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书,是一场盛大的修行

 拓荒牛550 2020-10-16


The good life is one inspired by love and guided by knowledge.

Bertrand Russell 

美好的生活是由爱所激励,由知识所引导的。

罗素



01

清晨,在微信圈看到小北的记录:

女儿的生日在学校过,老师给她梳了漂亮的麻花辫。我认真观察研究过她的发型,非常复杂,综合运用了多种编发技巧,不得不感慨:谁说带孩子简单的?

不由得对老师心生敬意。一个像我女儿这样的小女孩,多需要遇见一位温柔灵巧又善良的老师,告诉她什么是美,什么是整洁体面。

那天送女儿上学,顺便跟很多家长一起扒拉着幼儿园的栏杆探头张望。老师正带领他们跑步,年轻有活力,微笑又庄严。

……


小北记录她对小小女儿的疼爱,书写对女儿老师的尊重。

文字那么柔软。

看到写老师的字眼,心里暖融融的。

和连日里窗外的秋天一样,明媚、饱满、斑斓。

也随手在自己的微信圈,写下几行字:

今天的课上完了。坐在阳光里,感受周五的美好。

周五是我最爱的一天了。上完课,就可以慢慢悠悠,做做自己喜欢的小事情。


拿出老树的笔记本,名士绘,涂鸦几笔。浅紫的硬皮,布面,摸起来手感很好,内里是疏落其中的老树的插画和小诗。外观疏朗漂亮,纸品优良清简,单等我写一笔清秀小字来配。

窗台上的小小盆栽,沐浴在柔和的日光里,叶子油绿,生机勃勃。浇上不多的水,连黄叶子也不舍得掐掉。任由这小花盆里的秋色,和外边的大世界一样,悠闲恣意美好。

泡一杯从遥远地方寄来的老茶,看着一枚一枚绿色,在透明的玻璃杯里轻轻舒展,像观赏一场盛大的舞蹈,生出喜悦。

小北说,女儿的老师,那么年轻,有活力。

我的身边,也有这么多微笑又庄严的老师们。

真是好喜欢。



02

中午,大家高高兴兴出去,热热闹闹一起吃饭。

随后,说说笑笑着,相跟回来。

花园一样的校园里,银杏正金黄的耀眼,枫叶也满脸安详的醉人。

花坛里的月季,红艳艳的,开得正好,倒像是开在了初春的暖阳里。

刚刚休完产假,这学期来上班的小美女,挽着我的胳膊,甜甜地说:姐姐,我感觉特别幸福。在家还想念大家呢。咱们在一起,像一家人,每天上班来,都特别特别的开心。

小美女是我们团队里最年轻的老师之一。

我们这个家庭的成员,全部是成长在教学一线的英语老师。


每天,晨曦初起,大家安安静静地,在食堂吃早餐,小米粥荷叶粥黑米粥、肉馅包豆沙包烙饼花卷、各式小菜……热气腾腾的是粥菜,还有人心。

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分头走进不同的课堂,立足三尺讲台,引领、激发、陪伴、成长。

我们在一起,有浅浅的相交,也有深深的抵达。

平日里大家各自坚守,埋头工作;闲暇时分享交集,历练升华。

从之前的各自陌生,到之后的彼此熟稔。

我们无血缘之亲,却胜似姐妹兄弟。

一日一夕间相互提携;关键重要时鼎力共助。

记得微信圈里曾疯转过一篇文章,叫做“有一种人生赢家叫英语老师。”

“祖国大陆的英语老师,真的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她们是时尚温度计,是潮流风向标,她们集才华与美貌与一身,无论是智慧,还是外表都中西结合,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任性地向世人展示着她们的才华。”

最有趣的是,作者总结说,英语老师已成为中国国民媳妇的最高配置。

还列举了几个强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这帅极了的论点:

英语老师普遍高颜值;

英语老师有自己独特的圈子;

英语老师生活得特别有情调;

英语老师是一座座宝藏;

英语老师进可指点江山,退可相夫教子,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


英语老师简直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光一口漂亮的英语,就让世间多少男子,愿意拿金钱地位爱情和一切来交换,却还是刷不掉他们满身的自卑感。

你是高富帅,我是英语老师;

你是亚洲首富,我是英语老师;

你是政界精英,我是英语老师;

你是企业高管,我是英语老师;

你是超级名星,我是英语老师;

你是世界冠军,我是英语老师。

……

真骄傲啊,我们都是英语老师。


孩子们说,我们英语老师是学校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同事们说,你们英语老师简直就是优雅知性的代名词;

讲真,我们英语老师的课堂更是快乐无限的智慧课堂。

因为,我们是一组温柔有加、超级有爱的英语老师团队啊。

如果让爱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一种标签;

如果让英语教学成为师生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和享受;

如果能够像一米阳光,照亮三分土地;

那么,我们将继续修炼,争取做,更美更靓更酷的英语老师。

 

03

有人说:

”教书是一场盛大的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最后却只感动了自己。真叫是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只有在教学岗位上,跌打滚爬无数次的老师,才会有如此深刻如此厚重如此真实如此接地气的感受呢。

深有同感,也有相异。

若是无心调侃,说实话,老师所拥有的,会有多少比这更多更难更纠结更无奈的一把辛酸?

