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拓荒牛550 2020-10-16


天气,可以用好玩儿来形容。从大年初五之后,便铁了劲儿的清朗。年谢幕了,日常渐次铺陈。

清晨起来,每天照例做一套广播体操,伸展伸展胳膊腿儿,整个人可以灵动明媚起来。

稍后,大声朗读原版作品半小时,读后还要适时查阅一些生僻的词汇,用水笔工整地在记录本上做注释。假期正是充电的好时候,时间是齐整的,不像工作忙碌起来的日常里,时间被分割地七零八落,无法规划和捡拾。

然后认真阅读关注的一些作家和好友的美文,连岳老师的答疑,小禅老师的生活,李镇西、柳袁照、张丽钧校长的视野,当然还有走近爱极的漫老师,他每一个散淡、有趣的日子,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循着老师推荐的链接,观影、品味,在视觉、听觉和他思想的盛宴里,感悟、内化、成长。


然后就是自己的悠游时光了。三环水系像极了自家的后花园,水系生态越来越美。在河岸上走走,空旷辽阔,天高水近。有人在河中央冰冻的河面上,挖开一尺见方的冰洞,下好鱼饵,然后,慢条斯理地蹲在冰面上,等待馋嘴的鱼儿上钩。

想调皮一下,我也斗胆从小阶梯处下去。鞋子不防滑,心便怯怯,一步一步慢慢向冰面中间蹭,企图用脚试探冰层的厚度。岸上两个奔跑的小男孩,看到我小心翼翼的样子,笑嘻嘻地鼓励我说,姐姐,没事没事的,我们刚刚从河里上来。

哈,姐姐,多么年轻的称呼。像个小女生一样,我弯下身子,用手去触摸冰层,坚硬、光滑、清凉、冰冷。七九河开,河仍未开。市里的河要么未冻,要么早开,只有这三环的冰层还冻得结实生硬。我在河中央的冰面上由着性子撒欢儿,恍惚间,穿越回少年时候,在门口小河里的溜冰岁月,那么有趣且生动。

在青砖漫路的河岸上走一走,觉得不够接地气,索性上到高高的河坡,在泥土堆起的大堤上行走,嗅到泥土苏醒的味道。南方的好友飞燕发美图炫红梅枝头闹春,让我羡慕良久,今天我故意回了五月冰上嬉闹图片给她,美人儿着实吃了一惊,惊问我是在东北哪里。然,非东北呢。


我慢慢悠悠地穿行,一片一片的树林,在左在右,枝干依然光秃秃的,可用手拽起一条小树枝,轻折一下,顿感轻柔的绿和柔软的韧性,内心狂喜。

杨树尤其突出,杨絮的苞鼓鼓囊囊地凸显出来,在透蓝的天色里随枝条舒展着,沁润了春的温婉。河岸的柳,一水儿望过去,约略有了淡淡的鹅黄,沉睡了一冬的慵懒,被“绿柳鹅黄半未匀的水岸美景,瞬间击溃。


一群一群的鸟儿,听到人声,从树丛里或是树枝上扑棱扑棱地飞起,欢鸣的声音悦耳。我静静地站立,被他们舒展翅膀的欢愉包裹。岸边的芦苇丛里,一定有鸟儿的窝巢吧,捡起一小块土坷垃,轻轻地投过去,却貌似没有惊醒冬藏的什么。

两个拿着大网在堤坝处捞鱼的人儿,看着像看护河流的工作人员。一网下去,少说有几十条,抖落在河岸边,先把大点的拨拉出来,放进一个大水盆里,然后把小个的鱼儿们,放回河里。这样的打捞,多么富有人文情怀。鱼儿好多啊,贴近岸边冰化了的缝隙里,大大小小的鱼清晰可见。鱼翔浅底,各自自由。


年,刚刚过去的年,刚刚好的过年天。没有过多的联络,安静地陪伴家人。轻巧地来,悄悄地走。人在热闹喧嚣的地方,待一待就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读书、看字、写写画画,才是自己的生活轨道。

说到休假,很多人说越过假期越累。恰巧注意到心流这个关于度假的概念。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创立的概念,当心流发生时,我们会感到:完全陶醉于正在做的事情当中,内心无比纯净,内心有一种宁静感……如果有心流发生,我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放松度和满足感。米哈里把休闲分为被动式休闲和主动式休闲。主动式休闲心流的发生率高,主动式休闲就是需要动些脑筋、花些心思、用心投入才能享受到乐趣的活动。

我把被动式休闲和主动式休闲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听着音乐这样散漫地游走,不需要消耗精力,不需要技巧和专注力,这自然是被动性休闲;而读过的书,正在写的字,自然属于产生心流多的主动式休闲,获得的放松感和满足感要更胜一筹。

这样主动被动休闲交替的假期,就是生命的加油站。去除疲惫,放松身心,为下个学期的备战,储备能量,积攒底气。


对于孩子们,假期当然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朋友的孩子,在假期里每天五点四十五准时起床跑步,然后大声朗读英语。朋友夫妻的作息时间也适时陪伴孩子做好调整。表妹也因为陪伴在读高二的孩子,最大程度地减少假期的社交活动,以保证孩子有最好的时间,在最好的空间里,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学习和成长的事。

黄金的学习时间,又恰逢学习能力最强的年龄,再遇见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何其辛苦,又何其幸运。《摔跤吧,爸爸》中爸爸跟女儿说:奖牌又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你得悉心去培育它,用你的爱心,你的努力,你的热情。

用心培育你的人生吧。或许每个人,都会拥有一段拼尽全力认真做事的时光。用力做过的事,是一生最有价值的事。愿假期还在奔跑的孩子,能跨越中考高考的彩虹桥,抵达卓越,拥抱春风十里。

那个高高帅帅的大男孩,在春节期间为06级的同学们建立了班级群。离开经年,当年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有的孩子已经幸福地做了爸爸妈妈。听他们亲热地说想念老师的时候,突然发现,这年年岁岁最大的幸福里,就是在特别的日子里,有一批又一批孩子归来,对着你说:老师,我们已经长大,你还依然年轻。真好。哪里还年轻啊,我对着孩儿们说白发已经呼呼生长的时候,孩子们说老师你气质最好了。只是愿童心永在,对生活的热忱永在。


春节前盛开的对红,红红火火地迎来送往了一年又一年。这盆对红,已陪伴我完成了她生命的第十五度盛开,这是怎样的深情?闺蜜送来的大捧百合,最后两朵的香气还在书架前氤氲。电脑旁,书桌上,这盆铜钱草,依然碧绿蓬勃。我和它们,情意深厚,宛若老友。它们倾心对我,或以怒放,或以生机。虽然静默,安然相守。

林清玄在“愿你,归来仍是少年”里写到,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在生活里,最珍贵也最难得的境界一定是:烹煮心境,心静如月。

古人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我愿把简素的日常,过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活色生香。小禅老师说,你怎样度过一天,就怎样度过一生呢。

这一生里,让每一天经得起时间,人才会经得起时间。我做的种种,虽然多是无益之事,那又何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