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是消逝的天堂,也是活着的回忆

 拓荒牛550 2020-10-16

那是消逝的天堂,也是活着的回忆

宋徽宗,一个亡国之君,做了一件最大的好事,就是给我们留下一幅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

宋徽宗赵佶,就是《水浒传》里那个喜欢踢蹴鞠的端王,是宋神宗第11子。因为宋哲宗死的时候很年轻,没有子嗣,宋徽宗继承了哥哥的帝位。虽然治理国家不行,但是他在艺术上很有造诣,他的瘦金体也是一绝。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还有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里面人物众多,各行各业,贫民百姓,达官贵人,在这幅图画里我们看见了当时北宋的生活。

在结构紧凑的图画里,我们慢慢能感受到当时的生活状态,看出很多当时的热闹和繁华。每次看见这幅图画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怎么看都不厌倦。

北宋初期,经济文化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

虽然北宋国土面积小,武力很弱,重文轻武,澶渊之盟之后多年未打仗,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滋生了很多的文人,如欧阳修、苏轼、范仲淹等文学大家,开创了唐诗之后文体宋词,宋词主要表达细腻缠绵的感情,唐诗感觉大,宋词感觉小。

有人说,自宋以后再无文化了。以后元朝清朝都是外族,和汉朝的文化没法比。很多研究历史的人说,如果时光真的能穿越的话,一定穿越到宋朝,宋朝是文人的美好时代,赵匡胤开国之后就立碑,不许无故杀文人,所以宋朝时期的皇帝和臣子之间关系很开明,臣子和皇帝讨论国家大事很激烈。女子的地位也是很高的,那时的汴京是画家眼中的天堂。

《清明上河图》据说是宋徽宗题的字,可惜已经遗失了。乾隆皇帝曾经在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上题诗:

蜀锦装金壁,吴工聚碎金。

讴歌万井富,城阙九重深。

盛事诚观止,遗踪借探寻。

当时夸豫大,此日叹徽钦。

这首诗里看出对这幅画的赞叹,对徽钦二帝的叹息和讽刺。那时的汴梁该是怎样的繁华,千年后依然让人留恋当时的盛世。

有人评价说:“画家眼中的汴京是诗意的,是消逝的天堂,梦中的乌托邦,像活着的回忆,是卷在宝盒里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