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盛林|书香里的流年

 拓荒牛550 2020-10-16

书香里的流年

我疯狂地扑在书上



▲书中有山,书中有水,书中有人生最初的滋味

1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高尔基的名言。童年的我是饥饿的,家里穷得连吃个馒头都跟拿了奖状似的,面包没见过,饥饿倒是紧紧跟随,另一种饥饿,来自精神。

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躺在床上看手机。全村就医生金山家一台电视,还是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每当播放西游记时,全村跟赶庙似的,涌向金山家,墙头上,他家大槐树上,他家院子里,挤满了人。瞪着大眼,看三打白骨精。

有回村里打麦场放电影《湘西剿匪记》,机关枪一扫射,好多孩子都吓得跑出老远,大人们见状哈哈大笑。有个大叔还骗我说,打枪后,地上会有好多子弹壳。我就等电影散场后,一个人偷偷在月光下摸索,子弹壳没摸着,倒是捡到了好些老乡掉落的花生壳。

我家有台红星牌收音机,我最喜欢听刘兰芳的《岳飞传》,听完一回,第二天我就讲给同学听。他们成了我的忠实粉丝,见我来了就像南宋时老百姓看见岳家军一样,欢欣鼓舞。有天我讲着岳飞风波亭被杀那一回,几度哽咽,小伙伴们听得也是义愤填膺。纷纷举着棍子喊叫,咱们一起去临安,杀秦桧,救岳元帅!

那时候的书,除了课本几乎寸草不生。父亲年轻时,踌躇满志,想成为科技致富能手,就订了《农家乐报》,等他看完后。我就拿过来看,上面除了农业技术知识,还有历史地理等内容。

从报纸里,我知道了秦始皇,知道了武松打虎,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我所没有看到的大海,澳大利亚的袋鼠,知道了我的村子多么渺小,世界有多宽广。

第一份报纸快翻烂了,第二份还在路上,我有点心急。父亲说,他有一个箱子,里面全是书,等我大了,识字多了,才能让我开箱一览。我东找西翻,终于找到了,可上了锁,偷偷试了好多钥匙,都打不开。就像飞进屋子的麻雀,明明看见外面桃红柳绿,但就是飞不出去。

虎头家里那个书架



▲书中有阳光,书中有花草,书中有我们的整个世界

2

小伙伴虎头有个未出嫁的姐姐,当老师的,喜欢看书,他家还有个书架,上面的书列队整齐,就等人来检阅了。虎头讨厌看书,就喜欢吃和练武功,渴望有一天像鲁智深一样行走江湖,除暴安良。

为了能看到书,我可谓用尽阴谋诡计,不择手段。

我反复观察细心琢磨,发现虎头喜欢吃鸡蛋,那时候,鸡蛋是个稀罕物,难得一见。正好我家养了好多鸡,爸爸可能从《农家乐报》上学了几招,不知喂了什么秘方,母鸡下蛋似乎在比赛,白花花的鸡蛋放在荆条编的篮子里,十分诱人。只有逢年过节,母亲才会煮几个给我们吃。哥哥贪吃,有回刚捞出来,他就剥开放嘴里,差点把舌头烫熟。

没等我开口,虎头就献书来了,让我吃个鸡蛋,就让你看书。于是我经常趁人不注意,偷偷拿鸡蛋给他。他吃鸡蛋可没多少程序,碗里打一个鸡蛋,然后开水一冲,搁点盐,等温乎点了,端起碗,咕咚咚喝下,跟武松似的,豪气干云,我享受不了,有回他恩赐我一口,我差点没吐出来,这是人喝的吗?

虎头给我的书里,我最喜欢的是《水浒传》,喜欢里面的鲁智深,有回看了倒拔垂杨柳,也想尝试一下,拔拔院子里的梨树,结果树没拔出来,手上还被磨出了血,心疼得母亲掉了好几滴眼泪。我拍拍手说没事,三国里,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都没喊疼,这算什么。

等我看到林冲进野猪林那一回时,虎头告诉我,他姐发现书没了,他撒谎说落在学校了,原来他是偷出来给我的,他姐姐爱书如命,借书就跟割她肉似的。

我只得抓紧时间看书,吃饭随便扒拉几口就又钻进了书里,晚上看书睡意袭来时,就吃几头大蒜。但最后通牒还是下达了,必须归还,刻不容缓,我只得将后几回题目抄下来,自己慢慢琢磨故事情节。

我和虎头继续和他姐打着游击战,我也断断续续看了好多书。后来,他姐出嫁了,书太多带不走,那个书架就成了我的地盘,我的美味佳肴。虎头吃的鸡蛋也发挥了效应,肚子越来越大,跟猪八戒似的。

父亲终于打开他的藏书箱



▲书中有四季,书中有流年,书中有我们无尽的期盼

3

每到红枣满山红的时节,我都要跟父亲去邻村姑姑家帮忙拾枣,对拾枣我没多大兴趣,我最大的兴奋点在于,姑姑家有很多藏书。

那时候,表姐念大学,喜欢看书,卧室桌子上琳琅满目全是书。我一到她家就钻进了那个书屋,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了。那里面有好多世界名著,比如高尔基的《童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

走的时候,我依依不舍(主要是对书),趁众人不备,我干起了偷书的勾当,将书塞在上衣里。姑姑说,真能吃,肚子滚圆滚圆的,其实是书撑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偷过一本《宋词三百首》,那是表姐最爱,发现丢了,哭了好几回,经调查是我盗取,她还打电话数次讨要,我就无耻地敷衍说看完就还。她受不了我的拖沓,亲自来了。等看了我的作文后,她对父亲说:小林有当作家的天分,作文写得真好。

