十分勇敢。据说使一口长大刀,有万夫莫敌之勇,诨号“赛瘟神”,次于李存孝、王彦章等大腕们,列残唐十六杰第十四位。

在史实上呢,朱温在大齐军中逐渐地崭露头角,升任为首席大将。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朱温很注意结交朋友,很多的朋友后来都成为了他建立基业的助手,成为了后梁的开国元勋,我这里呢谨为大伙介绍一下,在朱温降唐时,他从黄巢的大齐政权中挖角走的“五虎上将”,也许能帮您管中窥豹地了解到关于那段历史的一些信息吧: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追随朱温起义,很是忠诚,从不曾离左右。庞师古长须黄面,双锤擂动,屡从征战,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累有战功。担任一方元帅,攻下徐州,斩杀时溥,破朱瑾于清河。擒朱瑄于郓州,积功至天平军节度留后、徐州节度使、检校司徒等高位。但最终,为了后梁政权战死在了沙场之上,庞师古烈马铁锤,元霸的风范,堪称朱温的“影子将军”。

朱珍:徐州丰(今江苏丰县)人也。此人有点“常山赵云”的味道,善治军选士,选将练兵甚有章法,是朱温嫡系部队“厅子都”的指挥官。朱珍为朱温创立军制,还遴选出50位将军。是夜攻李克用的帮凶,计下滑州,威振河朔,战功卓著,也曾九死一生,独自突围,但朱珍最后被朱温怀疑有异心。因与同僚李唐宾不睦,杀掉李唐宾惹怒了暴君朱温,朱温拒绝了所有的求情,下令缢死朱珍。

霍存:洺州曲周(今河北曲周县)人,此君生性骁勇,尤善骑射,尤甚“锦马超”,跟随朱温,平定劲敌秦宗权,灭时溥,俱有大功。开始是授韶州牧一个虚衔,后改为贺州,权知曹州刺史,官至检校右仆射。在景福二年,霍存在随朱温攻打山东,中流矢而亡,累赠太保。霍存为人正直,口碑不错。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今山东鄄城县)。追随朱温平定秦宗权,破朱瑄,败时溥,下三州(洺州、刑州、磁州),屡立战功,深得朱温器重,赞为“白玉将”,敌人对他很是惧怕,是朱温阵营少数几位“惹不起”的人物之一。葛从周被封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朱温称帝之后,拜葛从周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以疾致仕,拜右卫上将军,居于偃师。

朱友贞即位后,葛从周被授予潞州节度使,加授检校太师、兼侍中,进封为陈留郡王,卒于家中,追赠为太尉。葛从周出自黄巢义军,是后梁诸将中很难得的,获得善终的一位了。

张归霸:此君其实是有三兄弟(张归厚、张归弁)的,都追随着朱温,个个英雄,人人好汉,我这里只讲张归霸,清河人,年少时倜傥,好兵卫,成人之后勇武无敌,白马银枪,也算是黄巢大齐的兵。

降唐之后投奔朱温,张氏一门屡立战功。在与张晊作战时,中了流矢,他拔矢反射,一发而毙敌,颇有曹魏夏侯惇的个性了,军中赞为“银枪大将”。

  另外,在朱温麾下的骁将中,还有张存敬、丁会这两个名角,但这俩,一个不曾加入黄巢的义军,一个后叛逃去了后唐,则不在本文论述之列了。

  (原创不易,本文系 彭志文原创 编撰,转载请署名,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