我们从事的,只是和三百六十行中任何其他一行一样,普通平凡的职业。

但还是有不同。

”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如此百折不挠的爱护,可以始终如初的守护,我们凭借的,不过是一颗爱的初心。

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

我们温柔地教诲,善良地引领;我们激情地启迪,清晰地指正。

站在课堂一隅,我安静地倾听:抑扬顿挫的朗读,像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激昂;

我在黑板上认真板书,字母圆润,书写规范。他们在笔记本里埋首,签字笔沙沙地游走,小小的快乐在安静里一闪一闪,极微小却明亮;

我耐心地点拨启发,捕捉到清亮的眸子里隐藏的羞怯和闪耀的光芒;

我坚定地批评修正,收获了倔强的脸庞后顿悟的欢喜和自信的生长……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

我们是一群英语老师。

我和孩子们,我们一起,徜徉在美丽的语言世界:把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语言之美、情境之美、文化之美……化作阳光,洒进他们的心田;

孩子们和我,我们一起,在习得语言的过程里,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生成美……

美让他们明亮热情,美让他们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我牵手他们,他们拉着我的手。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着一场学习的修行。

我付出爱,我是幸福的。

我收获爱,我是幸福的。

我们真心热爱,最终感动的。

我相信,绝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  

一定还有他们。



04

最近网上盛传各种吐槽,关于家长陪读和育儿的,看来、听来都是泪。

谁说陪娃写作业,已经速成当代女人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凶。

陪孩子读书的过程,真就如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步有每一步的艰难?

一家只有一个娃或者两个或者仨。

而我们老师,每天面对的却是几十个上百个甚至还要更多。

做为陪娃读书大军中的一员,我辛苦十八载,陪伴那个调皮捣蛋的小豆丁长成一米八几的大男孩,送人家进京城的高等学府读书深造,也算跨越八十一难,初初修得成果。

收获极美的那一刻,暂且斗胆心轻万事。

人到中年,每每晒图,仍然被夸有明亮的眼神,清瘦的身材。走了很长的路,依然微笑或者平静,被时常使用“舒服”两个字来评价。因为心里明白:真正好的东西永远掩在岁月的深处,每个人都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存在。

一路走来,既陪自己的娃读书,又陪众多的娃读书的我,身兼两重身份,我始终坚持: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比无数的其他都重要。授孩以鱼不如授孩以渔。从读书的第一天起,就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只有先学会对自己负责,才能日后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妈妈,因为儿子不爱学习,终日愁眉不展。

她去请教大师:“我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大师问:“您影印过文件吗?”答:“影印过。”

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有错字,您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妈妈答:“当然改原稿。”

大师说:“这就对了。孩子的积习,一般都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

欲教好孩子,请先做更好的自己。


《开学第一课》后,董卿继续刷屏。采访许渊冲先生时,先生腿脚不便,只能坐着,而董卿站着采访,老先生需要抬头仰视她。为了表示对先生的尊敬,董卿在三分钟时间里,跪地三次,尽量保持和先生平视或仰视的角度。不仅如此,在老先生说话的时候,她会非常专注地侧耳倾听。而每当要提问的时候,她会主动靠近老先生的耳边,用缓慢的语速向他提问。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优雅又不失谦卑。

梁晓声说过,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董卿举手投足间散发的教养,无不让我们折服。良好的文化气质和修养,让她成为人生舞台上一朵芳香清润的花。

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董卿的朋友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应该很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我有爱,有尊敬。”

董卿说这话的样子,努力又坚韧。

她像翠竹一样屹立在舞台中央,带着饱满的思想和情绪,还有睿智的思维和经历。

到此,相信一些吐槽应该止息。

“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为人父母,这应该是风向标。


你是原稿,孩子是影印件。

你热爱生活,孩子就会过得诗意。

你活得丰盈,孩子才能努力绽放。

你有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爱生活。

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些年,我深刻地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

一位母亲,尤其一位教师母亲,我努力把自己修炼的美好品质,传递给我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们。

共同成长真的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有时会被别人问,也常常会问自己,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如何精彩地为人处世,如何乐观向善地生活。

这既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道大门,也是长存于孩子一生记忆中的宝贵财富。

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一定可以滋养孩子,用身体,也用灵魂。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眼里有光,心底有爱,一定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为母为师,淡淡温柔。

作为母亲,走在人生修行的路上,我期待自己,更丰盈美好些;

作为老师,走在教育修行的路上,我向往自己,更淡定雅致些。



05

下班路上,弟子的电话进来。

疲惫里掩饰不住兴奋和欢悦:优质课大赛出结果了,一等奖。

感动并且感恩。

做更好的老师,是我们一如既往的,在职业生涯中的修行。

拿到一个话题,我们分析、建立、推翻、再推翻、再建立……我们立足文本,揣摩主旨,关注输入,重视生成。

无数种设想,多少次修订,只是为了,在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眸里,找寻更好的点燃契机,抓住更好的生成机会。

带领他们在成长的原野里,无论走路或者奔跑,都可以更清晰、更精准、更勇敢、更自信。

我们,从简到繁,从繁复简。

一路艰辛,一路丰盛。


我们把努力,作为迎接成功的底气,作为自我成长的台阶。

以身教为本。

每一个孩子,无论喜欢还是热爱,无论乖巧还是顽劣,都是自己教书生涯中的一段经历,他们都在“帮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完善。

教书果真是一场盛大的修行啊。

先在生活中自修。

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穿得体漂亮的衣服,用心对待一饭一蔬,静心自处,内证外验,一日一周,月月年年。

读书学习,写字反思。精心备课,化繁难为简洁,集零碎成整体。

坚持用自己成长,潜移默化影响、带动孩子们成长。

好的榜样是一种力量,影响着孩子,甚至一生。

深刻地记着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

还留下来的,是什么呢?


我们,一直走在教书修行的路上。

修行是痛苦的,永远不会总是晴空万里。

修行是幸福的,经历风吹雨打,阳光总在风雨后。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岁岁又年年。在前行的路上,耐心体味一段又一段各不相同的人生,无论哪一段,都足够绚丽多彩、苦乐参半,都足够细细咀嚼、回味无穷。

我们,做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我们,做更好的老师,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