表姐不仅没要回那本宋词,还常带一些书过来,鼓励我好好学习,得知我的作文被校长夸奖时,她还赠给我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好好写,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贾平凹。

在表姐鼓励下,我从老师那里借来了作文书,里面的作文写得真好,字字珠玑。有借就有还,我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词句,就一笔一笔抄下来,最后抄了一个本子,再借一本,又抄一本。母亲用白线将本子穿在一起,成了手抄版的作文全集,我天天捧着它看,如获至宝。

父亲终于痛下决心打开了他的藏书箱,盖子一掀开傻眼了,里面的书全被几只爱学习的老鼠啃得七零八碎,它们算是研究透彻了,达到了杜甫读书破万卷的境界,心疼得父亲饭都吃不下。那里面有《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的故事》,这下全完了,精神食粮成了老鼠的口粮。

保定师专有个图书馆



▲书中有蓝天,书中有大海,书中有我遥远的天边

4

保定师专时,图书馆是我的最爱,当舍友流连于风花雪月篮球足球时,我却像个苦行僧一样泡在图书馆里,在书香里寻觅着万紫千红。

每到暑假,我就借用同学的借阅卡,从图书馆借来好多书抱回家,像个发了横财的乞丐,欣喜若狂。

假期里,我埋头读书,不问窗外事,像个高三的莘莘学子,母亲笑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她哪里知道,大学前读课外书被视为不务正业,现在好不容易翻身解放允许看书了,还不得恶补吗。就像笼子里的鸟归了树林,鱼缸的鱼儿回了大海,还不得好好把握大好时光啊。

师专附近有个新华书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买不起书,只得免费看书。没有椅子凳子,只能站着看,看得腿受不了时,就坐在地板上,也管不得什么雅观不雅观了,反正谁也不认识谁。

后来习以为常了,就带个垫子去,找个角落,铺上,捧一本书。外面的阳光透过厚厚的玻璃,落在清新淡雅的文字上,一切都那么诗意美好。在书堆砌的宫殿里,我俨然国王,君临天下,忘了自己是一个吃不起麦当劳穿不起李宁的穷学生,忘了他人冷冷的嘲笑。

师专后面有个古物市场,里面有好多卖旧书的,里面最便宜的就数杂志了,非常有名的《读者》才一块一本,很实惠。我一趟逛下来,总要买几本回去,为了多买些书,我甚至压缩了食欲,买一本书少吃一顿饭,饿的时候就喝水。

有次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有个同学让我去帮他刷饭盔,我将他剩下的饭菜偷偷都倒进了肚里,地点没选好,是在厕所里,路过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这人胃口真好。

有时真是感觉中了书的毒



▲书中有朝阳,书中有黄昏,书中有漫漫的诗篇

5

时光荏苒,转眼人到中年,我还是留恋书香,一天不读书就觉得虚度,觉得对不起大好年华,我固执地认为,人生须臾,何必浪费在灯红酒绿里。路过书店,腿就不由自主溜了进去,手指滑过一排排书籍,就像老农抚摸着金黄的玉米。

现在成家立业了,条件不像以前那么艰苦了,买书不再忍饥挨饿,但总要瞒着老婆,她是不太赞成买无用之书的,不当吃不当穿的。于是我灵机一动,在书的扉页上,写上朋友的名字,审问起来,就回答朋友赠的。或者写一个好多年前的日期,就说是早就买了,老婆大人往往不再深究,我也就瞒天过海了。

儿子没有遗传我爱书的习惯,喜欢玩游戏看动画片,我家藏书数百,他竟然无动于衷,我苦口婆心教育他,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他只当唐僧念经,依旧我行我素。

儿子,你好好读书,这样你就能在报纸上发表诗歌了。爸爸,你赚了多少稿费?诗歌没稿费…那有什么用?我无语了,有用没用成了他们这代人的选择标准。

我发现不光我的孩子不爱看书,别人家的孩子也是,有时在书店看到坐在地上专心读书的孩子,就像看见了大熊猫金丝猴一样稀奇。也许,时代变了,人们接受知识的渠道多了,也许我小时候家里有电视电脑,可能不会这么贪恋看书吧。

我很感谢书,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数年前教育局招聘国办老师,我参加了考试,试卷内容全是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方面的,非常庞杂,可我平时就爱看这些书,于是如鱼得水,考上了。

业余时间,我除了看书,还搞起了文学创作,陆续有些文字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一个喜欢看书的人终于在书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心情很激动,就像自己辛苦做出的菜,被端进了国宾馆的宴会餐桌上。

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为人处事也呆头呆脑,但读书这个习惯改变了我,让我变得自信,积极向上,书中的人物与我结伴而行,如一盏盏明灯照亮我漫漫人生路。

因为读书,我的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身处闹市心存一份宁静淡泊。因为读书,我的人生一路高歌,澎湃汹涌,身处逆境,也能看见朝阳升起。我从不羡慕别人的手机有多贵,从不嫉妒别人的房子都多大,我只佩服那些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人,出口成章才高八斗的人,记得一个大学老师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我想成为一个像钱钟书一样博学的教授。

有时真是感觉中了书的毒,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毒,我愿意一直吸下去---我愿意永远沉醉在书香里,三生三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